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锦衣卫,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立起,一直延续至明朝灭亡,可以说贯穿了明朝历史。受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影响,作为“厂卫”之一的锦衣卫虽然早已被大家广为熟知,但关于设立锦衣卫的真正作用,以及锦衣卫的职权变化,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够详细了解了。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明朝锦衣卫的设立过程和职权变化情况。
洪武年间:先设后废存续十一年,意在加强皇帝集权
朱元璋可以说极为重视情报工作,早在明朝尚未建立之前,朱元璋便已经建立起了一支专业的情报队伍,即检校组织。后来曾任明朝丞相的杨宪,不仅曾是检校组织一员,而且还是其中的骨干乃至头目,此外高见贤、夏煜、凌锐等也都是其中头目。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于其地盘设立浙东行省,并派外甥李文忠担任行省右丞、总管军务,杨宪则被作为属官随行辅佐。实际上,杨宪除了辅佐李文忠之外,还负有监视李文忠的职责。
不久,杨宪便向朱元璋报告了李文忠的诸多不法事,称其任用儒士屠性、孙履、许元、王天锡、王橚等干预公事,接到杨宪报告之后,他立即将这五人押解进京,徒刑屠性、孙履被杀,其余三个人则充军发配。不过,明朝建立之后,这个检校组织便也不复存在了。
锦衣卫的前身,则是设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的拱卫司,此后该部门曾多次改名称,先是改为拱卫指挥使司,不久又改名都尉司。到了洪武三年(1370年)六月,又改为亲军都尉府,掌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下设仪鸾司。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监视搜集朝臣动向,遂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其最初的职能只有守卫值宿、侦察逮捕和典诏狱三项,主要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锦衣卫设立之初,主要还是从事值宿和侦察活动,其真正发威则是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的操作下,原本早已尘埃落定的胡惟庸案再起波澜,性质也从普通的“擅权枉法”变成了十恶不赦之首的“图谋造反”,目的便是为了替朱元璋屠杀大臣找理由。
不过,锦衣卫作为直接向皇帝负责的部门,为了将案子做成铁案可谓不择手段,以致出现了“非法凌虐”的问题,迫于外界压力,朱元璋不得不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下令“取其刑具悉焚之,以所系囚送刑部审理”。
不过,朱元璋此举也只是在平息众怒,实际上锦衣卫还发挥着它的作用。就在同年六月,广西都指挥使耿良便被贬为了驯象卫指挥佥事,而原因便是“良在任多不法,军士薛原桂诉之,既而镇抚张原复言其不法二十余事,上命锦衣卫廉问得实,故贬之”。
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短短五年的时间,在锦衣卫的操作下,受“胡惟庸案”牵扯的功臣便有一公、二十侯,连坐、死罪、黥面、流放者更有数万人之多。清中期文学家赵翼便曾感言,“岂有逆首已死,同谋之人至十余年始败露者,此不过借惟庸为题,使狱词牵连诸人,为草剃禽猕之计尔”。不过,毛骧作为皇帝的鹰犬,在“胡惟庸案”尘埃落定之后,最终也被处死平息众怒。
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为了确保江山稳固,皇位顺利传承,朱元璋又将目光投向了蓝玉等一众居功自傲的将领。于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结果先后牵连到十三侯、二伯,连坐族诛达一万五千人,又颁布《逆臣录》,诏示一公、十三侯、二伯。与毛骧一样,蒋瓛制造了“蓝玉案”后,也被处死。
前后两次大案,虽然锦衣卫是在替皇上做事,却也让朱元璋认识到,如果放任锦衣卫如此办事,危害实在太大,因此在“蓝玉案”之后,朱元璋便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下令禁止锦衣卫参与司法事件的处理,大小事务都由法司掌握,“诏内外狱毋得上锦衣卫,诸大小咸径法曹;终高皇帝世,锦衣卫不复与典狱,稍稍夷它军矣”,锦衣卫不再参与刑狱之事,仅剩值宿和侦察两项职责。
明朝中期:永乐称帝后恢复办案权,锦衣卫职权再度加大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由于其夺取皇位的手段实在算不上光明正大,为了巩固皇位,查探朝野内外动向,再加上之后的削藩事宜,朱棣又恢复了锦衣卫的办案之权,并对其职责划分和编制进行了重新规定。
朱棣不仅恢复了锦衣卫的侦缉、办案之权,同时新设北镇抚司,进一步明晰了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职权,其中“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纠;“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与此同时,锦衣卫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统领官称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一般军士称为校尉、力士,雅称为“缇骑”。锦衣卫的人数,最少时为一千余人,最多时则达到了六万之众。
不过,锦衣卫职权如此之大,也很容易成为以权谋私的工具。纪纲执掌锦衣卫后,便充分利用锦衣卫的办案之权铲除异己,例如阳武侯薛禄因为与纪纲争夺一名美色女道士,便被纪纲用铁瓜打破脑裂几乎死掉;又如浙江按察使周新受到纪纲诬陷,以谋反罪被处死。
当然,锦衣卫仍然扮演着皇帝忠犬的角色,例如内阁首辅解缙因参与太子议立,得罪了汉王朱高煦,结果受到朱高煦的诬陷,被朱棣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之后大理寺寺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翰林院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及御史李至刚等皆被连坐下狱,以致高得、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最终病死狱中,而解缙最终也因朱棣的暗示,被丢在雪地活活冻死。
从明成祖朱棣重立锦衣卫,到明宪宗以前,明朝中期的锦衣卫虽然职权有所扩大,但除了纪纲在位期间胡作非为之外,总体来看危害尚不算大,其所代表的仍然主要以皇帝意志为主。而史料中所明确提及的锦衣卫最后一桩大案“金刀案”,也出自这一时期,不过由于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临阵装疯,此案最终没有扩大化。
明朝中后期:成化后职权进一步扩大,正德后长期依附于东厂
明宪宗成化年间,京城先后发生了“妖狐夜出”离奇事件和“李子龙意欲刺驾”事件,两件事情的爆发,让明宪宗大为恐慌,尤其是对于东厂和锦衣卫的侦缉能力极度怀疑。于是,明宪宗不仅开设了西厂,而且对锦衣卫的职权也进一步扩大。
先是“妖狐夜出”事件,当时京城有个叫赵灵安的商人在出城经商时,碰到了一个美女,于是便将其带回了府中,结果次日全府上下的人和牲畜全部死光,且所有人和动物皆没有伤痕,而那个美女却没了踪影,于是京城开始流传出狐狸精作怪的传说。紧接着,便不断有人声称夜间见到一个美女四处游荡,且接连死去了几个人,于是“妖狐夜出”的传说开始迅速流传。
再是“李子龙意欲刺驾”事件,当时京城有一个以旁门左道闻名一时,极善于蛊惑人心的妖道,名叫李子龙,朝中不少官员也都拜在了他的门下。于是,在这些官员的帮助下,李子龙得以潜入皇宫,先后到万岁山等地“游览”,传说其潜入皇宫便是意欲弑君,结果还没等他找到皇帝,便被锦衣校尉发现,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让明宪宗大为紧张,开始变得疑神疑鬼,深感到处都充满了危险,不仅设立了西厂加强侦缉,同时也加强了锦衣卫的职权。
在成化以前,锦衣卫虽然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和处决人犯,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无权过问,但除了皇帝授意的案件之外,锦衣卫在逮捕、审讯人犯之后,还要交由三法司定罪。但从成化十四年(1478年)开始,锦衣卫审理完人犯之后,却是直接提交皇帝,三法司连顶嘴职权也没有了。
