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在古代一直被歧视?工商业被歧视的原因
2015-08-21 14:26:18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里,有一些民谚可以很生动地反映出社会的价值取向。比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什么读书高,因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因为读书可以作官,读书可以入仕,而入仕作官始终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几乎唯一的途径。在先秦时,贵族穿丝帛,而平民只能穿粗麻布衣服,经纬极其分明。这一规矩虽然在后来有所松动,但始终没有明显改变。当官的被称为老爷,而老百姓只能称为草民。草民见老爷是一定要下跪的,不管这草民有多么殷实的家产。而一旦你哪怕仅仅中个秀才,即使只是个酸秀才,穷秀才,你再见到老爷时就可以不下跪了,因为你已经有了功名。所以那些有钱人或者千方百计的去买个功名,或者千方百计的让后代考取功名,于是也便有了胡雪言这样的“红顶商人”。再比如“民以食为天”。两千多年里,不管是统治阶级也好,老百姓也罢,始终在努力解决但始终也没有根本解决的便是吃的问题。所以,农业也便始终被作为立国的根本。又比如“无奸不商”。商业始终被作为末业,商人也始终被称为奸商。不管是老爷还是草民,包括奸商,吃之外,也需要或者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或者进一步安逸享乐,于是也就有了工,有了手工业。仕,农,工,商,这便是两千多年里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并不是所有的时期,工商业都被当成末流,至少在战国时期,就不是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证明这种说法。

  话说东周洛阳人士苏秦,从小就好吃懒做油嘴滑舌心比天高。他对生产劳作不感兴趣,却幻想一夜成名,一步登天。于是,他师从鬼谷子,学习纵横之学,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忽悠之术。学成之后,他出外游历,足迹遍布天下诸强,希图以三寸不烂之舌打动诸侯和士大夫,过上锦衣玉食呼风唤雨的生活。但事与愿违,苏秦四处碰壁,兜里可怜的几个小钱也离他而去,没办法,只能回到家乡。史书上记载叫做“大困而归。”回到家乡的苏秦并没有从亲人那里得到温暖,“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都笑话他,并且还说:周国人的习俗,从事手工业和商业,可以得到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你苏秦抛弃根本而去学什么忽悠之术,得到这样的下场,纯属活该。

  从这件史实不难看出,至少在周代,工和商还是很被提倡的,而且其利润也颇为不薄。如果工和商始终被提倡下去的话,也许中国现在仍然能够坐在世界老大的位置上。只可惜,这只是如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