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汉朝百姓的识字率有多高?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仓颉造字成功,惊天地泣鬼神,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字属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普通人与之绝缘,知识的载体——文字属于贵族垄断产物。春秋时代,随着破产贵族越来越多,逐渐开始有人将家里掌握知识传播出去,于是“文人阶级”出现,知识慢慢走向平民。
从春秋至汉代,经过诸子百家的洗礼与数百年的发展,到汉朝时中国识字率有多高?考古发现汉代竹简,或许就揭开了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得多。
01
1930年,在内蒙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地区,在汉代烽燧遗址中出土简牍一万余支,后被称为“居延汉简”,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档案界的“四大发现”之一。
居延烽燧遗址,始建于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废弃于东汉末年,历史上曾起到维护河西走廊畅通、保证汉与西域交通、切断匈奴与羌联系的战略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烽燧。秦汉时期,中国北方疆域并不以明长城为界,在明长城之北还有新秦中等领土,所以汉代烽燧遗址才会出现在内蒙古。
按照汉朝烽燧制度,一般烽燧驻守戍卒不到十人,居延烽燧基宽2.5~2.8米、高3米,与寻常烽燧没什么区别,因此居延烽燧驻守人数大约不过十人。但不到十人的烽燧,却在两百余年中积累了一万多支汉简,显然极不一般。
学者整理解读之后,发现居延汉简记载的内容,绝大部分为汉代边塞上的屯戍档案,一小部分是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等。
02
居延汉简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四条。
1,戍卒日常劳作的记录《日迹簿》,武器装备登记的记录《守备器簿》,粮食发放的记录、衣物存放的记录等。
2,蒙学书如《仓颉篇》、《急就章》等以及“九九表”。
3,数量颇多的习字简,是书写练习的遗存。
4,个人债务的记录、私人信件等。
日常工作记录,蒙学书籍,练字竹简,私人“日记”.......说明居延烽燧中有识字的人,有正在学习识字的人。
不过,居延烽燧毕竟是200余年积累,且孤证不立,单独一个居延竹简还缺乏说服力。建国之后,考古专家又相继发现多个汉代烽燧遗址,比如花海汉代烽燧遗址、甲渠候官遗址、甲渠塞第四燧遗址和肩水金关遗址等,出土数万枚汉简,其内容有诏书、簿籍、甲子表、书信、《仓颉篇》等。
显然,汉代驻守烽燧的小团队中,至少有一人识字,以记录日常工作,接受上级命令等。而且,蒙学作品《仓颉篇》的反复出现,说明烽燧军官爱学习,而爱学习的动力,或许就是汉代军人升职需要识字的严谨制度。
03
居延汉简的出土,颠覆了我们对汉代军人的认知,原来汉代军人、至少基层军官并非大老粗,虽然未必能够卖弄文字,但至少略通文墨,识字率不会太低。
军中如此,民间如何?《汉书•艺文志》引录汉代法律,指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职责:“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可知汉代“民”上书的普遍。
《史记•外戚世家》记载了一位普通人的识字案例。汉文帝的皇后姓窦,普通家庭出身,父亲清贫垂钓,不幸坠河溺亡,留下二子一女,其中弟弟窦广国“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吕太后时,窦氏以良家子身份入汉宫伺候吕太后,后因缘巧合成了汉文帝的皇后。而窦广国被拐走之后,“传十余家”,又被转卖十余家挖煤,二十岁时煤矿坍塌,死了很多人,矿主在当地待不下去了,就将窦广国一起迁居到长安。窦广国来到长安后,听说窦皇后新立,出身观津,姓窦氏,“广国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常与其姊采桑堕,用为符信”,于是“上书自陈”。窦广国成为奴仆期间,相比主人不会教他认字,那么应该就是四五岁之前识字的。
汉朝时皇权还不像后世高不可攀,经常有平民上书。
汉文帝时,少女缇萦直接上书皇帝,“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缇萦是神医淳于意女儿,为了救父上书皇帝,这就是缇萦救父的故事。
汉武帝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卜式上书,愿输家之半县官助边”,司马迁记载的卜式,原本只是一位牧童。
汉昭帝时,河南太守魏相得罪霍光,受到迫害,“事下有司,河南卒戍中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河南老弱万余人守关欲入上书。”
汉宣帝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这是社会下层人士识字足以上书的例证。汉宣帝幼时被关在监狱,称帝之后,监狱工作人员上书报功。
王莽时期,“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这一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其中必然存在不少普通民众。
尽管无法判断“民”上书的诉状是不是他们自己所写,但一旦上书成功,往往都会被召去问询,甚至还要再登记一些材料、签字画押什么的,因此请别人代书的可能性不大。
通过史料与考古材料,基本可以判断汉代普通人的识字率并不低,甚至要超出我们的想象。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王子今感慨,“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由于民间教育的普及,这一比率(汉代识字率)是相当可观的。”
那么,在没有纸张、书籍奇少的年代,汉代识字率为何如此高呢?《四民月令》等文献记载,汉代已有“乡村小学”,但教学时往往会避开农忙季节,又有“贫子冬日乃得学书”的说法,确保了较高的入学率。可见,汉代民间基础教育的普及,和灵活的入学时间,或许是汉代保证较高识字率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就以汉代识字率这一点管中窥豹,三国、五胡乱华、南北朝的乱世,对中华文明负面影响之大超出想象,或许这数百年的分裂,不仅改变了政局、民族、经济等,还让华夏很多优良传统遭到摧残,乃至断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知道:康熙和宫女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彭羕,三国时蜀官吏,字永年,广汉人。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详情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详情
刘弗陵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少年天子,英姿勃发,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详情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详情
于禁,字文则,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详情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详情
毛遂,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详情
魏延是蜀汉一个比较著名的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建兴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上早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蓝玉和蒙古王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详情
对古代夏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夏天怎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和刘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详情
对清朝敬事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敬事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和太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详情
对古代宦官和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宦官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女太监入宫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详情
对古代太监和太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太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对古代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为何会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冷宫和太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详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详情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并取得了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经典战役之一,但是关于这场战役,其中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那么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人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知道:朱棣和元顺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老古话说“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这其中是有深刻的道详情
擂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主要流派有哪些?其实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详情
众所周知擂茶是我国茶叶最早的制作方法,啜擂茶是我国最早的饮茶方式,那么客家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众所周知擂茶具有消暑气,清热解毒的功效,又名三生汤,那么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详情
众所周知擂茶源自北宋,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从选料、制作、冲泡,都别具特色。那么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极善饮茶,就比如五道茶与擂茶,它们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了,那么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孟浩然与长安才子文斗,两句诗就让别人输的心服口服,这首诗就是著名的《断句》:详情
苏轼和杜牧都是举世闻名的大才子,自古才子多风流,那么他们二位是如何用诗夸女子详情
“一从二令三人木”,这是王熙凤和贾琏之间的婚姻走向。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下面由趣历史小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