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苦苦哀求百官捐钱无果,为何他不效仿李自成,直接抄官员的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都说王权至上,古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皇帝纵然是一国之君,也并不是真的可以实现唯我独尊,有些时候要受制于各大家族和势力,要听从文武百官的意见和请求,甚至还要被个别的功高盖主的大臣威胁。
这还不得最严重的,明朝时期的崇祯皇帝更惨,他在位的时候因为国家太穷,又面临内忧外患的战乱局面,要想面对困难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可是短时间内根本不能弄到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居然哀求大臣为国家捐钱,可是最后没有任何结果,话说他怎么不学学李自成直接抄官员的家呢?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也不敢这样做啊!
01宦官当权,明朝被推向深渊
在明朝末年时期,宦官当权,尤其是在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他们迫害贤良,栽赃陷害东林党人,而眀熹宗朱由校也是不明事理,依旧相信乳母客氏的一面之词,正因如此,也造成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其中最主要的忧患则是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
除此之外,因为魏忠贤等人的独断专横也导致大权旁落,政局动荡不定,此时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乱,但已经到达了临界点,紧接着朱由校去世,魏忠贤也失去了靠山,被继位的崇祯皇帝处死,这才彻底结束了宦官专政的局面。
看似是清除了一颗毒瘤,按理说明朝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实际上已经为时已晚,国内民生凋敝,百姓生活困苦,原本腐败的官僚体系没有办法从根本上改变,重要的是战乱四起,北方有清军蠢蠢欲动,随时都想越过山海关,而国内有李自成等起义军揭竿而起,崇祯皇帝接手的其实是一个已经破败不堪,难以挽救的王朝。
02试图挽救明朝,被迫和官员“借钱”
可即便面临这么多的问题,崇祯皇帝也没有放弃,别看他被世人冠以亡国之君的名号,但是他并不是昏庸无能,也不是没有什么作为,在位期间兢兢业业,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和大臣商议对策,如何挽救于万民于水火之中,如何可以逆转国家灭亡的命运,但是奈何明朝已是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就算崇祯是大罗神仙也不可能逆转乾坤。
要说当时的明朝破败到什么程度了呢?只能说皇帝都快穷的吃土了,崇祯身为一国之君,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就算是真的无法挽救也要尽最后的力量尝试一下,于是他开始节衣缩食,目的就是减少开支,筹备足够多的钱财用于前线战争,用于国家建设。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崇祯以身作则,就比如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破了再补,同时他还得维护自己的皇族形象,所以崇祯在走路的时候故意走的很慢,就是防止衣服打补丁的地方被人看出来。
不得不说这样的皇帝确实是称得上一代仁君,再就是后来前方战事紧急,资金短缺,为了缓解战局,崇祯只好厚着脸皮在大殿之上向文武百官筹款,这也是给崇祯逼的实在没办法了。
国库早已空虚,要想短时间内筹集资金只能向大臣求助,可是一波宣传下来,没几个大臣是真的掏出银子来,到最后逼得崇祯将自己的私房钱都捐了出来,可这终究是杯水车薪,无法改变战局。
当皇帝当到这个份上也确实是没谁了,不仅一穷二白,还得向臣子哀求,希望他们伸出援手,可最后还是被打脸,没人愿意支持崇祯皇帝的想法,除此之外,因为长时间操劳国事,使得崇祯在二十余岁的风华正茂之年,头发已是变得斑白如雪。
最后等来的就是李自成攻破都城,崇祯皇帝虽然出逃,但是已经不愿意再挣扎,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随后在煤山的一棵歪脖树上上吊自杀。
更可悲的是,李自成在攻破都城之后,开始搜刮钱财,尤其是那些王公贵族的,他屠杀了不少不愿意投降的臣子,将其财富占为己有,要是当初这些人愿意拿出钱支持崇祯皇帝,或许明朝尚有一线生机,而反观崇祯皇帝,他为何不直截了当的抄官员的家,以此来筹集资金呢?
03崇祯为何不抄官员家筹集钱财?
