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是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一、亡国之愁
出生于公元937年的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按立长不立幼的常规,志在风月、不问政事的李煜应该是登不上皇位的。偏偏天意使然。一个转弯,李煜的命运就发生了"逆转"。
公元959年,太子李弘冀担心自己继承的帝位会遭遇"兄终弟继",残忍地杀害叔父李景遂后,没几个月竟然也跟着去了。李煜前面的几个哥哥又过早离开了人世。
当南唐中主李璟不得不考虑另立太子时,大臣钟谟意欲拥立李煜的弟弟李从善为太子,朝议时全然没有考虑中主的感受,随心所欲地指责、攻击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
钟谟的伎俩让任性的中主李璟勃然大怒,当即把钟谟流放饶州,立召22岁的李煜入住东宫,封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两年后,又立李煜为太子监国。
就在那年(公元961年)的七月,中主李璟悄然病逝。就这样,没有想到的皇位毫无悬念地落在24岁的李煜身上。
也许,这就是李煜的命吧。不可能继位的李煜继位了,史称南唐后主。
但不通政治的李煜只管消极守业,一味向北宋纳贡称臣,醉心于风花雪月之中。南唐破亡不过是迟早的事。
公元975年,赵匡胤亲率北宋大军攻破南唐京城金陵,李煜被俘投降。李煜偏安执政15年的南唐就这样灰飞烟灭。
李煜降宋后,屈辱地受封为违命侯、陇西郡公,过了三年悲惨的阶下囚生活。
公元978年,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酒毒死,死时仅42岁。
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亡国带给他的"愁",也许是最大的"愁"吧。
二、爱好之愁
南唐后主李煜原本是典型的文艺青年,自幼柔弱尚文,兼之在南唐深宫中长大,偏好声色。
沉醉于文艺的道路上,极有禀赋的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通音晓律。
擅行书,"全错刀"法,笔力遒劲,如寒松霜竹,又因偏好大写,笔峰挥洒如意,亦称"撮襟书"。代表作有《升元帖》等。
工于竹画,自根至梢钩勒而成,世称"铁钩锁"。
精通音律,相传他与大周后根据失传的《霓裳羽衣曲》的曲谱追寻,不仅更正有误的地方,还重订谱曲,比唐时更清越动听。代表作有《念家山》、《振金铃曲》等。
精于鉴赏,收藏于宫中的图书、画帖达万卷以上,其中不乏有钟繇、王羲之等"大家"的书画真迹。
只可惜,李煜文艺方面的这些藏品,随着国破家亡时"贼兵"所放的那一把大火,一切都付之一炬。
这把大火瞬间使李煜的这些爱好"灰飞烟灭",这个"愁"呀,又是怎样的一个"愁"字了得!
三、家破之愁
大小周后,是李煜深爱的伉俪,只叹她们生不逢时,结局凄惨,留下悲怆的爱恨传奇。
当年的大小周后,系南唐重臣司徒周宗之女,均以貌美冠绝天下。大周后,周啬,名娥皇,不仅貌美,还有才气。她通晓史书,善音律,尤工琵琶。小周后,周薇,字女英,大周后之妹,容貌美丽、神彩端静。
大周后19岁时被李煜纳为妃,25岁时,册封为皇后,极受恩宠,夫妻两人常琴瑟互合。据说,李煜谱曲《念家山》后,大周后旋及起舞弹奏词调,作《邀醉舞破》呼应。
李煜对大周后用情可谓极深,为她创作了多首记述儿女柔情的诗词如《书琵琶背》、《梅花二首》、《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玉楼春.晓妆初了明肌雪》、《长相思.一重山》等。
但李煜又迷恋大周后之妹周薇。说李煜用情不专吧,他一生又偏偏只爱大小周后,再没对其他人动过心。也许,这就是李煜的偏好。
大周后得大病后,李煜一方面朝夕探视,亲自尝药温待适宜后方予食之。另一方面,又与周薇卿卿我我,"郎有情、妾有意",打得火热。
李煜与周薇悄悄幽会,写下有名的艳词《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词把幽会的场景写得紧张刺激而又温馨浪漫,让人感慨。
据说,大周后为此而加剧病情,29岁时即郁郁而终,李煜为之作《昭惠周后诔》、《挽辞》抒发自己深哀巨痛之情。李煜是真情还是假意?不得而知。
大周后死后,李煜马上迎娶了小周后,19岁时就册封其为皇后。两人婚后竟更加珍爱,相约白头偕老。
公元975年,小周后随被俘的李煜入宋都开封,屈辱地受封为郑国夫人,被赵光义垂涎。阴毒的赵光义称帝后,公然强幸小周后,并令画师绘成《熙陵幸小周后图》收藏于宫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亦随之而去,死时年仅28岁。
大小周后英年而去,这个"愁",应当是李煜本色人生最感伤的"愁"吧。
四、千古词帝之愁
李煜的词现存世四十多首,他的词前期明显受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影响,词风绮丽柔靡,香艳妩媚。如他描写宫庭生活的《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把宫廷通宵歌舞的场景描述得声色豪奢、风情旖旎。
阴差阳错的是,南唐后主李煜降宋之后的阶下囚生活,让他深切地体会到国破家亡后的凄凉悲哀。他又不会像刘禅那样"此间乐,不思蜀"懂得自保,心中始终惦念故国,率直地表达出来,兼之宋太宗赵光义又蓄意凌辱他挚爱的小周后,更让多愁善感的李煜悲从中来,一改"花间"词风,转向直悟人生苦难无常,真正用血泪写下国破家亡后的凄惨之词,浓烈地表达了哀婉的意境,形成自己独有的清新婉致的词风,艺术感染力极强,从而奠定了李煜"千古词帝"的词坛地位。
如李煜降宋时,挥笔写下《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直抒胸臆,把南唐时的繁华和南唐亡国后的悔恨都真切地表达出来。
降宋后,李煜在《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这首词里,更是情真意切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形象地写出了亡国之君的感受: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此外,他在《望江南.多少恨》、《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等等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里,含蓄深沉地道尽人生的失意惆怅和梦醒之后的悲痛、离愁。其中的名句如:"车如流水马如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等等广为诵读,流传至今。
于是,人们记住了"亡国之君"李煜,也记住了他文青的特质,还有他挚爱的大小周后。尤其是李煜后期的词,无论是伤别伤情,还是心怀故国,都写得生动感人,突破前期浓丽雕琢的词风,一跃而由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
