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邦和项羽之间,有着一种奇妙的联系,刘邦是一位得道之士,而项羽是一位失道者,论实力,刘邦不如项羽,但是论起心性,项羽比刘邦差了十万八千里,项羽失去了乌江,这似乎是他的宿命,但是在这场鸿门宴上,他就是唯一的机会。

  说到大泽乡的叛乱,大秦的末日,变得更加的热闹。

  陈胜吴广率领着几百兵丁前往北京,一场暴雨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暴雨洗掉了大泽乡的土地,洗掉了他们的软肋,秦法在“失期”时就砍了他们的脑袋,就算他们参军,也不一定能活下来,反正都是要死的。

image.png

  “王侯之尊,何必如此?”

  这是一个年代的问题,也正是这一段话语赋予了“农民起义”的温暖与颜色。

  大泽乡的叛乱很快就传播开来,现在的胡亥,对朝堂上的事情一窍不通,整天游手好闲赵高一心想着削弱大秦,然后坐上皇位,而现在,所有的人都对他忠心耿耿,有被毁灭的危险,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他江湖豪杰也是大吃一惊,像项梁张良等人,都触犯了秦律的法律,而另外一人,则因为暗中谋害了始皇,被秦王追捕,却始终没有造反。

  “陈胜是谁”,江逸心中一动。

  但无论他是什么身份,他所干的一切都有其象征意味,陈胜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虽然不一定最炽烈,但最能点燃的就是熊熊燃烧的大火,于是项梁乘机出征,携着自己的亲外甥项羽四处游历,项羽刚刚举起大鼎,用自己的力量震慑了那些前来效忠自己的勇士,张良找到了自己的新主人,希望能够重振韩国

  而作为这一幕的主人公,刘邦依旧在“逃亡”在芒砀山,吕雉每日为他提供美味佳肴,他的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但是他的内心深处,他的战意已经荡然无存。

image.png

  如今的刘邦和项羽相比,实在是太可笑了。

  项羽是燕国的孙子,而刘邦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平民,地位和地位相差太远,所以刘邦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儿子如此张狂。

  但是刘邦并没有意识到,他的“醉生梦死”已经到了尽头,如果命运真的存在,陈胜造反的时候,他就会变成刘邦。

  大泽乡闹事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沛县,平日里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官员们都惊慌失措起来,大泽乡就在附近,而他们又正好被列入“死亡名单”的陈胜,这些人都是平民心目中的“帝王将相”。

  于是,萧何和沛县知府就在盘算着如何脱身。

  萧何说,实际上朝廷里也有人响应起义,我们不能跟他们硬碰硬,要学会适应。

  知府明白了萧何的用意,那就是要反抗,防止大泽乡叛乱带来的灾劫,不过,要谋逆,也不能亲自动手,必须要有“头面”,到底要找什么人?

  刘邦是个很有“气质”的人,他建议去见刘邦。

  所以刘邦被一帮官员从芒砀山里挖了出来,官员们用刘邦做了一个美梦,“诱惑”了刘邦,刘邦自然同意了,殊不知,就算他们不“哄”刘邦,刘邦也会离开芒砀山,毕竟人总有一天会死去,但是总要有个结果。

  刘邦以“沛公”的身份西征西征,讲述了一段由沛人“打怪升级”的故事。

  说到这支队伍,大家都忍不住想笑,“沛公”曾经是一名亭主,但却闯下了祸,逃到了芒砀山,沛公的“近卫”樊哙曾经做过一次狗食生意,据说沛公还欠了不少银子,他们的谋士萧何地位更高,曾经在沛县任职过,属于中层官员。

  和项良这样的“大神”一比,谁都会认为沛公是“凑数”。

  但沛公不在乎,一来他没有一蹴而就的想法,要么依附,要么发展壮大,人生一片悲凉,唯成败而论英雄,但人生亦是可笑的,失败还有翻盘的可能,哪怕是一头野兽,也能成为一代枭雄,也有可能被大河吞噬。

image.png

  刘邦西征,不断的吞并对手,不断的壮大自己,从沛县带来的士卒也都有了很好的磨练,甚至樊哙都能上阵杀人,刘邦在此期间,碰到了一个能让自己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张良。

