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吠陀时代

"

吠陀时代哈拉巴文化衰亡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将这一时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两部史诗中,故称作吠陀时代。其中《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2-前9世纪,称早期吠陀,而《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成书于前900年-前600年或更晚,故又称晚期吠陀。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西元前1500-前700年

吠陀时代什么时候出现的?简述其发展史

  吠陀时代指哈拉巴文化衰亡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将这一时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两部史诗中,故称作吠陀时代。

  其中《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2-前9世纪,称早期吠陀,而《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成书于前900年-前600年或更晚,故又称晚期吠陀。

image.png

  早期吠陀时代

  早期吠陀时代亦称梨俱吠陀时代,雅利安民族正处于军事民主制时期。前2000年上半叶,居住在里海以及中亚草原的一些游牧民族开始移民,一支向西南进入伊朗高原,旋即又闯入两河流域和意大利地区及埃及。东南的一支则穿过伊朗、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抵达印度河河谷地区。

  这些人自称为"雅利安人",意即"高贵之人",当地居民与雅利安人进行战争后被征服,雅利安人称其为"达休",意即"贱民"。雅利安人对当地土著居民发动大规模战争,摧毁了先前居民的定居点。最初的雅利安人以畜牧业为主,并且利用牲畜粪便做燃料。转入定居生活后,又开始种植大麦等农作物,同时使用畜力耕作和沟渠灌溉以及施肥技术,也使用轮耕休耕法来保养土壤肥力。铁在早期吠陀时代后期开始出现,但是较为稀少。根据考古资料,商品交换也在此时出现,但是仍然是以物易物的阶段。

  在到达印度后,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生活开始瓦解,雅利安人称村落为"哥罗摩",由父权制的大家族组成。部落和氏族有着公民大会(雅利安人称其为"维达塔"),全体成员参加,负责军事、祭祀、战利品分配等问题。此外,氏族部落中还有"萨巴"和"萨米提",是部落长老会议和部落的民众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负责军事的军事首领"罗阇"则是主要的权力机构之一。

  随着战争不断的增多,"罗阇"的权力增大,僧侣贵族的权力也增大,社会开始发生分裂,氏族部落正式解体,私有制开始产生,大量穷人开始变为债务奴隶,瓦尔那制度(即种姓制度)开始出现,雅利安人开始步入晚期吠陀时代。

image.png

  晚期吠陀时代

  公元前1000年代前期,雅利安人势力扩张到恒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不断的融合。同时,在这一时期,铁器在南亚次大陆广泛使用。大面积的森林和沼泽被开垦,农业开始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雅利安人此时已经开始使用重犁,并按节令来种植作物。除了麦、豆外,水稻、棉花也开始被种植。手工业在此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大批专业的工作部门和职业。并且依希腊史籍记载,大流士一世曾向被征服的印度河西部地区居民要求年贡金360塔兰特的金沙,可见当时采矿业和冶炼业的兴盛。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商业也开始兴盛起来,牛车、马车和象驮开始成为运输的主要承担者。黄金成为了主要的支付货币,另外高利贷也开始出现。

  随着战争的扩大和频繁,以及经济的发展,雅利安人内部也开始发生分化,一些部落开始过渡为国家,"罗阇"变为世袭君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完全一致,如恒河上游的居楼国和般陀罗在前9世纪-8世纪就过渡到了国家,而更多地区则是在前7世纪以后才完成过渡。

  在晚期吠陀时代,由于"罗阇"和僧侣贵族的权力扩大,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制度和军事民主制度都相继瓦解,出现了瓦尔那制度,雅利安人内部出现三个不同的阶级即婆罗门、罗阇尼亚(即后来的刹帝利)、吠舍。再加上首陀罗成为印度四大种姓,种姓之间不允许通婚,不能同餐,此外,四个种姓在宗教仪式和社会权利上也不尽相同。至今仍然对南亚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

  除瓦尔那制度外,婆罗门教也在此时产生。婆罗门教信仰原始的自然崇拜,以梵天为主神,此外有毁灭之神和舞蹈之神湿婆,以及光明之神毗湿奴。婆罗门教还宣扬善恶轮回的观念,主张梵我一致的观念。除此之外,婆罗门教还主张人祭,极其野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列国时代的文明:印度吠陀时代怎么结束的?

