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汉末年割据势力很多,为何袁术称帝后,曹操非要灭之而后快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整个三国时期,自立为帝王的人不多。这是因为,第一个自立为帝的袁术给他们做出了榜样。袁术作为一个割据的势力,拥有比较强的实力。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袁术掌管整个联军的粮草,也是出了大力的。可是,当他一旦自立称帝,马上成为以曹操为首的联军的攻击,最后势力被消灭殆尽。袁术也在颠沛流离中病死。那么,袁术称帝,他的地盘与曹操又不接壤,为何曹操要如此积极地去攻打他呢?
袁术称帝,曹操的心里肯定不会高兴。本来曹操正在向四周蚕食,拼命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样一来,他只得放下自己手头的目标,和他要吞并的对象一起去讨伐袁术。而这个时候北方的袁绍正在高歌猛进,统一四州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一旦袁绍统一了四州,下一个目标就是曹操。曹操在此时心里,不知道骂了袁术多少声搅屎棍子。
袁术想要称帝无可厚非。此人出身四世三公,目中无人惯了。连他北方的兄弟袁绍,他都不放在眼里。再加上他盘踞的地区,是当时有名出精兵的地方,兵精粮足的袁术更是野心膨胀。其实,早在刘秀时期,就有很多人要代汉称帝。那个有名的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也”已经深入人心。刘秀给公孙述写信的时候,就说你没有代汉的资格,因为你不符合涂高的预言。
等到东汉末年,这个预言又被提了出来。在当时,每个有野心的人都拿这个似是而非的预言往自己身上套。袁术认为自己字公路,符合这个预言。同时他又得到了孙策抵押给他的传国玉玺,更是认为自己已经是天命所归,因此他就赶快称帝了。
其实,在当时,有点势力的人,都怀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比如袁绍在统一四州后,就用手下的劝进信试探群臣,想要代汉。刘备从小就说自己长大后是贵人,当乘坐羽葆盖车。孙权则是和鲁肃讨论,得出汉室不可复兴的结论,准备割据江南称帝。至于曹操,更是早就有人向他宣扬天命,在称公的时候死死咬住一个魏字。就是因为这个魏字可以用魏阙的含义解释高两字。
可是,其他人想要代汉称帝,都懂得一个审时度势,不敢贸然行事。袁绍在群臣异议的时候,就杀了劝进的人灭口,以示自己对汉室没有二心。曹操一生也没有称帝,孙权劝他称帝的时候,曹操一边看信,一边笑着说,孙权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刘备和孙权是一直等到汉献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后才称帝。没有人像袁术那样,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的。这样,袁术就把自己树立成了众矢之的。
不管其他势力的态度,曹操是必须要讨伐袁术的。这是因为曹操奉迎汉献帝,在许都重建了汉室朝廷。曹操以汉献帝为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了大义的名分。而袁术公然称帝,就是对曹操的挑战。如果曹操不对此进行讨伐,甚至是不消灭袁术,曹操和汉献帝都会威风扫地,成为天下的笑柄。所以说,曹操是否能够消灭袁术,这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问题。
当然,袁术称帝,虽然打乱了曹操的战略计划,也同时给曹操带来了相应的好处。在当时,各个势力之间都是尔虞我诈,互相兼并。袁术称帝,就为他周围对他觊觎的势力制造了借口。曹操利用这些矛盾,成功的联合了他们,以奉天子以讨不臣的名义,讨伐了袁术。
这种局面是袁术万万没有想到的。在联军中,有的和袁术关系不错的势力,比如说吕布都加入了进来。在群雄的围攻下,袁术的势力很快被打得土崩瓦解,自己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而曹操,则利用对袁术的战争,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在消灭袁术的势力后,很多有志于匡扶汉室的势力归顺了曹操。很多独立的割据势力,也看到了曹操的实力,向曹操投靠。而在对袁术的战争中,曹操也巧妙地通过外交手段,在这些势力中做好了工作。
在下一步的行动中,曹操借着讨伐袁术的余威,顺利地削平了周边的势力,为下一步迎战袁绍做好了准备。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专心抵抗袁绍,不必顾虑后方的安危,这也与讨伐袁术的影响有关。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最大的政治底牌的曹操,公然称帝就是对曹操最大的挑战。这是曹操的最大的底线,任何人都不能触碰。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假如没有自己,天下不知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在后来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的时候,曹操闻知后勃然大怒,他虽然身染重病,但也要亲自率兵讨伐刘备。那就是曹操不允许藐视他的权威的原因。
所以说,曹操讨伐称帝的袁术是必然的。否则曹操的汉献帝朝廷将会威风扫地,成为天下人的笑话。曹操的最大的政治底牌也将被废除,接下来很可能会成为那些有野心的人物联合攻击的目标。
同样的,曹操联合群雄讨伐袁术,也会得到相应的利益。大家得到了袁术的地盘和财富,曹操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这种名利双收的事情,曹操何乐不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乾隆和嘉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从对和珅详情
秦朝丞相李斯,一路辅佐秦王嬴政消灭各诸侯国,最终实现六国统一的大业。下面趣历详情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自从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之后,他就开始为详情
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第二子,年号道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详情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详情
“周公”这个名头想必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详情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详情
对隆科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隆科多详情
还不知道:清朝隆科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在位25年。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乾隆详情
诸葛恪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位权臣,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三国时代几次大详情
对隋朝建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隋朝短短3详情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详情
还不知道:隋朝结局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吴国,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详情
对宋朝皇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朝的皇陵详情
还不知道:明朝和清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秦朝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嬴政灭六国详情
还不知道:清朝人口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下面趣历史详情
公元1644年,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 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详情
众所周知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3子,人称李三郎。前半生杀伐果断英明神武,后半详情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名将李如松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详情
想知道万历平壤之战日军伤亡多少?明军有多威武吗?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亚洲战役史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我们都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击败了朱允炆的大军,最后顺利登基称帝。然而靖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详情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至次年,前秦骁骑将军吕光率军攻打西域龟兹,并取得了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的著名经典战役之一,但是关于这场战役,其中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趣历史小编详情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案例,那么交战双方各自损失了多少人详情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详情
还不知道:朱棣和元顺帝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详情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详情
明清时期,州县官的权利到底有多大?很多朋友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觉得古代州县官详情
都说“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而在明朝,宫廷饮食可谓是经历了一个由俭入奢的详情
箫,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想要完全熟练吹奏,也是要废一番功夫的,那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众所周知萧的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那么箫的演奏姿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那么作为如此古老的汉族吹奏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详情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详情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晏几道 〔宋代〕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详情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晏几道 〔宋代〕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详情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详情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 〔宋代〕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详情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晏几道 〔宋代〕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详情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晏几道 〔宋代〕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详情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详情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 〔宋代〕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详情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晏几道 〔宋代〕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详情
点绛唇·花信来时 晏几道 〔宋代〕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