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覆灭主要原因在洪秀全,为什么这么说呢?
2021-09-19 12:33:48 洪秀全 道光 曾国藩

  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时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历史的漫长岁月中,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耐人寻味,则在于这场农民起义,在短时间内迅速的走向了强盛后,又跌跌撞撞的迅速的走下了历史的舞台。发生这样的情况,在于太平天国运动同此前的农民起义,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不同于此前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则有着十分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当我们回顾这段,同此前农民起义有些不同的历史时,便能发现,实际上在这风起云涌的14年间,有着诸多的历史细节,是经不住我们深挖的。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在坚持抵抗的14年时间中,可以说在为我们留下了诸多金戈铁马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多让人颇感意外的历史片段。而这中间,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核心,在创建了太平天国的同时,对太平天国的覆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至于,在李秀成万字的自述中,也颇为气愤的写道“国破,实洪姓之自害”,当然这个洪姓中,也包含着诸多洪姓的亲贵。但是,洪秀全对于太平天国的最终倾覆,负最重要的责任。那么,为何太平天国,成也洪秀全败也洪秀全呢?

image.png

  首先,洪秀全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便对当时的清王朝造成巨大的压力,主要在于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在当时广西的紫金山地区,有着诸多的教众,而洪秀全则完全凭借着这个优势,为自己扣上了“天子”的帽子,从教权的角度上,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但是,“拜上帝教”创立之初的时候,便存在着极其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便是,太平天国是一种皇权与教权并驾齐驱的模式。

  当后来,洪秀全的领导空窗前发生时,杨秀清、萧朝贵则凭借着“下凡”的方式,从教权的角度凌驾在了洪秀全之上。所以,当我们追根溯源的时候,便能发现,“天京事变”的爆发是必然的。因为,皇权与教权的矛盾,实际上早在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时候,便已经埋下了伏笔。所以说,太平天国的覆灭其实早在最开始的时候,便已经露出了端倪。

image.png

  同时,在日后洪秀全收回权力的“天京事变”中,他也一直扮演着一个积极的角色。在皇权与教权的矛盾,到了非爆发不可的时候,洪秀全则以雷霆手腕,迅速的剿灭了当时杨秀清的东殿势力与韦昌辉的北殿势力。到后来,翼王石达开也迫于无奈,只得出走避祸。这个时候的洪秀全,完全将大权都收到了自己的手中,理论上这个时候的洪秀全,应该励精图治,以求扭转乾坤。但是,这个时候洪秀全的做法则有些让人大跌眼镜。

  这样的情况,在于洪秀全经过“天京事变”的洗礼后,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则完全从过去的唯才是举,转变成为了通过血缘关系来任命官职。这样的情况,则使得朝堂上开始充斥着大量的庸才。这中间,除了自己的族弟洪仁能够凭借自己的见多识广,提出一些改革方案外。其余的洪姓亲贵,则更像是一群乌合之众。这中间,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萧朝贵年仅10岁的儿子。1860年,这个年仅10岁的孩子,便被洪秀全封为幼西王。以至于到最后,如果有人不听幼西王的诏令的话,则到了满朝诛之的地步。

image.png

  其次,之所以说成也洪秀全,败也洪秀全,也在于洪秀全自己悄无声息地改变。如果,我们仔细挖掘关于太平天国的史料的话,便能发现,定都天京之前,洪秀全完全是一个积极进取的角色。而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则完全变成了一个追求奢靡的存在。《清史稿》记载,天王府中的多数日用品,都是用金子打造。而且,洪秀全在天王府中也广纳了数千嫔妃。后来,为了方便管理,洪秀全所幸就采取了给嫔妃编号的方法来进行管理。这样的腐朽程度,甚至比清王朝还要严重。所以,这样一个农民政权。必然不会长久地维持下去。

  “国破,实洪姓之自害”,这句话可以说是透露出了李秀成心中的万般无奈。当我们深挖这句话的时候,便会发现李秀成的这句话,十分在理。这是因为,作为太平天国的核心人物洪秀全,显然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开拓之主而存在。显然,太平天国能够在短期内对清王朝造成巨大压力,主要在于洪秀全,而太平天国日后的覆灭,则也全部在于洪秀全的身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