  学界一般认为,到大约公元前600年,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代结束。但接下来,从公元前600年到孔雀王朝建立公元前322)这段时间是什么时代?学界说法不一。有人称之为“史诗时代”,有人称之为“佛陀时代”,有人称之为“十六国时期”,还有人称之为“列国时代”。

  本书采用了“列国时代”的说法。理由是:第一,印度两大史诗编订的过程很漫长,前后达800年左右,显然远远长于这个时期;史诗本身并非信史,不宜作为历史的分期。

  第二,“佛陀时代”的提法也不科学,因为佛陀在世的时间毕竟有限,他在世的时代可以称为佛陀时代,但其去世以后的约二百年时间则不宜称为佛陀时代。

  第三,据早期佛教经典记载,佛陀在世的那段时间,印度北方有16个比较强大的国家,但不久就有摩揭陀国崛起称霸并吞并了几个国家,改变了北印度的局面。而且,十六国只是当时的概说,南印度的一些国家并未包括在内。因此,笼统地称那个时代为列国时代更适宜。

  第一节两大史诗与早期婆罗门

  一、两大史诗

  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继吠陀文献之后出现的两部大型作品。从历史的角度看,《罗摩衍那》以想象的成分为主,所透露的历史真实很少。

  而《摩诃婆罗多》被誉为是具有印度古代百科全书性质的作品,且数量相当于希腊两部荷马史诗之和的8倍,因此其中包含有较多的历史真实。即便如此,靠两大史诗恢复印度上古的历史是不可能的,研究者只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加以推断,而每一个推断往往都会引来争议。

  (一)“史诗时代”

  学界一般认为,两大史诗编定的时间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400年之间。也就是说,至少在这800年时间里,两大史诗在不断被丰富、加工。而两大史诗中的某些事件,即其原始部分。

  虽然后来被想象和加工得面目全非,但学者们还是从中看到了一些历史真实的影子,并推测其发生的时间在吠陀时代后期。具体说,可能在公元前800年前后甚至更早。这样,从两大史诗原始事件的发生到佛陀住世的时代,被一些学者称作“史诗时代。

  其实,这个时代与吠陀时代后期是相重合的。之所以将这个时期拿出来单独介绍,理由有二:一是因为史诗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其中不仅包括可与后期吠陀文献相印证的内容,还包括一部分可与早期佛教典籍相印证的内容。

  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史料的不足。二是因为史诗具有特殊的文化史意义,不仅是印度文学发展的划时代文献,而且是印度宗教变迁的划时代文献,在后世,不仅对印度,也对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文学价值《罗摩衍那》被称为“最初的诗”,讲述的是一个长篇传奇故事:拘萨罗国阿逾陀城十车王( Dasharatha)有三个王后、四个王子,大王子罗摩(Rama)在一次邻国的比武招亲中获胜,娶回公主悉多(Sita)十车王年迈,欲禅位给罗摩。

  小王后嫉妒,要挟国王传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婆罗多(Bharata),并要求流放罗摩于林中14年。罗摩与妻子和一个弟弟在林中隐居,罗刹王将悉多劫持至楞伽岛(Lanka)。

  罗摩寻妻,得到猴国国王和神猴哈努曼(Hanuman)的帮助,攻陷楞伽岛,杀死罗刹,救出悉多,胜利归国。《罗摩衍那》分为7篇,现在的传本长2.4万颂(诗节)。由于史诗中穿插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典故,使它变得相当庞大。但总体上,《罗摩衍那》仍然比《摩诃婆罗多》单一得多,故事情节也连贯得多。

  《摩诃婆罗多》则不然,分18篇,长达万余颂,除了主干故事外,还有许多插话(即穿插其中的完整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寓言故事,甚至包括整套的宗教和政治说教。

