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溪惨案

"

  “红溪惨案”发生后,荷兰及殖民当局担心中国清朝会采取报复行动,影响对华通商,使经济利益受到损失。1741年殖民当局派专使携带“说帖”前往中国,但是这份“说帖”并没能传呈到北京朝廷。同时福建总督策楞、提督王郡将此事上奏朝廷。后来经过反复商议,清朝政府认为:被杀华侨是“自弃王化”、“系彼地土生,实与番民无异”、是“彼地之汉种,自外圣化”,因此华人遭屠杀,“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圣朝”无须加以责备,只是禁止了彼此之间的通商贸易。

红溪惨案

红溪惨案——历史上最早的排华事件

铭记历史 红溪惨案:荷兰人屠杀上万华侨

  红溪惨案(Angke Massacre)也称巴城大屠杀,是指1740年10月,荷属东印度当局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大规模屠杀华人的事件。因肇事地点之一为城西一条名为红溪的河,故称为红溪惨案。

blob.png

  过程

  1619年,荷兰殖民者占领雅加达,当地劳动力甚缺,荷兰殖民者不择手段从各地诱骗华侨,甚至到中国东南沿海掳掠人口,供其役使。后殖民者嫉视华侨在发展经济上所起的作用,又怕他们同当地人民联合起来反抗殖民统治,转而采取严格限制入境,乃至推行排华政策。1727年和 1736年作出规定,逮捕"失业"和无居留证的华侨。1740年7月,殖民当局下令捉拿被诬为窃贼的华侨。有些无辜被捕的华侨或被虐杀,或被投入大海。城内华侨纷纷逃往城外,公推黄班为首领,准备进攻巴达维亚城。但走漏消息,殖民当局有所准备。

  殖民者来到东南亚后,华人地位开始下降。但荷兰殖民者开发巴达维亚,也多依靠华人承包工程,当局对华人的制砖工艺也很满意。为了将巴达维亚"建成整个东印度最大的城市",当局千方百计招募华人。1682年,华人达到3101人,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华人源源不断来到巴城。当局开始限制人口入境,并规定华侨必须办理申请和批准手续才能进入,但收效甚微,华人雇主通过向官员行贿的方式继续引入华人苦力。

  1719年,巴达维亚城内华侨人口已从初建时的800余人增至4068人,郊区人口则达7550人。1720年,由于欧洲蔗糖市场逐渐饱和,爪哇的甘蔗农场面临来自更便宜的巴西蔗糖的激烈竞争,许多农场主破产,一些绝望的失业者成为了暴民。当局准备将他们强行转移到锡兰(斯里兰卡)。

  1727年6月10日,当局规定,凡是十至十二年内居留在巴城的中国人,未申请领取政府所颁发的居留准许证者,一概驱遣出境。由巴城华侨所写的《开吧历代史记》记载,1740年,盗贼四起,警察抓获的罪犯大多是穿黑衣黑裤的唐人。当局经商议后下达命令,凡是看到穿黑衣黑裤的人,一律捉拿。结果不仅无业游民被捕捉,就是许多住在城里的较为富裕的华侨也遭了殃。华侨与荷兰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因为听说被遣送锡兰的苦力上船后会被投入海中,于是苦力拒绝登船,叛乱爆发。聚集在甘达里亚糖厂附近的苦力人数超过5000,公推黄班为首领,准备自卫以图自救。然而华侨中一个名叫林楚的叛徒,向殖民当局告了密。殖民者便以华侨准备进攻巴城为由,发动了大规模的屠杀。

blob.png

  1740年10月9日,殖民者以搜查军火为名,命令城内华侨交出一切利器,荷军挨户搜捕华侨,不论男女老幼,捉到便杀,对华侨进行血腥洗劫。屠杀持续7天,城内华侨被杀近万人,侥幸逃出者仅150人,被焚毁和劫掠的华侨房屋达六、七百家,财产损失无法估计。这就是当时震惊爪哇、中国和欧洲的巴城大屠杀,因巴达维亚城西有一条河,名红溪,是肇事地点之一,故称为"红溪惨案"。城外华侨在黄班指挥下,与荷军激战,伤亡千余人,后转战中爪哇,斗争持续到1743年。

  结果

  "红溪惨案"发生后,荷兰及殖民当局担心中国清朝会采取报复行动,影响对华通商,使经济利益受到损失。1741年殖民当局派专使携带"说帖"前往中国,但是这份"说帖"并没能传呈到北京朝廷。同时福建总督策楞、提督王郡将此事上奏朝廷。后来经过反复商议,清朝政府认为:被杀华侨是"自弃王化"、"系彼地土生,实与番民无异"、是"彼地之汉种,自外圣化",因此华人遭屠杀,"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圣朝"无须加以责备,只是禁止了彼此之间的通商贸易。

