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夏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八年“最热夏天”,当时到底多热?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是温带气候,可以说四季分明,春天可以享受温暖的清风拂面,夏天可以体会到烈日炎炎,秋天可以感受到凉爽,冬天也是非常寒冷,然而,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全球变暖将成为一个趋势,也是所有人类不想看到的结果!
但其实,不光是未来我们可能会在非常炎热的环境里生存,古时候其实也有过非常炎热的夏天,那就是在乾隆八年的时候,曾出现过“最热夏天”那么当时到底有多热呢?当时的人们又是怎么度过那么炎热的夏天的呢?
01如何避暑?
身为现代人的我们面对烈日炎炎的夏天可以吃冰棍儿,喝冰水,吹空调,可以说非常幸福了,也很容易就度过了夏天,但古代人并没有现在的科技,他们该怎么避暑呢?难道是硬挺过去吗?并不是的,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古代人就有了用冰的习惯了!
虽然古代人没有我们现在的制冰能力,但当时的人们非常聪明,会找到一些阴冷的位置藏冰,在冬天的时候,把结成冰的河水或者湖水进行切割,然后搬运到低温阴冷的地窖里,藏起来,这样等夏天就可以有冰使用,也可以让夏天好过一点。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起冰快的,因为当时的冰造价很高,普通老百姓根本不可能使用,同时,烈日炎炎的夏天还会影响庄家的生长,给农民们带来了很大经济压力,很可能因为干旱而颗粒无收,吃饭都成问题,更何况用冰了!
天气再热,为了维持家里的生计,老百姓都要去地里干活,国家也不会因为炎热而减免老百姓的税收,但是皇室的王公贵族们则没有这些顾虑,他们可以用到老百姓们用不起的冰块解暑,还有仆人为他们扇扇子解暑。
据史书记载,皇城附近有数十座冰窖是专门为皇室的皇亲国戚,王公贵族准备的,这些专门的冰窖是不参与商业性质的,是为了满足皇家的需要而专门建立的,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奢侈的行为了,到了夏天能够放肆的用冰块可是老百姓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了!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夏天可以说非常难熬了,他们没有能力用到冰块,只能通过扇扇子,但可想而知炎热的夏天,就连扇子扇出来的风都热的,也并没有多大作用,在乾隆八年那个炎热的夏天,无数老百姓因为抵挡不了炎热,被活活晒死!
02乾隆下诏
乾隆八年时,乾隆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岁。明细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忧惕,莫释于怀。皆因朕躬之阙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从这封诏书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夏天是难以承受的炎热!
诏书上大概意思是说从五月份开始,北京城就开始炎热,比往年要热更多,可能是上天的警示,他昼思夜想,觉得是不是自己用人不当,才会对他的子民们有这样的惩罚!可以说乾隆皇帝的诏书言辞已经非常严重了,开始自我反省,相当于罪己诏了!
罪己诏可不是闹着玩的,对于古代人来说,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象征,是天选之子,皇帝所做的决定都是上天的安排,然而这样的真龙天子怎么会轻易的承认自己有错误呢?罪己诏就是相当于承认自己有错误,更何况把这样的诏书公之于众,昭告天下呢!
当时的人们是非常封建迷信的,这样的诏书一下,必然会让大家分成两个“流派”一方面的老百姓会觉得,皇上都自我谴责,承认错误了那我们一定要信任他,另一方面也会有人把这种自然灾害怪罪到皇帝身上,以为是上天在暗示要换皇帝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到所有老百姓的支持能够让当皇帝的道路走的更远,但如果失去了百姓们的信任,就会有人揭竿而起,可想而知后果是多么严重的,身为皇帝的乾隆能想不到这些后果吗?但依然将诏书昭告天下,也是想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缓解一下百姓们的情绪!
皇帝久居深宫,能够让他如此重视,亲自下诏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了!那年的夏天,高温遍布全国各地,可以说是百年难遇的灾难了,史书记载,处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受到直接影响,可能走在路上就被晒死了!
03最热夏天
那这个“最热夏天”到底有多热呢?当代的我们已经习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那时虽然也有温度计,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普及到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所以当年到底达到多少度,没人知晓,只了解是能够热死人的程度!
乾隆八年,有一位法国传教士来到北京传教,正好赶上了这场酷暑,他利用“拉谋士温度表”进行测量,发现当时七月份的北京竟然达到了四十度,而七月二十五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四点四度!北京都能达到四十多度,那么南方的地区会达到多少度呢?
后来的很多史学家对乾隆八年的最热夏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那一年很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直至今日,这种情况再没有出现过,对于中国来说,三十五度已经是人体能承受地最大限度了,更别说四十多度!
当代的四十度可能就要停工,休息的状态,更别说那可是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的古代啊!所以古书记载,北京成附近热死的人数达到11400人,很可能是真的,在天子脚下,避暑条件相对来说很好的情况下都有这么多人热死,更何况偏远山区的人了!
可想而知,全国上下,因为这场“热灾”而失去生命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四十四度的天气让河水干涸,让大地干裂,更让庄家颗粒无收,全国上下生灵涂炭!然而至今也没人了解到底是因为什么那个夏天会如此炎热。
04总结
虽然我们非常幸运,没有生在乾隆八年,而乾隆八年夏天的炎热我们也再没体会过,但是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如果不能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重视,那早晚我们或者我们的后代会遭受比“最热夏天”要更严重的自然灾害!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重视起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低碳出行,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要随手丢垃圾,不要过度伐木,植树造林,跟小动物和睦相处,这样才会营造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能让人类在这个世界里继续生存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刘滋(729年—794年),字公茂,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朝时期宰相。详情
杜式方(?-822年),字孝元,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司徒杜详情
还不了解:刘封和关羽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杜佑(735年~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政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三国时期的战争,详情
窦参(733~792年),字时中,雍州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唐朝宰相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对曹操杀华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详情
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进,唐朝中期名将,朔方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为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古代打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士兵在详情
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诸侯林立,各国为了让自身更加强大,诸侯之间相互征伐。经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打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详情
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领10万后金大军,进攻明朝。由于满人一直和蒙古人交好详情
说起大明王朝,相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个王朝,因为这个王朝很多故事大家都听说过,详情
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改了历史,赵高让根本什么都不懂得胡亥继承了皇位,这时候天详情
关于诸葛亮出山,一向有“三顾茅庐”和“毛遂自荐”两种说法。 “三顾茅庐”一详情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公元详情
对曹操兵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的赤壁详情
对逍遥津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逍遥详情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详情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详情
对刘备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面详情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详情
始州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十月,在杨坚平王谦之战中,北周行军元帅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金乡之战指的是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详情
梁郡之战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梁郡(今河南商丘南)地区发生的战争。详情
邺城之战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在杨坚平尉迟迥之战中,北周上柱国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古代宵禁之后,是否真的无法出城了呢?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这样,详情
自然界(Natural world),一般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客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于哪个典故?“以身试法”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言九鼎”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诺千金”出自于哪个典故?“一诺千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
成语“一发千钧”出自于哪个典故?“一发千钧”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