  《摩诃婆罗多》的主干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家族,俱卢(Kuru)族和般度(Pandava)族,为争夺国土和王权而发动大战,双方都有许多盟友参战,最后正义的一方获胜。

  从文学的角度看,两大史诗是印度古代文学史上空前的鸿篇巨制,它们体现了印度古代作者们的集体智慧和创作才能。其中涉及人物之多,涉及地域之广,涉及内容之丰,情节构思之巧妙,想象力之奇异,都是空前的。

  史诗中保存了大量古代神话传说,大多见于吠陀文献,或者是在吠陀文献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同时,史诗中还搜罗了许多民间故事和寓言,为研究印度民间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image.png

  史诗的作者们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叙事结构,开创了一个先例,即把史诗铺张为一个开放的结构,在一个主干故事中随时穿插一些小故事。从理论上讲这个结构内可以容纳无数个小故事,史诗可以无限长,因而可以包罗万象。当然,由于人们的时间有限,生命有限,故不可能无限长。

  由于两大史诗具有多种审美特征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千百年来,这两大史诗一直在民间流传不衰,还被改编为戏剧、歌舞在民间上演,至今为民众喜闻乐见。两大史诗也为印度后世历代作家不断改写,有许多版本流行于各地,也有许多片段成为现代作家们的创作素材。

  (三)史学价值

  相对于《罗摩衍那》被称为“最初的诗”,摩诃婆罗多》则被称为“历史传说”、“第五吠陀”,印度古人以为那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事实上,《摩诃婆罗多》由于异常庞杂,其史学价值要高于《罗摩衍那》。

  两大史诗中有的内容与吠陀文献相联系。除了史诗中的某些地名,如拘萨罗、迦尸、摩揭陀、毗提诃、般遮罗(Pancala)等地,在吠陀后期已经是著名国家和城市。

  俱卢(Kuru)也已出现在吠陀文献中,是雅利安人的一个著名族群。《摩诃婆罗多》中,俱卢族的老国王持国(Dhrtarastra)和般度五子之一的阿周那(Arjuna)的名字,都出现于《 百道梵书 》中,而提婆吉(Devaki)之子黑天(KIsna,音译克里希纳)的名字已见于《歌者奥义书》如此等等,例子很多。

  1、政治情况

  从史诗所反映的政治情况看,当时的国王虽然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但由贵族和大臣们参加的御前“会议”(sabh)已经成为王权的一种制约和监督力量。

  国家的大事通常不是国王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在御前会议上集体讨论决定。《摩诃婆罗多》中多次描绘了这样的会议。虽然也有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国王,但这种御前会议已经形成常态。

  2. 经济情况史诗也对当时的经济状况有所反映。当时普通百姓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生产,国王很重视这三个行业。当时衡量财富的主要标志仍然是牛的多。国王以国家的名义给农民提供灌溉用水同时因战时需要大量马和大象,国王也注意为牧民安排兽医防治牲畜疾病。

  《摩诃婆罗多》里,般度五子中的一对双胞胎偕天(Sahadeva)和无种(Nakula)在隐姓埋名流亡期间就曾在一个国王的宫廷从事这种工作,据说他们还写出了一些兽医学著作,其中由无种所著的《马医学》(Shalihora)和《象医学》(Hastyarvrda)流传至今。

  当时的手工业已经比较发达,印度棉花的种植很早,用棉花纺线织布已经比较普遍,而且克什米尔一带的毛织品已经著名。

  3. 社会情况从种种情况看,早期的种姓制度已经形成。有印度学者以为,当时的种姓制度并不是按照瓦尔那(vama,肤色)来划分的,而是按照“德行”(guna karma)来划分的,也就是说,种姓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有婆罗门从事刹帝利职业的例子,也有刹帝利从事婆罗门职业的例子。

  但这个说法似乎站不住脚,因为史诗中的这种个别的例子是否属于“史诗时代”尚不能证明。也有印度学者认为,所谓史诗时代的社会状况,与吠陀后期的社会状况是一致的,各个种姓的人基本按照各自的种姓操持自己的行业。