锦衣卫这种独立于司法体系外的存在,为他们滥用刑罚提供了可能,以至于嘉靖时期的刑科都给事中刘济抱怨道,“国家置三法司,专理刑狱,或主质成,或主平反。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天子不得以喜怒为重轻。自锦衣镇抚之官专理诏狱,而法司几成虚设。”可以说,一旦被锦衣卫盯上,便等于已经宣判了死刑。
不过,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由于大太监刘瑾大权在握,锦衣卫指挥使石义文对其极近阿谀奉承,虽然嘉靖年间陆炳执掌锦衣卫时,锦衣卫权力再次高涨,卫权甚至一度盖过厂权,但总体来说,正德年间以后,锦衣卫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附于东厂的。
也正是由于锦衣卫依附于东厂,导致其基本丧失了原本维护皇权的职能,彻底成为了内廷与外廷对抗的工具,此后的锦衣卫要么无所作为,要么沦为了东厂权力斗争的工具。例如杨涟、左光斗便因与魏忠贤作对,被关入锦衣卫诏狱一月有余,受尽酷刑折磨最终死于狱中。
综上,从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到明成祖朱棣重启锦衣卫办案权,明朝中前期的锦衣卫就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主要以皇帝的意志行事,但正德年间以后的锦衣卫则丧失了这种职能。而锦衣卫之所以让明朝朝野内外如此恐惧,则主要源于侦查无孔不入、办案不受节制和诏狱有死无生三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夺门之变是唐朝晚期的一次政变,成功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详情
夺门之变是唐朝晚期的一次政变,于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唐高宗和武则天详情
夺门之变是唐朝晚期的一次政变,孙太后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是唐高宗和武则详情
于谦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等重要职务。详情
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景泰帝为何不反抗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详情
于谦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夺门之变中详情
于谦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夺门之变中详情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抗击金朝的入侵。然而,很多人对于详情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抗击金朝的入侵。然而,很多人对于详情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抗击金朝的入侵。然而,很多人对于详情
一、背景介绍 在宋朝历史上,有一些官员因为善于阿谀奉承、投机取巧而得到了皇详情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欧洲历史上一件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欧洲长期的战争和冲突的结束详情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欧洲长期的战争和冲突的结详情
欧洲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宗详情
欧洲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对天主教会的批判和改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宗教详情
欧洲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详情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他的一生事迹。然而,这部小说是否详情
欧洲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对欧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岳雷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将领。他曾经在南宋时期多次征战北方,取得了详情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的内容和影响十分深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详情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在许多方面对欧洲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详情
近日,有关于包拯不救岳飞的原因曝光,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据历史记载,包拯是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结果导致了阿根廷的失败。本文将探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主要讲了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双方是汉详情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的双方兵力详情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秦国和赵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封神榜是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文化详情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详情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详情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详情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详情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贵族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毕竟他们吃喝不愁,那么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详情
《说岳全传》和《岳飞传》都是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但是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存在一详情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他的一生事迹。但是,这部小说是否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详情
一、背景介绍 《水浒传》是一部以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义为题材的小说,其中涉及到详情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元宵节。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是什详情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详情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