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唐朝能避免吗

  对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史之乱唐代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唐代能够避免吗?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代时期,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武力由强而弱的转折点。

image.png

  安史之乱导致唐帝国支离破碎,总人口由7000多万迅速下降到1600多万,也导致唐代势力退出中亚和中亚的伊斯兰化。而且西域、河西走廊等广大地区也被吐蕃占领,直到清代时期西域才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安史之乱后唐代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尤其河北三镇,已经成为独立王国,节度使的废立唐代政府都管不了,就连唐代出使新罗的使者都要绕道而行。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武力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前期先后攻灭东突厥、吐谷浑、西突厥高句丽等国,北方和西方广大区域纳入版图,超越古今。但是这种强大却因为一场安史之乱而完全破碎,那么唐代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呢?

image.png

  原因如下:

  1、中央集权制度的倒退。

  由于唐代疆域辽阔,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和巩固边防,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置了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节度使掌管一方军事、行政、财政、赋税、人口、土地等,与分封制的诸侯王差不多,时间一长节度使根深蒂固就会成为隐患。节度使的设置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倒退。纵观中国历史,周朝、西汉、西晋、明代等搞分封制的王朝,都出现过大动乱(周朝是诸侯相互兼并、西汉是七国之乱、西晋是八王之乱、明代是靖难之役),所以唐代出现安史之乱也在所难免。

  2、重外轻内的国防政策。

  唐太宗时期,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所以到了唐玄宗时期,异族势力已经变得强大,成为唐代边境的威胁。而唐玄宗又是致力于开疆拓土的君王,所以在边疆区域设置军镇,布置大量军力,并且远远大于统治核心区域的军力,如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中央兵力则不满8万,形成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边镇一旦出现叛乱,中央将无力应付,而从边疆调回大军,由于距离较远,未必能及时到达战场,严重延误战机,导致处于被动局面。而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也会导致边镇对中央的轻视,增加反叛的可能性。

image.png

  3、政治腐败。

  唐玄宗后期,怠于朝政,耽于享乐,宠幸杨贵妃,任用奸臣,尤其最后两位宰相,一个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一个是不学无术的杨国忠,这两位宰相排斥忠良,败坏朝纲,祸国殃民。政治的腐败让安禄山有机可乘。而且杨国忠担任宰相时,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动辄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用兵,尤其多次出兵攻打南诏,导致惨败,加重人民负担,消耗了国力。

  4、将相不和。

  安禄山由于受到唐玄宗的宠信,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而杨国忠接替宰相之位后,看到不能制服安禄山,便经常向玄宗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并奏请让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以便排斥和牵制安禄山。当唐玄宗想让安禄山兼任宰相时,杨国忠也出来反对,导致二人矛盾日益加深。虽然将相不和是发生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但是这与唐玄宗有很大责任,唐玄宗不加干预和调节,最终导致二人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安禄山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起兵造反。

  5、唐玄宗用人不明。

  唐玄宗后期怠于朝政,而且任用奸臣做宰相,导致奸臣当道。而且宠信安禄山,让其担任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反叛,唐玄宗有用人不明的责任。

image.png

  总之,安史之乱的发生,唐玄宗负有最大的责任,贪图享乐,用人不明,政治黑暗。而重外轻内的国防政策以及节度使权力的过度集中,是取乱之道,叛乱不可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