  这一时期的婚姻情况和妇女地位也与吠陀后期相一致。但史诗中所表现的婚姻状况比较复杂。有一妇多夫的例子,如般度五子合娶黑公主为妻。也有一夫多妻的例子,如俱卢族瞎子国王持国和般度五子之一的阿周那都娶有多妻。有借种生子的隐晦表现,如般度王不能生子,其妻便与天神们分别生下5个儿子。

  还有婚前野合生子的例子,如般度王之妻婚前生有一个私生子。当时,在刹帝利王族中还有抢婚的做法,被称为“罗刹婚”( rakshas-vivah),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揭秘:历史上印度半岛的吠陀时代

  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后,大约从公元前1500~前600年的印度历史被称为“吠陀时代”。“吠陀”原意为“知识”或“神圣的知识”,它实际上是印度世代口头流传下来的古老的宗教、文学典籍,也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共有四部,合在一起称之为《吠陀本集》。其中最重要、最古老、最具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它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时间约从公元前1500~前900年;其他三部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以及解释这些吠陀的作品(如《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所反映的时代较晚,故称之为“后期吠陀时代”,时间大约从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600年。

image.png

  早期吠陀时代的历史主要是印欧语系的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从伊朗高原经阿富汗逐渐入侵印度河中上游和恒河上游的历史,也是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进行武力冲突和共处生息的历史。从《梨俱吠陀》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雅利安人与本地居民在外貌、语言、性格和习惯等方面有很大区别。雅利安人身材较高、蓝眼睛、肤色白皙,他们爱好战争、饮酒、赛车和赌博;而与雅利安人对抗的土著居民则被征服者贬为身材矮小、黑皮肤、没有鼻子或低鼻子、说邪恶语言、崇拜男性生殖器、富有牲畜和住在设防堡垒里的人。经过激烈的战斗,雅利安人征服了土著居民,成了印度河中上游和恒河上游的统治者。

  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尚未进入文明社会,他们仍过着氏族部落生活。当时他们的社会组织有部落(“噶那”)、氏族(“维什”)和村(“哥罗摩”)。每个部落包括若干个村,每个村由许多家族组成。有些部落已结成联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叫“罗奢”(“王”),实际上是军事首领,其权力受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的限制。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过着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活。他们饲养牛、绵羊、山羊、马和狗,其中以饲养牛为主,财富的多少根据牛群的大小多少来判断。后来他们在当地农耕居民的影响下,学会了木犁牛耕和引水灌溉等农业技术,逐渐过上了农业定居生活。

  后期吠陀时代是少数先进的雅利安部落进入文明和国家的时代,也是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形成的时代。后期吠陀时代,原先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罗奢有的已变为名副其实的国王了,尽管这些小国王还不是专制君主,但他手下有一帮亲信组成的文武官吏,而且王位已经世袭。虽然限制王权的两种会议——萨巴和萨米提仍然存在,但远不如早期吠陀时代那么重要。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恒河上游的两个部落居楼和般奢罗已转变为国家。大约公元前7世纪,印度河流域上游和恒河流域中游又有一批部落跨入国家的门槛,如犍陀罗、摩德罗、乌希纳罗、迦尸、居萨罗等。但是,古代印度大部分地区的部落仍处于史前社会阶段。

