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从千古一帝到最败家的富二代
2017-03-24 13:45:29 隋炀帝 杨妃 萧皇后 杨广 杨坚

  杨广是如何从一个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迅速跌落神坛成为名副其实的败家富二代。

  首先要亮明我们的观点,杨广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暴君,更多程度是被理想冲昏头脑,在顺境中过于激进,在逆境中缺乏担当的公子哥而已!

  一、靠军功,公元589年,在隋帝国最重要的一次战争——为统一南方而进行的平陈战争中,年仅二十岁的杨广被任命为五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并最终率军取得胜利,收复江南土地和民心;

  二、靠政绩口碑、杨广统一南朝后出任江南总管,经过十年的勤奋耕耘,南方经济迅速复苏,一场叛乱未出,南方士人这样称赞他:“允文允武,多才多艺。戎衣而笼关塞,朝服而扫江湖。……继稷下之绝轨,弘泗上之沦风。”(《隋书·炀帝纪》)

隋炀帝

网络配图

  三、对父母之命奉之唯谨,杨坚提倡节俭,他便衣着朴素,用度有节。母亲独孤皇后性奇妒,最看不得男人好色,他则与正妃萧氏举案齐眉,恩爱有加。

  四、政治上与隋文帝保持立场一致,对关陇集团势力严厉打击;

  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才登上了帝位,继位后杨广确定年号为“大业”,而正是这个年号字面意义的雄图大业成为压垮帝国的重担,也使杨广从政治明星的神坛上跌落下来。

  为了完成大业,他继位伊始就将杨坚晚年制定的酷刑全部取消,并大赦天下,普免天下全年租税;仅三个月后杨广便下令征发数十万民工,在洛阳以北挖掘一道长逾千里的长堑,用于预防突厥骑兵南下;转年又开始营建东都洛阳,同时开凿大运河的命令也正式发布,百余万民工从家乡出发,奔赴通济渠。自诩为天纵英才的杨广,唯一担心的就是36岁继位的他,上天允许他耕耘多久,才能完成他的大业,所以才迫不及待的同时上马这么多工程计划,在这些工程中,甚至都不包括他自己的陵墓,明显杨广认为自己的墓穴并不急于当下,帝国的大业才是他名留青史的根本!

隋炀帝

网络配图

  很多人认为这是杨广贪图享乐才上马的工程,先不说继位前的35年辛勤耕耘,恪尽职守是否存在伪装的可能,如果是贪图享乐也不会只修运河、东都不修身后的陵墓,这是历史上都罕有的。我们再环顾当时的历史背景,大隋王朝的统一仅仅十二年。在此前,从汉末至今将近四百年的分裂时期,地方贵族势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门阀士族政治。几个世家贵族联手便可改朝换代,隋文帝杨坚便是利用这样的机会窜了后周的政权,杨广从政伊始就感到了这些势力对皇权的威胁,而不是单单为了迎合杨坚,才站到了反对打击关陇集团的对面。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再看杨广继位后的所作所为,修东都、大运河都是为了巩固皇权在地方的威信,这也更能合理的解释继位前后的一惯性以及暗合年号“大业”的意义!从数据的角度也可以证明这点李世民的贞观时代田地开垦量只有隋代的三分之一,贞观十七年的户口不到三百万,还不到大业年间的一半。

  纵观史书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粗鄙的结论,一代辛勤谨慎积累财富,二代雄才挥霍完成大业,正是有了文景之治的与民休息,恢复国力,才有了汉武帝的出兵匈奴收复失地;正是有了雍正的严苛峻法充盈国库才有了乾隆盛世十全武功;如果杨广沿着这条规律走下去,说不好也能成为千古一帝,有人说杨广征伐过度不考虑底层民众的承受能力,但以史为鉴,以杨广的视角来说,千年历史中只有刘邦是平民出身(亭长也算公务员,不完全算老百姓),造反博得帝位,其他皆为贵族造反取得皇权,所以杨广只要关心平衡牵制贵族即可,正是这份自信成为了跌落神坛的加速剂!

隋炀帝

网络配图

  由于连年工程,杨坚留下的家底基本被挥霍一空,民力匮乏到了暴动的边缘,这时杨广不仅没有收手,为了尽快完成大业,杨广没有听取大臣的建议,与民休养几年,大业五年年末便开始了新的征程,三次东征高丽成为了帝国崩塌的导火索!如果细看史书就会发现,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民怨极深,为了安定民心才有了轮台罪己诏,与民休养才保住了一世英名,西汉王朝得以又延续了80多年,显然杨广没有看到这点。

  由于民怨引发的农民起义,最终使得关陇集团中世家贵族发现了可乘之机,联手推翻了隋朝,而杨广本人性格的弱点暴露无遗,公子哥从小顺风顺水没有丝毫“逆商”,许赢不许输,千古一帝的名号不能得,便破罐破摔,后面的故事我们便清晰了,评书中常见的杨广的荒诞至极大多来自于这段时间!

  顺境中不知进退过于激进,逆境中没有坚韧又不甘于平庸,使得杨广成为非典型性暴君的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