  值得注意的是,1603年曾发生西班牙殖民者屠杀菲律宾华侨达2万多人的事件,明朝因1592--1598年间先后两次在朝鲜与十几万日军作战,此时军力国力尚在恢复之中,无暇远顾南太平洋,因而未能发兵征讨。但即便如此,明廷还是对随后前来的西班牙使臣严词谴责,明确表达了明朝政府对海外侨民安危的关切。

blob.png

  铭记历史

  但从印尼华人朋友那里听来的说法略有不同。据说,荷兰人殖民统治印尼期间,华侨成为了代替荷兰人而直接雇佣甚至支配当地人的社会中间阶层。当时,华侨和当地人之间的矛盾甚至超过了殖民者和当地人之间的矛盾。所以在社会矛盾激化时,荷兰人就屠杀了上万华侨,让华侨们的血染红了城西的这条红溪河,也暂时消解了当地人对荷兰统治者的愤恨。

  印尼经济发展迅速,华人也积极投身印尼的建设,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和友族之间的关系比起当年不知要融洽多少。但是,仅占印尼总人口约5%的华人圈子中仍有个别人轻视友族,铺张浪费,滥用特权,又为华人招来了一些反感,让印尼华人中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印尼的华人们其实也不必改变习惯,硬去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他们需要做的只是牢记红溪,勿忘悲剧。

blob.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红溪惨案”——数万族人在印尼被屠杀

  雅加达作为东南亚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是印尼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650多平方公里,拥有近千万人口。作为曾经亚洲“四小虎”之一国家首都,雅加达有着一种异样的繁华。而就在这片繁华之下,却渗透着华人四百年的血泪史。

image.png

  历史上中国曾把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在内的广大地区成为南阳,而自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就有了下南洋讨生活的历史。等到了明朝中后页,随着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各区域时期希望引华人去开发,加之中国几次大乱,讨生活的移民出现了洪流。

  1619年,荷兰殖民者燕·彼得逊·昆占领雅加达,并将其更名为巴达维亚。当时的巴达维亚人口稀少,缺乏粮食供应,同时四周也面临当地穆斯林王国的敌视和威胁。为了增加劳动力,发展经济,巩固据点,在荷兰本国人不愿意移民,当地土著又很少的情况下,荷兰殖民当局开始从南洋各地诱迁华人来巴城定居,甚至在海上公然掳掠人口。同时还颁布优厚政策诱使中国商船来前来贸易。

image.png

  到1682年,巴达维亚的华人已达3101人。随着华人的大量涌入,殖民当局开始感觉剧增的华人将构成对自己的统治的威胁。于是从1690年起殖民当局先后颁布了限制和禁止中国移民巴达维亚,但收效甚微。从1727年,殖民当局开始遣返和发配华人,其中大部分人被遣返到锡兰、好望角等其他荷兰殖民地充当苦力。

  1740年,随着制糖业的衰退,失业华人增多社会陷入动乱。由于警察抓获的罪犯大多是穿黑衣黑裤的唐人,殖民当局下令凡是看到穿黑衣黑裤的人,一律捉拿。大批华人受到无辜的牵连,华人与荷兰殖民者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接着大量被捕的华人到发配到锡兰做苦力,在华人中逐渐有传言这些流放者会在途中被抛入大海。一部分华人不愿坐以待毙,逃至城外,公推黄班为首领,准备自卫。但是一个叫林楚的叛徒向殖民当局告密,使得当局有所准备。

image.png

  10月9日,殖民当局以华人准备攻城为借口,命令城内华人交出一切利器,同时挨户搜捕华侨,不论男女老幼,捉到便杀,对城内华人进行血腥洗劫。从9日至12日,城内华人被杀近万人,即使关在监狱和卧病在医院的也不能幸免,侥幸逃出者仅150人。而城外华人不知消息已泄露,依旧按原计划攻城。从9日至11日激战三天,伤亡千余人,终因孤军奋战攻城失败,被迫转战中爪哇,后来此次屠杀被命名为“红溪惨案”。