  种姓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产生的原因与雅利安人的军事征服和雅利安人内部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种姓,梵语叫“瓦尔那”,意为肤色。在白肤色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初,他们发现当地居民的皮肤是黑色的,为了区分,他们自称“雅利安瓦尔那”,把被征服的和与之敌对的当地居民称之为“达萨瓦尔那”。后来,雅利安人内部也出现了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出现了平民和贵族。平民称为“吠舍”;贵族中有一部分是从事祭祀的,称“婆罗门”,另外一部分从事战争的贵族叫“罗奢尼亚”。到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雅利安人国家和婆罗门教的形成,种姓正式演变为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是掌握神权的祭司贵族集团。他们拥有宗教经典的解释权和宗教仪式的主持权,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第二等级刹帝利由“罗奢尼亚”发展而来,是掌握军权和政权的世俗贵族集团,是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统治者。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平民,他们主要从事农、牧、商诸业,必须以捐赠和纳税的形式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是社会地位低下的被统治者,他们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也有少数是战败或沦落的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各种生产劳动,被认为是低贱的劳动者,其中有的人已沦为雇工和奴隶。但从总体上来看,首陀罗是下层受苦的平民,不完全等同于奴隶。与前三个等级不一样,首陀罗没有宗教信仰权,不能参加前三个等级的宗教礼仪。种姓制度形成后,它的特征愈来愈明显,如职业世袭、不同种姓之间禁婚、法律地位不平等。

  后期吠陀时代,维护种姓制度的思想武器是婆罗门教。该教是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原始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形成的。那时他们崇拜很多神祗,如天神梵伦那、雷神因陀罗、火神阿耆尼等。随着雅利安人的一些先进部落进入国家阶段,原来的神被赋予某种社会属性,神的性质和地位发生了变化。例如,雷神因陀罗变成了国王和贵族的保护神,天神梵伦那则变成了主管司法的神。婆罗门祭司还创造了一位新神——梵天(Brahma,译为婆罗摩),它被认为是主宰整个宇宙和人间的最高神。婆罗门教就是因崇拜婆罗摩而得名的。

  后期吠陀时代之末,婆罗门教有了一套比较复杂的教义。后人将其高度概括为“梵我一致”论和“业报轮回”说。按照该教的说法,梵即梵天是世界唯一、永恒、真实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就像蜘蛛吐丝一样,一切生命和事物皆由梵产生。与梵相比,宇宙万物和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暂时的、可生可灭的。“我”(亦称“神我”或“自我”)指人和运动的个体灵魂。“我”来自梵,是梵的一部分。“梵我一致”就是说作为宏观世界(大宇宙)精神实体的“梵”,与作为微观世界(小宇宙)精神实体的“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梵我一致”是婆罗门教宣扬的最高理想境界,若想达到这一境界,人们必须抑制七情六欲,放弃对尘世的眷恋,笃信梵天,才能使“我”复归于梵。

  “业报轮回”说是婆罗门祭司在吸取了印度土著居民万物有灵和灵魂转世的思想后而系统地提出来的。此说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死。灵魂可以转生到另一个躯壳里。第二个躯壳死,灵魂再转生到第三个躯壳……如此轮转不已。一个人重新转生到何种躯壳里,则取决于他过去的行为——“业”(“羯摩”)。“行善的成善,行恶的成恶。”如果人生前按婆罗门教规定的各种姓的行为规范——“法”(“达磨”)行事,死后可升入“天道”(神的地位);次之可转入“祖道”(人的地位),其中又有转生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的区别;如生前不信奉神明,不按“达磨”行事,则被抛入“兽道”(即地狱之中),来世转生为首陀罗和各种动植物等。

  婆罗门教的宗教仪式特别繁琐和复杂。其祭祀可分为家庭祭和天祭两大类。家庭祭由家长主持,在家宅之内举行。家庭祭共有12种祭仪(如受胎、安胎、命名、结婚等),以人事为主。此外,家庭祭还包括新月祭、祖先祭等定期举行的祭仪。天启祭由祭官主持,大体可分为供养祭和苏摩祭两类。供养祭有七种,它是以动植物为祭品供奉诸神和祖先,以求人福稼丰牧畜兴旺的祭仪。苏摩祭是用苏摩酒供奉神或祖先的祭仪,通常有六种(如“马祭”、“人祭”等)。婆罗门教的祭祀活动,尤其是大规模的祭仪要浪费许多财物,同时还要给婆罗门祭司以财物。婆罗门祭司声称祭仪可以给举办祭仪的人带来神的福佑,实际上是劳民伤财的活动。

  总之,婆罗门教是维护高级种姓和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是一种相当复杂和繁琐的宗教。后来它遭到新兴宗教(如佛教、耆那教等)的反对。大约公元8世纪以后,婆罗门教演变为印度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印度历史:吠陀时代有阶级之分吗?

