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霸王自杀开始,到刘邦去世为止。这其中不过数年时间而已,而这数年时间里,刘邦只忙着做一件事:那就是诛杀大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彭越等人遭到了杀害,萧何也一度进了大牢,整个大汉朝陷入了血雨腥风的一场局面,有的诸侯王唯恐遭到刘邦毒手,于是逃到了匈奴避难。而刘邦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力保证刘家的天下千秋万世。因此在诛杀完异姓诸侯王以后,刘邦又将自家的兄弟侄儿悉数册封为王,用来保卫刘家江山。
根据《汉书》记载,刘邦在讨伐英布的战争中受了重伤,并且因为这一重伤间接导致死亡。而刘邦在临终之前,曾委派陈平去诛杀另一个开国功臣:樊哙。
陈平领命去诛杀樊哙,但是在路上,陈平有了一定的顾虑:那就是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如果杀害樊哙,自己会不会出现麻烦?陈平的犹豫,为自己留住了余地:因为就在陈平犹豫的时候,刘邦在宫中去世了。大汉朝换了新皇帝:刘盈,但是具体掌权的却是吕后。倘若陈平杀害了樊哙,之后陈平少不得遭遇吕后的打击报复。那么问题来了:樊哙到底因为什么结怨于刘邦,刘邦非要杀害樊哙?
在中国民间,有着这样的一句老话:天下乌鸦一般黑。这话说古代劳动人民用来形容地主的话,意思是全天下的地主都是一些为富不仁之徒。而封建皇帝作为天下最大的地主、最大的富人,可能是一个好人吗?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刘邦能从一个街头无赖,发展成一个帝国的皇帝,其内心,早已修炼到了视人命如草芥、杀人不眨眼的地步了。对于昔日的功臣,其实不论有罪与否,只要刘邦觉得对自己是个隐患,那么就该杀——哪怕鸿门宴上,樊哙救过自己的性命也不例外。
而樊哙之所以成为刘邦想要诛杀的对象,在于当时汉朝的朝政出现了让刘邦不放心的一个发展趋势。
刘邦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皇帝:因为刘邦开创的帝国,和之前周天子的大周朝不同,因为大周朝有着周礼作为事实上的“宪法”,一切朝政运行逻辑,都要基于周礼和宗法制这个基础上,否则诸侯群起讨伐,因此周天子不必太顾虑身后事:比如周武王去世的时候,继位的周成王年纪还小,周公负责摄政。后世对于周公摄政但不篡权的行为赞不绝口,但事实上,周公没有篡位,尚且有人以周公篡位为名讨伐周公,倘若周公篡位,只怕远在天边的楚蛮,都得打着讨伐逆贼的名义来折腾一番。但是,刘邦的帝国,在当时没有这样的规矩。
刘邦的帝国和秦始皇的大秦又不同:不说别的,秦始皇时代,或者说秦王政时代,秦的皇后或者王后是什么人?相信翻遍史书也查不到结果。司马迁编撰《史记》的时候,距离秦朝不过几十年光景,尚且没收录秦的皇后情况,可见秦的皇后存在感很弱,而如此弱的存在感,秦始皇最起码不用担心自己去世后,太后会出来摄政。
并且,太子刘盈生来软弱,自己死后,吕后必然出来夺权,到时候,少不得给刘家带来一番血雨腥风。
于是刘邦为了防患于未然,便做出了诛杀樊哙的决定:樊哙是吕后的妹夫,算起来是吕后的势力之一,只要杀死樊哙,就可以降低吕后的资本,保证刘家江山不落在外人手里。事实上,刘邦的担心,在其身后果然发生了。
刘盈的软弱,导致刘邦去世后,汉朝的大权便落在了吕后手里。根据《前汉纪》和《汉书》等史料记载:刘邦的多个儿子,或者被吕后直接诛杀,或者被吕后逼死,或者被吕后拉郎配,勒令其娶吕家女子予以架空,总之,刘邦的儿子们,或多或少遭到了迫害。甚至吕后死后,吕家人被周勃等大臣发动政变铲除,吕家掌权的岁月才告一段落。
不过,吕家掌权对后来产生的负面影响较为深远:因为吕家人想取代刘家人,结果被周勃等大臣予以粉碎。而周勃等人拥立代王刘恒(后来的汉文帝)为皇帝,其目的则是考虑汉文帝势力软弱。根据《前汉纪》一书记载:刘恒当上皇帝之初,汉朝大臣曾建议刘恒册封藩王的儿子为太子,最终被刘恒从代国带来的大臣所斥责:从这段记录不难看出,其实这群汉朝大臣虽然拥立刘恒,但骨子里却盼望有个傀儡皇帝。而刘恒并非草包,因此粉碎了这些大臣的预谋,汉朝这才得以恢复正轨:倘若刘恒稍微草包一些,很难想象,大汉朝会走向哪个方向?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其实都是吕后摄政导致的。其实,诛杀樊哙并不是刘邦对吕家势力防堵的开始,而是对吕家势力进行防堵的最后一步。
根据《史记》记载,刘邦在最初,就多次表示要册立戚夫人的儿子赵如意为太子,理由是刘盈软弱,不像自己,而刘如意像自己。这一情况引起了吕后的恐慌,后来还是吕后请张良出谋划策,才让刘邦打消主意。
刘邦打消主意,是因为张良请来了“商山四皓”为刘盈站台,表示刘盈是一个值得辅佐的人选。而这四个老头的态度,让刘邦产生了一种误判:那就是刘盈母子已经积累了很深的势力,这种势力到了很难轻易铲除的地步,于是,刘邦对戚夫人表示:吕后母子已经羽翼丰满,已经彻底成了你的主子了。而从刘邦的话语中可以知道:刘邦对吕家在朝廷里有势力这件事,是十分清楚的。只是势力大到超乎刘邦的想象。
而从这段记载可以推测出:刘邦之所以考虑册封刘如意为继承者,其主要目的在于削弱吕后母子的势力。因为戚夫人只是一个普通嫔妃,没什么势力可言,而吕家人算得上大汉朝的原始股东,并且吕家在朝廷中有一定的势力,如果让吕后的儿子当皇帝,大汉朝肯定会出现一番血雨腥风,而刘如意当皇帝,可以实现一种权力均衡。
而由于商山四皓事件的出现,迫使刘邦不得不改变计划:那就是在不导致大规模内乱的情况下,削弱属于吕后的势力,于是有了计划杀樊哙的主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还不知道:康熙和宫女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彭羕,三国时蜀官吏,字永年,广汉人。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详情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详情
刘弗陵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少年天子,英姿勃发,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详情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详情
于禁,字文则,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详情
