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不宠爱武则天呢?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大一统王朝的女皇帝,很多人将其成功的原因归结于一个“媚”字,意思其靠自己的容颜换来江山。
其实不然,武则天虽然容颜娇媚,却并非是绝色佳人,在佳丽众多的后宫,想要凭借颜值站稳脚跟,显然她还不具备这样的特质。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一个木材商,因为对李渊起事的支持,后来混成高级士族。
武则天本来应该是一位士族官僚家庭的娇娇女,可惜武士彟逝世以后,她与母亲杨氏一起遭到排挤,只能从荆州搬到长安讨生活。
一个落魄女子,本没有什么机会,那几分姿色在后宫中根本不值一提。
既然武则天的容貌并非倾国倾城,李世民在“幸洛阳”之时,为何偏偏因其“美容止”而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呢?
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资治通鉴》
在《旧唐书》中对于此事有记载,“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
太宗对于武则天之美,其实并未亲眼看见,而是“闻其美容止”,也就是听别人说,14岁的武则天貌美,所以才召入宫中。
武则天随母亲到长安,并不是平常的迁移,而是受到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人的排挤,才落魄于长安。
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如此境况都因武家人的态度造成,向李世民推荐武则天的人必然不是武家之人。
如此一来,能够在如此境况帮助武则天的人,只能是其母一边的人脉,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能够帮助武则天母亲的人,也就只有与其母同族的巢剌王妃杨氏了。
巢剌王妃杨氏不是别人,正是李元吉的王妃,在李元吉死后,被李世民带入宫中,极为受宠。
杨氏虽然受李世民的宠,在后宫的地位却一直很尴尬,因为他虽然入宫与李世民同居,却没得到李世民给的名分,一直都是以李世民弟媳,巢剌王妃的身份住在后宫。
李世民仅有一次想过给她名分,却被魏征的一句“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给挡了回去。
巢剌王妃杨氏与武则天之母乃是同族,李世民未见过武则天,却依然能够“闻其美容止”,只有巢剌王妃杨氏才有机会为其进言。
武则天入宫为才人,并非是因为李世民见到她美丽才召入宫中做才人,她此次能够入宫,极可能是受巢剌王妃杨氏举荐。
因为,杨氏此时虽然受宠,但是其却并没有名分,万一失宠,在后宫则无依无靠。
引武则天入宫,乃是救武则天于困难之际,此举自然会得到武则天的感激,自然而然成为她这一边的人,武则天得宠,二人在后宫也好互为臂助。
所以,武则天入宫虽然在正史中是因其“美容止”,实际却是巢剌王妃杨氏对李世民的推荐,并非是李世民见其美,而是因为“闻其美”而召入宫中作为才人。
正因如此,武则天虽然入宫做了李世民的才人,却并未受到李世民宠爱,14岁的武则天在李世民的后宫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核心竞争力。
武则天不受宠,其中有她自身的原因,也有李世民当时所处环境的原因。
李世民在后宫的时间里,除了陪伴妃嫔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占据了他在后宫时的大量时间,那就是亲自带他的孩子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
“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
长孙皇后温婉贤良,而且是李世民的结发妻子,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民风雨与共,结下深厚的伉俪之情。
长孙皇后死时,第三子李治只有9岁,晋阳公主年岁更幼,两个孩子幼年失去母亲,楚楚可怜,令李世民动容,于是起了亲手抚养之心。
李治身为皇子,受到李世民的喜爱还能说得过去,但是李世民对晋阳公主的宠爱更甚,在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的皇帝亲手抚养长大的公主,便是这位晋阳公主,其待遇之特殊,可见一斑。
李治因为受到李世民喜爱,一直到十四岁也没有搬出宫去,只因为李世民与晋阳公主舍不得他走,能够延长他们父子三人在一起的时间。
晋阳公主虽然受到李世民的万千宠爱,却在十二岁金钗年华时便病殁。
李世民因此痛哭不已,文武百官纷纷劝谏,希望李世民能够节哀,李世民说了一句令人心酸的话,“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
我也知道悲伤没有用,只是不能控制自己,我没办法不伤心啊。李世民此时只是一个父亲,哪里还有半点狠辣帝王的影子。
李世民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李治,直到他被封为太子的时候,李治才离开李世民,去往东宫。
李世民将心思花在这两个孩子身上,自然就冷落了后宫的嫔妃们,以武则天才人的地位,得不到李世民的宠爱,其实再正常不过。
综上,武则天在入宫后不得李世民的宠爱,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武则天自身的原因,她入宫并非因为颜值倾国倾城,而是得到杨氏举荐,而杨氏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无法给予她更多的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是李世民的原因,他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在长孙皇后去世后,他又将精力放在了亲自抚养李治和晋阳公主身上,所以冷落了后宫,他虽然一生子女众多,却对武则天没有半点兴趣,只是以其为才人,在宫中做本职工作而已。
武则天虽然因为诸多原因没有得李世民的宠,却因为与李世民宠爱皇子李治年纪相仿,而且李治成年依然留在宫中,也给了她们相识、相处的机会,并在李世民生病期间,情感迅速得到积累。
不过,武则天后来被李治宠爱,二者之间的关系却也并非纯粹情感,武则天能回到宫中,是因为王皇后希望利用她来打击情敌萧淑妃。
这场看似女人之间的斗争中,其实何尝没有李治的影子,他希望利用武则天对付她们,并且以此为开端,逐渐离不开武则天的帮助。
李治一直在李世民的庇护下长大,缺少狠辣决断的能力,而武则天为他补足这一切,让他深得欣慰。
武则天从入宫那天开始,便与感情无关,她就像一枚棋子,被置于波涛暗涌的宫廷棋盘之上,最终找到自己的立足之所,凭借千古未有的能力,成就了历史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