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崔湜所作的《喜入长安》,全诗专注于一个“喜”字

  崔湜,字澄澜,唐朝时期宰相,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崔湜所作的《喜入长安》,和大家一起分享。

  历史是个奇怪的东西,如果用一样物体来譬喻的话,大概没有什么比万花筒要恰当;实在是历史太过于变幻莫测,换一个角度就是一个新颖的立意出来。每个人的眼光不同,每个人所注意的角度必须会不同,所得到的事件发生的结果也就大不相同。正因如此,所以才会有人调侃地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戏女,需要什么样的面目,各位完全随意。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想要找到一个比历史更为复杂和有趣的,大约便是人类自身。作为众多生物队伍中的一员,人类经过漫长悠久岁月的实践进化,终于可以把天生的野兽的欲望渐渐地控制住。当人类慢慢地变得理性起来之后,就开始由兽性进化演变成为有讲究的人性,最终能够与野兽区分开来。

image.png

  人类的意识逐渐苏醒,人类的心理终于成熟,当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这种无意的改造悄悄地转化为一种有意,从而开始体悟到精神的本质力量。人类由本能转变为主动的那一刻起,世界在人的眼睛里就显现得丰富多彩,不再像原来那样简单而枯燥。然而,由此带来的后果也同样出现,那就是人类的性灵愈加复杂,七情六欲开始冲击着当初白纸一样的灵魂。人的心灵必将承受这种后果,变得更加痛苦,更加茫然。

  政治活动作为人类参加的各类活动中的一种,比什么活动都要显得更加残酷,更加冷漠,它把人性里隐匿着的渺小无限放大,让人能够更好地看清楚心灵上的污垢和卑劣。人性虽然在人世被扭曲得早已改变原来的模样,但高贵的灵魂自然高贵,卑鄙的灵魂仍然卑鄙。人活在这个纷纭尘世,有多少自由,就会有多少身不由己。放手永远比握紧要轻松百倍,能够坚持的还是需要坚持,比如做人的底线。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必要的选择摆在面前的时候,有的人选择同流合污,有的人选择洁身自好,有的人选择决不妥协。人生紧要关头只有那么一步,一步踏错,终将步步成错。初唐诗人宋之问的选择,最终让其不得好死;今天我们谈论的唐初诗人(其实称其为唐朝宰相要更为满足于他本身作为)崔湜也因为自己的选择,步了宋之问的后尘,惨遭缢死,下场凄凉。

image.png

  崔湜是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博陵崔氏安平房。这也是一个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的人,可惜身处唐朝政治混乱的时期,没有坚守住文人的风骨,放弃了自己的本心,靠依附于各类上层人物像一根墙头草毫无根底地活着。

  《喜入长安》

  [唐] 崔湜

  云日能催晓,

  风光不惜年。

  赖逢征客尽,

  归在落花前。

  崔湜(shí)在立场上不坚定,他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韦皇后太平公主,可见其投机心性。张鷟曾评价说:“唐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李晋、中书令崔湜、萧至忠、岑羲等,皆外饰忠鲠,内藏谄媚”(《朝野佥载》卷五),可谓一针见血。正是这种自甘下作没有风骨的行为,最后送掉了他的性命,可谓自作自受。他在流放岭南途中,被唐玄宗下旨赐死的时候才四十三岁。他与宋之问的死,都因其卑鄙行为,毫无令人同情的理由。

  崔湜在仕途上几起几落,曾经几度担任宰相一职,都是在被贬谪之后,随之又得到召回再次升任的。想来每次返回长安时候,他的心情都是莫名复杂的。“云日能催晓,风光不惜年”,每当晨曦微露时分,被遮蔽在云层后面的朝日都能破晓而出,可惜流年似水朝朝尽,再美好的风光也转眼成空,徒然惹人烦忧。诗人在此借助描绘自然事态的发展,以及其最终剩下来的必然结果,好像是在惋惜那些远去的时光。其实却并非这般,在这个叙事的背后隐藏着诗人的欢欣与鼓舞,应该是在得到升迁的消息之后的正常表现方式。

image.png

  深埋在云层里的晓日能够破而升,完全是在暗示着诗人自身的当下状态。曾经遭到贬谪的自己和被厚厚云层遮掩时的朝日是多么相像,都受到一定的阻碍,但是万幸最后都能顶住压力重新获取新生。借物抒发得意时分的情志,在平和的语气之中带有浓厚的骄横之情,也可以说是对那些看他笑话的“对手”的讽刺。这里的“风光”就蕴含着无限意味,既是说自然风光,更多的应该是指其人生得意之时的傲然状态。如此说来,诗人描写的愈加真实,愈能显露出来一副小人得志时的猖獗。这大概是崔湜本人所没有想到的效果。

  能够再次回到长安,再次进入政治中心,诗人感到脱离苦难,所以末尾两句回到自身。“赖逢征客尽,归在落花前”,幸好结束了远在他乡的日子,终于不用再远离朝堂,现在只盼望能够早日返程,争取赶在花儿落尽的时候回到长安。其实对于崔湜这样喜欢投机的人来说,朝堂之上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他们就像被惊慌了的兔子一样惶惶不可终日。所以每一次的贬谪就是苦难和折磨,而每当再次被用,又会令他们受宠若惊喜不自胜。人生倘若活到这般提心吊胆的地步,还有什么意思?或许,他们的脑回路实在是与众不同。我们以为是苦酒,人家却甘之若蜜糖。

  本诗专注于一个“喜”字,不过这个喜是一种暗暗的“窃喜”,明言征客归,实说升迁喜,把属于自己人生起落之间的那种小人得意嘴脸给刻画得生动形象。明与暗之间的关系对比鲜明,诗人处理手法非常高明,从而很好地呈现出“归来”的气势。这种“归”意似乎是在说明一个“征客”的返乡举动,实际上却是向那些“对手”作出宣告:不管曾经遭受如何排挤,现在我又归来;你们鄙视也好,嘲笑也罢,又怎么能够阻挡升迁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