  史料古代印度没有历史著作传流下来,但保存有重要的史料。最早的史料(如果不算考古的成就)是“吠陀”(原意是祭神的知识),所以称这个时期为吠陀时期。吠陀是古代印度的宗教圣书,是祭司们在祭神时的颂诗、祈祷文和咒语等的汇集,共有四部。《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一部,包括1028首颂诗,大约形成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属于雅利安人原始公社制解体时期。《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史称“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一900年)。

  其余三部《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阔婆吠陀》编写的时间较晚,合称《后期吠陀》。《后期吠陀》和《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三者都是解释《吠陀》的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史称“后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900一600年)。

image.png

  雅利安人的入侵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属于印欧语系的游牧部落,从中亚一批一批地进入北印度(即印度河中上游的谷地),①后来(公元前一千年代初)才向印度河下游和恒河流域移动。侵入者自称为“雅利安”人。在《吠陀》中,“雅利安”是高贵者的意思,不是人种学的名词,也不是民族的名称。

image.png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中上游旁遮普一带以后,与土著居民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他们称土著居民为达萨或达休,其义本为“敌人”,后来才成为奴隶的同义语。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同土著居民(在《梨俱吠陀》中,称为达萨)进行不断的战争。当时土著居民是很多的部落。他们被雅利安人征服后,有的被杀,有的被驱入山林中,也有的遭受奴役。

image.png

  社会经济制度雅利安人刚侵入时,仍处于青铜时代。《梨俱吠陀》中所讲的金属(a yas)大概是铜或青铜,后来在《后期吠陀》中出现了“黑铜”(cy合ma ayas)才是铁(约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初)。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时,主要是经营畜牧业,后来才逐渐发展起农业。恩格斯在论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说:“有些先进的部落—雅利安人、闪米特人……,其主要的劳动部门起初就是驯养牲畜,只是到后来才是繁殖和看管牲畜。”①当时,牛是主要的牲畜,也是主要的财富。因此,雅利安人向神祈祷的主要内容是愿神赐给牛。当时,雅利安人把战争称为“瞿维什提”,意思是“渴望获得牛”。除此之外,雅利安人还驯养绵羊、山羊和马等牲畜。从《梨俱吠陀》中看到,这时雅利安人已经学会了犁耕农业,他们使用牛拉木犁耕地,并用河水灌溉。手工业己经产生。皮革工用牛皮制成桶、弓弦和皮带。木工有造房匠和造车匠等。交换已经出现,牛、黄金和装饰品是交换的媒介。②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仍过氏族生活,氏族、部落组织依然存在,但已开始走向解体。《梨俱吠陀》中提到当时的社会组织有落部(称为“噶那”或“贾那”Jana》、氏族(称为“维什”诚s)、村社(称为“哥罗摩”grama)。①氏族、部落组织有各种会议,其中最古老的一种为“毗达多”(vidatha)。全体部落成员均可参加这个会议。早期吠陀时代的部落还有“萨布哈”(sabha)和“萨米提”(Samiti)两种会议,萨布哈可能是长老议事会,萨米提大概是民众大会。雅利安人的军事首领称为“罗阁”(罗惹Raian)。在汉译佛经中常把罗阁一词与“王”等同起来,其实这个时期的所谓“王,正如罗马王政时代的“王”(勒克斯)一样,是军事民主制的军事首领。军事首领经常率领部落成员从事远征。罗阁、萨布哈和萨米提是当时社会实行军事民主制的三种管理机构。恩格斯说:

  “其所以称为军事民主制,是因为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早期吠陀时代,侮个氏族部落包括几个村社(村落)。每个村社包括几个父权制大家庭 (家长制大家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其中《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2-前9世纪,称早期吠陀,而《娑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成书于前900年-前600年或更晚,故又称晚期吠陀。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