刘彻排名靠后,为何却能成功当上皇太子呢?
2021-08-25 10:41:11 王温舒 来莺儿 樊崇 杨喜 何休

  很多人都知道,汉景帝执政期间,关于皇太子之争持续了好几年。从最初的梁王刘武,再到被废除的临江王刘荣,最终还是落到了胶东王刘彻的头上。那么问题来了,刘彻排名靠后,凭什么能击败诸多竞争对手,被推举为皇太子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image.png

  中国古代的储君之争历来残酷无比,有时候甚至超过直接争夺皇位的政治斗争。刘彻当皇太子的时候只有七岁,所以这个储君的位置并不是他自己争取来的。从历史文献上看,刘彻能当上皇太子,还是多亏有个政治手腕出众的母亲。刘彻的母亲叫王娡,历史上称为王太后,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任皇后。可以说刘彻的皇太子地位和王娡的皇后地位是一体两面的,在政治上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刘启执政时期的太子之争,在后宫中也体现为嫔妃姬妾们争夺皇后的地位。王娡成功登上皇后宝座,同时也就意味着刘彻具有稳定的皇太子地位。

  王娡是槐里人,父亲叫王仲是普通人,但是母亲臧儿却是名门之后。臧儿的爷爷叫臧荼,是汉初的开国元勋,被封在燕国旧地为燕王,是汉朝最早的异姓诸侯王之一。臧荼在秦末农民战争时候就非常有名,他跟随燕王韩广推翻秦国统治,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十八路诸侯王之一。后来刘邦楚汉之争中胜出,臧荼便投降了韩信,成为汉初的最早的异姓诸侯王。汉朝建立后,刘邦削除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臧荼起兵反叛被杀,燕国旧地被封给了刘邦的拜弟卢绾。至此,臧荼的家族就此衰落,后人沦为普通平民。

  由于算命的告诉臧儿,王娡是大富大贵的命,以后会生下天子。于是臧儿便逼着王娡和前夫金王孙断绝关系,并托人把王娡送入了刘启的宫中。王娡被刘启宠爱后,她又把自己的妹妹王皃姁介绍入宫。于是姐妹俩同时被刘启宠爱,在皇帝后宫占据了一席之地。王娡给刘启生了三女一男,而王皃姁则生了四个儿子,受到刘启万分宠爱。在当时刘启的后宫中,以家族而论,王氏所生子女最多,也是最年轻的几个儿女。这样的情况也为王娡争夺皇后之位,扶立刘彻为皇太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刘启一度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但刘荣的母亲栗姬却不是皇后,这让皇太子的地位并不稳固。再加上栗姬妒忌后宫其他嫔妃,与馆陶长公主刘嫖不和,拒绝了两家联姻的请求,所以刘启在立栗姬为皇后方面犹豫不决。而与栗姬不和的刘嫖则转而和王娡结盟,密谋扶持刘彻替代刘荣当皇太子。

  刘嫖选择扶持刘彻是有着多方面考虑的,而不是史书上简单的“德才兼备”四字。首先,因王皃姁早逝,她的四个儿子都是由王娡抚养长大。事实上在刘启的子嗣中,王娡一人就支配了五个,而刘彻则是其中老大。从数量上看,这超过了栗姬和程姬的三个和贾夫人的两个。

  第二,王娡出身名门,与汉朝的开国元勋家族有着密切的来往。当初臧儿能够把二婚的王娡送入刘启宫中,就是走了开国元勋的门路。这得益于祖上臧荼和这些开国元勋家族的交往,双方形成了共同的利益链。这些开国元勋家族虽然没有像周亚夫窦婴等在朝廷掌握大权,但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能够一定程度上左右汉朝政治走向。刘嫖想要女儿当皇后,就必须扶持刘彻当皇帝,也就必须得到这些开国元勋家族的支持。从这个角度上讲,除了被周亚夫和窦婴支持的刘荣外,刘彻是最好的人选。

  不仅如此,王娡和这些开国元勋家族的关系非常好,双方还形成了联姻的人脉网络。王娡将自己的长女平阳公主嫁给了平阳侯曹寿,次女南宫公主嫁给了南宫侯张生,三女隆虑公主嫁给刘嫖的儿子隆虑侯陈蟜。她的这个操作不但被刘嫖所认可,还得到了刘启的同意。其中曹寿是开国元勋曹参的曾孙,而曹参是汉朝第二任丞相,汉高祖刘邦托孤的重臣,其家族在沛县集团的权贵中举足轻重。张生是宣平侯张敖的孙子,南宫侯张偃之子。张生事实上是刘氏皇族外戚,他的奶奶便是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

