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万宝:黑社会老大到大将军的小混混发迹史
2025-11-10 16:50:33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一个名为史万宝的市井混混,凭借江湖义气与投机钻营,从长安街头的小混混头目摇身一变,成为唐朝开国功臣,官至原国公、行军大总管。他的发迹史,既是一部底层混混的逆袭传奇,也是权力与利益交织的复杂图景。

落魄将门,混迹市井

史万宝出身将门,父亲史静是北周泾州总管,兄长史万岁更是隋朝开国名将,以勇猛善战闻名西域。然而,父兄的辉煌并未惠及史万宝。史静早逝,史万岁因功高震主被权臣杨素构陷冤杀,家族迅速没落。史万宝自幼流落长安街头,靠江湖义气聚集了一群闲散混混,以倒卖私盐、收取保护费、放高利贷为生,成为长安城有名的“社团扛把子”。

尽管史书称其为“长安大侠”,但这一称号并非因其行侠仗义,而是古代对混混头目的泛称。史万宝的“大侠”之名,更多源于他重信守诺的江湖规矩——这种特质在市井中颇为难得,也为他日后攀附权贵埋下伏笔。

投靠李渊,初入仕途

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李渊趁机从太原起兵攻打长安。史万宝敏锐捕捉到机会,率混混兄弟投靠李渊堂弟李神通,在鄠县起兵响应。这一选择成为他命运的转折点。李渊攻克长安后,为笼络人心,册封史万宝为宜阳总管,相当于地方军区司令员兼市委书记。

史万宝的仕途看似顺利,实则依赖裙带关系。他深知自身学识与军事才能不足,便极力讨好李神通,通过这层关系搭上升迁天梯。这种“情商高于智商”的生存法则,让他在乱世中迅速站稳脚跟。

借势上位,功过参半

史万宝的仕途转折点出现在宜阳总管任上。瓦岗军领袖李密投降唐朝后反叛,首站直逼宜阳。史万宝自知不是李密对手,欲弃城逃跑,幸得部将盛彦师力劝。盛彦师设伏兵计,一战击溃李密,史万宝则趁机抢功,亲自射杀李密及其心腹王伯当,并将首级献给李渊。李渊大喜,晋升史万宝为民部尚书,调入中央。

此后,史万宝继续攀附李神通,参与平定农民起义军徐圆朗,因“功”加封原国公、洛州都督。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始终备受质疑。在河北战场,他与淮阳王李道玄的矛盾彻底暴露其短视与自私。

战场内讧,断送前程

李道玄是李渊堂侄,骁勇善战,素有“小李世民”之称。在讨伐刘黑闼的战役中,李道玄率轻骑奇袭,命史万宝接应。史万宝却因私怨按兵不动,甚至对众将宣称:“宁可负王,不负全军。”结果李道玄孤军深入,被刘黑闼乱箭射死,唐军全军覆没,史万宝只身逃回长安。

此役成为史万宝仕途的终点。尽管李渊未公开降罪,但他从此被弃用,在史书中消失无踪。不过,史家势力并未完全衰落——史万宝之子史怀训仍在唐高宗时期担任太子李承乾的贴身侍卫,可见其家族仍有一定政治影响力。

混混哲学:乱世中的生存法则

史万宝的发迹史,本质是一部“混混思维”与庙堂逻辑的融合史。他深谙以下生存法则:

精准投机:在唐初四大军事派系中,他既不投靠太子李建成,也不巴结秦王李世民,而是死抱李神通大腿,在玄武门之变中全身而退。

厚黑权谋:他故意拖延粮草削弱李世民势力,事后又向李建成送礼示好,脚踏两只船的策略让他在宫廷斗争中立于不败。

江湖规矩:将市井中的“义气”与“信用”转化为官场资源,通过拉帮结派巩固地位。

历史评价: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史万宝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乱世中,勇气不如权谋,忠诚不如投机”的生存哲学。他虽未读兵书,却精通“兵不厌诈”;不懂治国,却擅长“官场厚黑”。他的发迹史,是中国历史上“黑道洗白”的经典案例——用市井智慧玩转庙堂,用江湖规矩颠覆常理。

然而,这种“混世哲学”虽能实现阶层跨越,却难逃历史评判。史书未为史万宝立传,仅在他人的传记中零星记载其事迹,暗示其功绩与品行难以服众。他的故事,既是个人奋斗的传奇,也是对权力腐败与道德沦丧的警示:在乱世中,投机或许能得一时之利,但唯有真才实德,方能名垂青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宁成:西汉酷吏的崛起与覆灭

  在汉武帝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宁成以酷吏之名掀起过腥风血雨,其人生轨迹如同一把双刃剑,既以雷霆手段镇压豪强,又因暴戾性格埋下覆灭祸根。这位从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县)走出的郎官,最终以株连有罪、家族粉碎的结局收场,其命运沉浮折射出西汉酷吏政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