其实崇祯皇帝不是不愿意查抄官员的家,而是不能,也不敢这么做,他虽然身为皇帝,但是有些事情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既要保持政局稳定,又要维护皇权。
首先就是崇祯自身性格的因素,他不是一个杀伐果断的人,在有些事情上总是优柔寡断,就比如错杀忠臣就是他听信谗言所致,自己没有足够坚定的立场和主见,面对大事时一个人又拿不定主意,所以自然不会轻易查抄官员的家。
其次就是君臣关系不合,在魏忠贤死后,东林党迅速崛起,他们曾经是忠于皇帝,忠于国家的正义一方,但是随着明朝局势的变化以及面临的困境,这些官员个个贪生怕死,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忠心耿耿,而是各怀鬼胎,同时朝堂之上党派争斗,别说和皇帝一条心。
就是这些官员都开始撕破脸皮,当听说崇祯皇帝想要让他们捐款,这些人才不会愿意,这要是捐了,损失一定财富不说,还是削弱自身实力,甚至会被崇祯盯上,怀疑他们是不是私下里贪污受贿,要不然哪来的那么多钱。
最后就是这些大臣已经对当时的明朝不抱有什么希望了,这些人哪个不是聪明人,谁还看不清当时的局势,李自成的大军马上就要打过来了,他们不再想垂死挣扎,而是想着怎样避在战乱之中自保,所以谁也不愿意支持崇祯皇帝,尽量避免开销,为的就是等到国破家亡之际赶紧跑路。
而崇祯也不能没有理由就随便查抄官员的家,就算是有确凿证据,这样做只会引起混乱,搞不好朝中党派联合起来反对他,到时候他们投降于李自成,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4结语
所以说崇祯皇帝没有选择通过抄官员的财产是有诸多因素考虑的,他与李自成面对的局势和问题截然不同,自然不能采用同样的方法,而且身为皇帝的他岂能为了筹钱就不顾颜面做这种让世人指责的事情,那岂不是败坏自己和皇室的名声,到头来只会起到反作用,只可惜如此有尊严和傲骨的帝王终究是难以挽救自己的国家,只能以死来结束这悲惨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说到三国时期的宗室将领,大家能想到的似乎只有曹魏的宗室人物,例如夏侯淳、夏侯详情
定军山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是刘备与曹操之间的一场战役。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情
公元215年,在湘水划界时,廖立所在的长沙郡被吕蒙占据后,他随之逃回了益州。详情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提前退位?赵构为什么还政给赵匡胤后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败给了陆逊,导致蜀汉损失了数万大军。后来他病逝详情
对王莽和刘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今天详情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大臣历史人物。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汉武帝详情
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唐朝宰相,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详情
侯君集是唐朝时期名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详情
对赵云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古典详情
还不知道:张郃和赵云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皇室对皇子的教育都非常的重视,而在古代民间适用的“女子无才便详情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小乔可以说是三国时期除貂蝉外,最为人所熟知的美女之二详情
羊献容生在乱世,她的一生先后嫁了两任皇帝,而且历经五次被废、六次立后。接下来详情
西京是封建王朝国都的“京号”,意为西边的京城,当一个朝代实行两京制度或者多京详情
很多人疑惑宋朝时期外敌那么强大,资金却那么充足,那么宋朝皇帝为什么不修建长城详情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是清朝宗室,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五子,母为继妃富察·衮代。接详情
爱新觉罗·胤祕是清朝宗室亲王,康熙帝第二十四子(最幼子),母为穆嫔陈氏。接下详情
爱新觉罗·胤禵是清朝宗室,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详情
孙和,字子孝,吴大帝孙权第三子,母王夫人(大懿皇后)。前期受宠,后期被废,那详情
众所周知司马懿凭借自己的超长寿命熬死了众多对手,但其实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更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后主刘禅因邓艾兵临城下,向魏军投降。263年11月,蜀汉正式灭详情
对长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详情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对汉中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功盖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中详情
你们知道萨尔浒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叛明自详情
还不知道:马陵之战后,为何魏国实力迅速崩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情
对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国为什么一蹶不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详情
对曹操发动赤壁之战是否正确?为何不先攻汉中与益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详情
还不知道:卤城之战,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谁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情
对古代两军列阵野战时,为何擅自回头往后面观看几眼的士兵会受罚?很感兴趣的小伙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不爆发对谁更有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传闻““太后逃难在路旁,真龙都用担子挑”形容的是赵匡胤赵光义,这是真的吗?这详情
武则天应该算得上是古代女子中的佼佼者了,她从一个小小的后妃,一跃成为皇帝,让详情
1643年,索尼前去征求庄妃的意见立谁为新帝比较好,庄妃很聪明先问索尼的意见详情
刘伯温在《救劫碑文》预言的“十愁难过兔虎辰蛇年”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曹丕是次子,本不在继承人范围内,但他运详情
元朝末期流传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话是什么意思?这其实是因为黄详情
杨廷鉴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归顺于李自成?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贵族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毕竟他们吃喝不愁,那么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详情
众所周知古人依据面相特征总结出来很多的说法,那么老古话说的“人有三相,不富也详情
分封制度弊端很多,西汉出现了七王之乱,西晋出现了八王之乱,那么为什么周分封天详情
很多人想知道老古话说的“坟边长竹要迁坟,坟前两物变富人”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详情
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东吴的“淮泗集团”曾经走向巅峰,详情
众所周知太上皇只是名气响,一般没实权,实权都在皇帝那里,那么太上皇和皇上谁的详情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三国孙吴宗室的墓地选址为什么那么特殊?直接跨越三省?其实产生详情
众所周知秦国有白起,赵国有李牧,但其实在战国七雄中,燕国才是资历最老的诸侯国详情
张飞的司隶校尉是个什么样的职位?权利很大吗?为什么在张飞死后诸葛亮立马就兼任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的主线是宝玉、黛玉与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详情
《红楼梦》里面所写的贾府是在社会上很有地位的一个贵族宅院,也是整部小说的中心详情
晴雯是《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详情
《红楼梦》中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错综的感情关系,构成了《红楼梦》故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