  除此之外,王娡和窦太后的关系很好,在刺杀袁盎的案子上为梁王刘武说情,使得刘启没有因此处罚刘武。于是王娡同时得到了窦太后和刘武的支持,使得刘彻在刘启子嗣中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刘荣。因此在刘启的子嗣中,只有刘彻对刘荣的皇太子地位构成威胁。

  第三,刘启对于刘彻又非常看重,给予了他很多特殊的待遇。在立刘荣为皇太子时,刘启也不顾朝廷反对同年册立了刘彻为胶东王。这个操作本身是违反汉朝法理的,受到朝廷大臣的反对。按照汉朝法律规定,皇太子和诸侯王的册立必须有年龄要求,而册立皇太子的同年不能册立诸侯王。

  刘启为了册立刘彻为诸侯王,打破了这个规定。不但在年龄不到时册立其为胶东王,而且在于刘荣册立皇太子的同年举办。这样一来刘彻事实上成为国家的第二储君,在政治地位上仅次于刘荣。刘启的这个操作既是对王娡姐妹的宠爱,也是表达对栗姬的不满。

  而栗姬一贯妒忌刘启身边的嫔妃姬妾,也因此与刘嫖关系不睦,这在后宫的竞争上反而落了下风。王娡在后宫的名声很好,善于团结其他嫔妃姬妾,所以得到了刘启的宠爱和认可。由此可见,刘启立刘荣为皇太子是朝廷掌权的周亚夫和窦婴的扶持,而立刘彻为胶东王则是乾纲独断。

  从上述梳理的线索可以看出,刘荣和刘彻在争夺皇太子的背后实力上,有着泾渭分明的不同。刘荣背后是以周亚夫和窦婴为首的朝廷掌权派,也有很多开国元勋家族参与,他们主导着当时的朝廷大权。其中窦婴代表的窦家是当时的外戚第一大家族,对朝廷的影响力极大。从朝廷格局来看,刘荣身后的势力更强,权力更大。而刘彻身后的开国元勋大多为三代或者四代继承者,他们与刘氏广泛联姻来往密切,但在朝中不掌握权力。支持刘彻的刘嫖和刘武都是刘氏皇族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刘武还是七国之乱后势力最大的刘氏诸侯王。

image.png

  因此刘启在刘荣和刘彻之间选择太子,事实上要在朝廷中当权的王公贵族和朝廷意外的诸侯权贵之间做出选择。刘启最初是打算立栗姬为皇后,以替代被废的薄皇后,这说明他一开始是支持朝廷掌权派的。但栗姬对刘启其他儿子的厌恶和反对态度,让刘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有吕雉乱政的前车之鉴,所以刘启对太子母族的强势是非常警惕的。这不仅积极是刘启个人的情况,而且是整个汉朝勋贵阶层的共有理念。栗姬的强势实际上就是朝中掌权派的强势,这对刘启来说是直接威胁到汉朝根基,甚至可能重蹈吕雉乱政覆辙的隐患。

  而刘彻这便的威胁性就小了很多,也让刘启比较放心。一方面王娡表现的比较温和,有容人之量,对刘启的其他儿子都很好。另一方面,刘彻背后的势力不在朝中掌握大权,也不具有强势的政治姿态,这对汉朝产生不了威胁。即便是身为诸侯王的刘武,也因为太子之争被以袁盎为首的朝廷大臣赶回了封地。而七国之乱后刘氏诸侯王势力大为削弱,无法直接威胁到朝廷。而这些势力都是围绕刘氏皇族展开,与外戚窦氏的关联度不大。所以在对政治的影响力上,刘彻身后的势力虽然较小,但却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也能让刘启安心。

  在考虑多方面的原因和政治倾向性后,刘启做出的决定还是围绕着刘氏展开的。更亲近于刘氏宗族,或者和刘氏联姻的王公贵族,这是刘彻在竞争中最大的优势。而受到外戚和掌权贵族支持的刘荣,反而因此被刘启所猜忌,再加上其母栗姬的愚蠢和骄狂,这让刘启不得不重新考虑太子人选。最后刘彻成功上位成为新的皇太子,而刘荣则被废为临江王,后来还被逼迫自杀。从这个皇太子产生的过程也可以看出,刘启在决策中是从大方向上着眼的。不论是与刘荣的父子之情,还是周亚夫、窦婴等人的功绩,都不如稳定的国家政局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