  而作为华人母国的清朝正处于乾隆所谓的“康乾盛世”期间,“红溪惨案”发生后,荷兰及殖民当局担心中国清朝会采取报复行动,于1741年派专使携带“说帖”前往中国,并且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Adriaan Valckenier 1741年被撤职,1744年被判死刑,所有财产没收。1751年(调查仍在进行时)死于狱中。

image.png

  但是这份“说帖”并没能传呈到北京朝廷。同时福建总督策楞、提督王郡将此事上奏朝廷。后来经过反复商议,清朝政府认为:被杀华侨是“自弃王化”、“系彼地土生,实与番民无异”、是“彼地之汉种,自外圣化”,因此华人遭屠杀,“事属可伤,实则孽由自作”,“圣朝”无须加以责备,只是禁止了彼此之间的通商贸易。

  自此故事告一段落,但是印尼华人四百年的血泪史却才刚刚拉开了帷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红溪惨案荷兰人屠杀上万华人,为什么最后他们又来向乾隆请罪?

  对于清朝乾隆皇帝,如今很多人都说好,但我相信有一群人肯定认为乾隆是昏君。这群人就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1740年10月惨遭屠杀而丧命的上万冤魂,死则死也,但却迎来乾隆几乎是“杀得好”的评价!

image.png

  17世纪初,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的巴达维亚(即雅加达)建立公司总部,积极开展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为此,荷兰人四处招聘华人去做工。

  18世纪初,巴达维亚的华侨人数已达两万人,是除了荷兰人之外最成功的“外国人”,渗透进了各行各业,让荷兰人为之恐惧。

  1740年9月底,一条传言“华人要造反”,让荷兰人开始了对华人屠杀。(所谓传言,可能只是一个动手借口,或事后推脱责任的理由)

  1740年10月,荷兰在雅加达的红溪河边,大规模屠杀了上万华人,故称为红溪惨案。这一次屠杀持续了一周,血流成河,惨不忍睹,侥幸逃出者仅150人。

image.png

  事后荷兰人内心怕怕的

  发生了如此种族屠杀,刽子手荷兰人也内心怕怕的,主要担忧两件事:(1)大清是世界第一大国,乾隆会不会派兵武力报仇?(2)大清会不会挥舞“贸易制裁”的大棒?

  于是,荷兰人立即做了两件事,以求得到大清乾隆皇帝的谅解。

  第一件事情:1741年,荷兰殖民当局派专使携带“说帖”前往中国,当然这里面有行贿的礼物等。

  第二件事情:在事件发生之后,就将直接责任人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逮捕入狱了。

  没想到,乾隆:杀得好

  到了第二年的夏天,“红溪惨案”的消息传回了大清朝堂,大清是如何应对的呢?

  这次讨论持续了一年,当时主要有两种观点:

  (1)华侨是“贪恋无归,自弃化外”,被荷兰人屠杀是“自作之孽”,但为了防止以后番邦和华侨制造事端,到时候又要麻烦皇帝,所以应该全面禁止南洋贸易。

  (2)全面禁止对南洋的贸易很不划算,因为海外贸易中,南洋占了90%。如果禁止贸易,那么会导致银子收入大幅度下降,到时候乾隆会不开心的。(清朝海贸主要由皇帝和几大商人垄断)

  让人无语的是,这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并非如何对待华侨和荷兰人,而在于禁不禁止南洋贸易。至于荷兰人的屠杀,观点一致:华侨“死有余辜”,荷兰人干得漂亮,不应当问罪。

  最终,乾隆皇帝一锤定音,“天朝弃民,不惜背祖宗庐墓,出洋谋利,朝廷概不闻问。”言外之意非常明显,就差点直接说“杀得好”了!与荷兰人的贸易照旧,以显示乾隆皇帝的恩泽洋溢四海之意。

image.png

  在《清高宗实录》中,红溪惨案的幸存者陈怡老,1749年5月带着财物和子女潜回福建,回乡伺候母亲。结果被地方官当即逮捕,乾隆高度重视,让刑部审理,罪行和处罚是:“应照结交外国、互相买卖借贷、诓骗财物,引惹边衅例,发边远充军,番妾子女俭遣,银货追入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红溪惨案荷兰人屠杀华侨达10万,为什么乾隆大骂华侨死得活该?

  自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以后,中国被迫逐渐开放门户融入国际社会,为了博取国际同情,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拉拢列强,所以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维护自己的国际形象,甚至晚清政府也是一反常态,为止做了不少努力。

  但在鸦片战争之前,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仍被所谓“康乾盛世”麻痹着,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居,觉得四海之外皆蛮夷。

  1740年,也就是乾隆五年,南洋的雅加达城里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惨案,身在雅加达的一万多华人被荷兰殖民者屠杀。

image.png

  红溪惨案是1740年(清乾隆年间)荷属东印度当局在现在的雅加达大肆屠杀华人的事件,屠杀持续了七天,近万华人惨死,因当地有一条红溪河,故名红溪惨案。

  为什么雅加达的华人会被荷兰殖民者屠杀?乾隆又为何弃他们不管?