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省东阿县)人详情
毛遂,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门下食客。 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详情
魏延是蜀汉一个比较著名的将领,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建兴详情
还不知道:古代上早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蓝玉和蒙古王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详情
诸葛亮一生堪称传奇,还在水镜先生门下学习的时候就因为逆天的智商和广阔的让水镜详情
高顺(?-199年2月7日),为东汉末年吕布帐下一中郎将。史书记载高顺为人正详情
曹操在世的时候,虽然手下名将众多,但是曹操御下有方,兵权基本上都掌握在曹氏和详情
蜀汉后期,没有武将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不代表当时没有名将,其实在诸葛亮去世详情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是第二个被秦灭亡的。赵国从公元前403年赵烈侯建立诸侯国到详情
看过楚汉时期的影视或者稍稍有去了解一下汉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刘邦和吕后这两夫妻详情
晁盖临死前为什么不直接把寨主之位传给宋江?梁山一个百零八好汉,可以说几乎个个详情
宋朝的朋党之争直接导致了王朝的衰落乃至灭亡,宋朝的朋党之争是怎样影响士风和政详情
马陵之战是历史上最为经典的伏击战之一。当时魏国国力强盛,魏公决定称王,他在宋详情
梁山108将中,武功最好的10人和最渣的10人,分别是谁? 梁山有108好详情
对古代夏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人夏天怎详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详情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并取得了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经典战役之一,但是关于这场战役,其中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那么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人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知道:朱棣和元顺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老古话说“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这其中是有深刻的道详情
擂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主要流派有哪些?其实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详情
众所周知擂茶是我国茶叶最早的制作方法,啜擂茶是我国最早的饮茶方式,那么客家擂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众所周知擂茶具有消暑气,清热解毒的功效,又名三生汤,那么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详情
众所周知擂茶源自北宋,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从选料、制作、冲泡,都别具特色。那么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极善饮茶,就比如五道茶与擂茶,它们的历史都非常悠久了,那么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尉迟杯·离恨 周邦彦 〔宋代〕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详情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灰暖香融销永昼。蒲萄架上春藤秀详情
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 〔宋代〕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鼠摇暗壁,萤度详情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周邦彦 〔宋代〕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详情
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周邦彦 〔宋代〕 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天详情
蝶恋花 周邦彦 〔宋代〕 鱼尾霞生明远树。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一笑相逢详情
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周邦彦 〔宋代〕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详情
西平乐·稚柳苏晴 周邦彦 〔宋代〕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详情
一剪梅·一剪梅花万样娇 周邦彦 〔宋代〕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详情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周邦彦 〔宋代〕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详情
解语花·风销焰蜡 周邦彦 〔宋代〕 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