  在韩国灭亡前,张良并不是刘邦的人,他只是“外援”,但是张良却很欣赏刘邦的性格,他对刘邦的性格非常的欣赏。

  刘邦在张良“社交网络”(项羽的舅舅项伯和张良走的很近),知道吴中有一股“大势力”在作乱,楚国的老世家项氏实力很强,所以刘邦想要“投靠”项氏,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刘邦跟着项梁,很快就被其他诸侯“拥立”为楚怀王,成为了一个“临时”的统治者,而项羽和刘邦则是站在了一个“层次”上,两个人的身份几乎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项羽还被项梁压了一头,所以他的威望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真正让刘邦、项羽身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还是“定陶之战”,当时大秦仅存的“章邯”率领一支以俘虏为首的残部与项梁大军对峙,结果却以压倒性的优势打败了项良,致使项梁身陨,这位自“陈胜”之后威名最盛的叛逆首领身陨,一时间人心浮动,暗潮汹涌。

  定陶一役之后,项羽由于家族恩怨,又对楚怀王的犹豫不决,他当机立断,决心击毙主帅,用自己的意志力来抵抗章邯的进攻,最终“巨鹿之战”以一敌众,最终项羽以奇招取胜,“破釜沉舟”就是由此而来。

  项羽带着“破釜沉舟”的意志,与大秦大军对峙,“封神”一役,也让项羽坐上了“第三代”的位置,再加上项羽“牵制”了最厉害的对手,刘邦才能一帆风顺地向西进发,也正是因此,刘邦与项羽之间才会有了冲突。

image.png

  刘邦成功地向西推进,成功地“恐吓”了还在虎视眈眈的赵高,赵高心中充满了恐惧,生怕刘邦下杀手,现在的大秦根本没有任何反抗之力,赵高决定“放手一搏”,让人把他杀死,他也要成为新的皇帝,可是那些大臣们根本不听他的话,最终他选择了“子婴”,而他自己则被婴儿杀死。

  在此之前,赵高暗中与刘邦取得了接触,想要立刘邦为“新主”,但刘邦却被“皇位”蒙蔽了双眼,一马当先地攻入了关中,被贬为“秦王”的子婴,主动投靠了刘邦。

image.png

  子婴的这个计划,其实就是一个“阳谋”,他虽然明知道刘邦的势力并不大,但他还是坚持将“荣誉”交给了刘邦,就是为了挑拨刘邦的傲气,挑拨项羽的怒火,果然,刘邦一入关中就“享受人生”,谁也劝阻不了他,张良的一句话,让他如梦初醒。

  从张良的“警告”中可以听得出来,他刚刚取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将最强的项羽“气势汹汹”地赶到了关中,而刘邦则趁着项羽与他交手的时候,“黄雀在后”,项羽的性格让刘邦很是头疼。

  于是刘邦想要恢复自己的名声,他先是用“民心”做保障,颁布兵法三章,博取人心,自己则是一反之前的骄奢淫逸,勤政放权,广纳贤能,与项羽初入咸阳时的“烧杀掠夺”大相径庭。

  项羽身边有好几位幕僚,而且多次叮嘱他必须要铲除刘邦,究其根本原因,还是项羽过于骄傲,轻视百姓,而刘邦却在一旁虎视眈眈,早已掌控了民心,如果刘邦真的要“占据”关中,只是早晚的问题。

  刘邦也明白,自己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关中时期是刘邦最痛苦的一段时间,他不是项羽的对手,也不是项羽的对手,而是“鸿门宴”的“结尾”。