从这些词里,字里行间透着李煜挥之不去的"几多愁"。愁呀愁,愁白了头。谨愿南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的这些"愁",一江春水向“西”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咸安公主,又称为杨贵妃的姐姐,是唐朝著名的美女和才女。关于她的私生活,历史上详情
南朝时期,有三位文学家被誉为“南朝三谢”,分别是谢灵运、谢朓和谢眺。他们是南详情
南朝时期,有三位文学家被誉为“南朝三谢”,分别是谢灵运、谢朓和谢眺。他们是南详情
南朝时期,有三位文学家被誉为“南朝三谢”,分别是谢灵运、谢朓和谢眺。他们是南详情
南朝时期,有三位文学家被誉为“南朝三谢”,分别是谢灵运、谢朓和谢安。他们是南详情
明朝时期,有三位名叫杨士奇、杨荣和杨慎的官员被誉为“明朝三杨”。他们是明朝中详情
明朝时期,有三位名叫杨士奇、杨荣和杨慎的官员被誉为“三杨”。他们是明朝中期的详情
明朝时期,有三位名叫杨士奇、杨荣和杨慎的官员被誉为“明朝三杨”。他们都是才华详情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其中,有三位名叫杨士奇详情
明朝时期,有三位名叫杨士奇、杨荣和杨慎的官员被誉为“明朝三杨”。他们都是才华详情
明朝时期,有三位名叫杨士奇、杨荣和杨慎的官员被誉为“明朝三杨”。他们在政治、详情
汉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为了稳定局势,汉朝采取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那么,详情
汉朝公主嫁到匈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悲惨的故事。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133年详情
一、引言 汉匈和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充满曲折的故事。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详情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草庐,最终请出了诸详情
“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草庐,最终请出了诸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草庐,最终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详情
戚继光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以抗击日本倭寇的战功而闻名于世。在这段详情
戚继光,明朝著名将领,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抗击日本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杯酒释兵权是一种常见的军事交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将领们可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马岛战争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其结果导致了阿根廷的失败。本文将探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主要讲了详情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这场战役的双方是汉详情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7年。这场战役的双方兵力详情
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秦国和赵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封神榜是中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文化详情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详情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明朝末年各种问题缠身,早就已经没救了,那么大家知道那个时候的详情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一般是指以古代长安城(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为什么马姓和赵姓不详情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详情
唐朝后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什么?缘何而起?答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场历详情
很多人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都会以为古代皇帝喜欢把修建皇陵的工匠杀掉灭口,那么详情
贵族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毕竟他们吃喝不愁,那么清朝时期的每个亲王享受的待遇都详情
根据历史记载,女真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时期,不过那时候并不叫详情
《说岳全传》和《岳飞传》都是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但是它们在内容和风格上存在一详情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他的一生事迹。但是,这部小说是否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文献,它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详情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详情
一、背景介绍 《水浒传》是一部以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义为题材的小说,其中涉及到详情
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元宵节。那么,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来历是什详情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详情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赏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