  事情还得从1790年说起,当时中国正好是乾隆皇帝在位的时候,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那里生活着大量的华人,尤其是以广东梅县人居多,他们背井离乡的来这里做生意,不久就成为了一个中国人的聚居地。

  在荷兰殖民者占领雅加达之后,因为劳动力比较短缺,人口也非常稀少,物资极其匮乏。所以荷兰殖民者为了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始号召本国人民移民,因为距离过远,根本没有人愿意来雅加达定居。

  于是荷兰人就发现华人是一股很好的力量,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于是就制定了非常优厚的政策吸引华人来雅加达定居。

  这一政策非常有效,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华人的数量就达到了上万,而华人也成为了雅加达一股重要的力量。但是荷兰殖民者担心华人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又开始限制华人移民,还出了连续好几个政策,对华人也越来越严格,不过限制并没起多大作用。

image.png

  1727年,荷兰殖民当局出台了一个政策:凡是10年到12年内居住在巴达维亚的华人,没有申请到当局办法的居留许可证的,一概遣送出境。

  1736年,政策更加严格,说只有被当局认为有用的华人才能留下,其他人都要被遣返。这就引起了很多华人的不满。

  后来随着欧洲蔗糖市场的饱和,以及面对来自南美蔗糖的冲击,作为雅加达支柱产业的制糖业收到了严重冲击,不少人纷纷破产,经济开始出线下滑,社会动荡。在当地“人口过剩”的华人则成了荷兰殖民者首要清除的对象。

  这种矛盾的激化成功将华人和荷兰殖民者分成两股不同的势力,因此有些华人不甘受屈辱,就推选出一个首领,拿起武器,准备随时对荷兰殖民者发动进攻。

  但是却没想到,在这些华人中间却出了一个名为林楚的汉奸,他向荷兰殖民者告密。于是荷兰人就下令,挨家挨户搜查华人,不论男女老少,格杀勿论。

image.png

  1740年的8月25夜,荷兰殖民者突然对当地的华人店铺袭击,大肆抢劫中国人的店铺,同是对城内的华人进行屠杀,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雅加达的华人就被杀害了一万多,仅有150多人侥幸逃脱。

  这件事情发生后震惊了全世界,西方各国都对荷兰殖民者进行了强烈的谴责,荷兰人害怕清朝会对他们采取报复行动,于是专门派使臣去到清朝进行赔礼谢罪,但是事实上是荷兰人想多了。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屠杀案发生的第三天内,当时的福建总督就向乾隆上了一封奏章,大意说的是“该藩国屠杀我华人数万人”乾隆没有回话,后来广东巡抚也对此事进行了调查,然后也上了一封奏章说的是“印度城内的华人俱被戕害。”

  听到这件事,乾隆破口大骂,不过骂的不是荷兰人,而是那些被屠杀的华侨。史书里一字一句记载了乾隆的回答。

  乾隆说,那些华侨“自弃王化,系彼地土生,实与番民无异”,“内地违旨不听召回,甘心久住之辈,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

image.png

  乾隆说,什么是华侨?华侨就是自愿放弃我天朝教化,跑到外面土地上的人,这种人就是外人。这种人甘愿在外面住那么久,按我天朝律法都应该好好处理一下。现在在外面惹事被害了,都是孽由自取,活该。

  这就是乾隆对国人的态度,说白了就是,这些被杀的华人根本不算我们大清朝的人,这次被杀也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全是活该。

  对于那些没死的,后来又回国的华侨,清政府又是如何对待呢?曾经有个在海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福建人带着一家老小回国,结果财产全部没收,人被发配充军,理由是“此等匪民,私往番邦,即干例禁,况潜往多年,其或借端恐吓番夷,虚张声势,更或泄漏内地情形,别滋事衅,均未可知”。

  一个对自己子民都如此冷漠的国家,他的国运怎么会长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1603年曾发生西班牙殖民者屠杀菲律宾华侨达2万多人的事件,明朝因1592——1598年间先后两次在朝鲜与十几万日军作战,此时军力国力尚在恢复之中,无暇远顾南太平洋,因而未能发兵征讨。但即便如此,明廷还是对随后前来的西班牙使臣严词谴责,明确表达了明朝政府对海外侨民安危的关切。

相关新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