  鸿门宴本来就是专门用来对付刘邦的,但是碍于项羽的威望和秦国的关系,刘邦才能逃出生天,海阔任鱼儿逍遥法外,刘邦这个曾经被尊称为“汉王”的人,现在却在他的地盘上站稳脚跟。

  正巧刘邦在这里碰到了他人生中的另一位“贵人”——韩信

  韩信精通兵术,追随项羽,不过韩信性子高傲,项羽也是如此,两人的看法往往不一致,不过项羽性子刚烈,几次都没能成功,韩信也就放弃了,最后还是选择了“实力”一般的汉人。

  只有韩信,刘邦这辈子都能“扬眉吐气”,韩信又一次征服了三秦,让刘邦“跻身”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国家。

  自此,“楚汉”之战,拉开了序幕。

  项羽的性格虽然古怪,但是他的实力却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刘邦成为了皇上,也没有说过什么。

  不过,刘邦也很爱用“天命”这个词。

  刘邦相信,天意能够战胜所有的智谋、利害,否则的话,为何那些实力更强大的对手都会被他打败,那些跟随刘邦一起受苦的官员却连一声“怨言”都没有,刘邦甚至以为,自己就是“天命”的结果,自己也是注定要做这个帝王的。

  项羽之所以“打怕”刘邦,是因为“彭城之战”中有多个国家的联合部队,刘邦带着比项羽更多的兵力去攻打项羽的大本营,结果还是输给了项羽,在彭城一役中,刘邦失去了妻子和父亲,直到项羽将他的父亲交出来,二人才平安回来。

  也许,从“家眷”的意义上来讲,刘邦应该“感谢”一下他,这也是为什么刘邦到了最后,都没有再提项羽的事情。

  彭城一役,韩信为刘邦复仇,这一仗打下来,所有的贵族都归顺了他,但都被韩信一一击败,彻底“一统”,接下来就看汉王和西楚的谈判了。

  不过谈判的效果很差,双方又打了起来,韩信和项羽才是真正的主角,韩信“包围”了项羽,让他的将士们高唱着“楚”,让他们纷纷认输,很快,项羽就失去了斗志。

  乌江之滨,项羽目瞪口呆的望着这一幕,他对自己的命运嗤之以鼻,在一场血战之后,项羽没有回到江东,而是自尽了。

  刘邦亲眼看着项羽自杀,他一定很感动。

  他越发的感激“天命所归”,比如说韩信,他曾经是项羽麾下的一员大将,如果不是韩信,刘邦也不可能攻占关中,更不可能成为新的帝王,所以韩信的“出现”,就成了刘邦人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刘邦相信,他能遇到韩信,完全是因为“天命”的缘故。

  所以,在汉代的史书上,有的记载了项羽的凶残,有的记录了项羽的脾气,但是从来没有人说项羽是一个弱小的人,成王侯败的人为寇,所以他对自己的敌人,表现出了最大的尊敬。

  在刘邦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曾经一支平定英布的军队被一支致命的弩矢射杀,刘邦在弥留之际,做出了“不医不救”的决定,他相信只要自己有一条命,就算不用任何治疗,也能痊愈,但是没有了命运,再怎么努力也没有任何的用处。

  因此,对“天命”深信不疑的刘邦,在他看来,终究还是输给了“天命”。

  从刘邦的角度来看,项羽或许和他一样,唯一的问题就是“天命”不在项羽身上,他这么厉害,这么有天赋,居然没能成为真正的帝王。

  结论:

  在刘邦的心目中,项羽绝对不会软弱,刘邦本人更没有“冒充”韩信的战绩说他很厉害,刘邦更是口口声声说他的实力比项羽和韩信差得太多了,但是他依然坐上了这个位置,其实刘邦就是在突出他的“唯一性”和“神圣性”。

  没有玷污了刘邦的名声,这是一种更加高明的方式,他根本不会去诋毁敌人来提升自己的实力,在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时,他依旧能够战胜敌人,这就证明了他配得上自己的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