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专权后为何百姓没有推翻他?百姓认可吕雉吗?

  吕雉,即吕后,汉高帝刘邦的皇后,与唐朝武则天并称“吕武”。她在刘邦去世后,临朝听政,执掌天下,此时为什么百姓没有推翻她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汉朝是中华文明进入帝国时代后的又一个兴盛王朝,作为继秦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帝国,汉朝在建国之初由于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的破坏除了动荡不安之外,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此史书曾这样记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面对这样的残酷窘境,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后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采用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来治理天下,简言之有两方面其一与民休息,具体方式就是豁免百姓的徭役,减轻他们的税租,比如什五税一,让士兵复员回家和释放奴隶以及鼓励生育,以解放生产力的方式来增加经济的发展;其二抑制商人,商人虽然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但在汉朝建立之初商人的不当得利更易形成垄断,为此为了打击唯利是图的商人,刘邦曾下令高祖: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image.png

  可以说刘邦行之有效的休养生息之策不仅凝聚了百姓的民心也使统一的汉朝得到巩固,汉朝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刘邦的去世,汉朝被一位女性掌控,她就是刘邦的妻子吕雉吕皇后。

  提起吕后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她的狠毒,比如残害功臣,汉朝之所以能在诸多诸侯中脱颖而出,除了刘邦的英明之外,功臣们的付出也功不可没,可谁能想到的是在刘邦还未下定决心杀死功臣韩信彭越时,吕后抢先站了出来,她先趁着刘邦在外征战之时将韩信诓骗到长乐宫杀害并夷其三族,后又在刘邦犹豫不决之时,怂恿刘邦将功臣彭越杀害并夷其族;以及虐杀刘邦的姬妾和孩子,戚夫人被她做成人彘自不必言,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除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侥幸躲过一劫外其他的儿子死亡或多或少都与吕后有关。

image.png

  其次想到的是吕后的专权,吕后的专权表现在对宠臣审食其的重用比如封审食其为左丞相,审食其虽然表面上不处理左丞相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只专门监督管理宫中的事务,但实际上吕后所决断的大事离不开审食其的参与;和对诸吕的封赏,原本刘邦在去世之前就已知悉吕后的野心,因此为了江山稳固刘邦曾与群臣共立白马之盟其言: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吕后在专权后公然违背白马之盟,大肆封赏和任命吕氏一族为王为侯;以及对刘姓诸王的监控,比如吕后为了监视和掌控诸侯王她曾将自己吕氏一族的女子嫁给各个诸侯王为妻。

  按说吕后如此狠毒和把持朝政,天下臣民应该群起而反对才是,可令人意外的是吕后专权之时,天下并没有大乱,相反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曾给予吕后很高的评价,这是为何呢?难道天下百姓认可吕后的专权么?

image.png

  其实天下百姓不是认可吕后的专权,而是认可吕后治理天下的政策,对天下百姓而言谁当政无所谓,只要百姓富足,不再饱受剥削,不再流离失所,他们自然不会为了造反而造反。刘邦去世后,吕后虽然专权,但对于天下的治理,吕后继续延续了刘邦的休养生息之策,推行无为而治,所谓无为而治不是放任自理,而是正如《淮南子》中所描述的那样除苛削之法,去烦苛之事,上无苛令,官无烦治,让社会在宽松少苛政的环境中发展,或者如黎东方《细说秦汉》中所说的那样无为政治看起来有消极保守的倾向,从另一种种角度看,却透露出科学的客观主义的精神。这种政策强调行政上不妄为,少有急切的举措,避免苛政扰民,使社会生活在自然的状况下得以安定。这种政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进步。

  对于汉朝延续秦朝的一些苛责法律,吕后也予以废除,比如“挟书律”是秦始皇在进行焚书坑儒时颁布的一项法令,吕后当政时期予以废除。至于其他的一些苛责刑法,吕后也有修改。所以对百姓而言他们的生活是在改善的,并且是向着好的方面改善,自然他们不会去造反。

  至于吕后的狠毒她针对的是对汉朝统治有威胁的异姓诸侯王和阻碍她专政的刘姓诸侯王以及政治上和她意见不同的大臣,简言之她的狠毒是针对她的政敌而不是百姓,虽然在朝堂上有点矫枉过正,但对天下百姓对汉朝的整个发展而言,吕后在专权期间是推动了汉朝的前进的。所以对于吕后的认知和评价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心狠手辣来代替,毕竟从百姓角度和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吕后是有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