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就像一阵风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017-07-23 17:46:40 宋仁宗 苏轼

  有一次,苏轼对他的弟弟子由说了句话,这句话用来概括他本人再恰当不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由于苏轼性格开朗、豁达,所以他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

  尽管如此,苏轼在仕途上却并不走运,他屡遭贬降,最后竟被贬谪到海南岛去了。

  公元1100年,神宗皇帝之后。由新皇太后摄政。她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却力使遭放逐的儒臣,都蒙赦罪。苏轼这时也接到特赦令,便举家程北上。起初他本想到颖州的老农庄去与弟弟子由一家结邻而居,但在次年正月,皇太后不幸逝世,苏轼判断恐怕又要有麻烦出现,便不愿住得近在京畿,就改变主意,决定在常州定居,因为那里有他的田产。

  农历六月初三,苏轼在途中患了痢疾,致使他的消化系统出了毛病。

苏轼

网络配图

  六月十五日,他沿运河自靖江北归常州家园。苏轼万劫归来的消息引起了轰动,一路上运河两岸的老百姓都想亲眼目睹这位名人的风采,向他表示了发乎真诚的欢迎。这时.他的体力恢复了一些,已能在船里坐起,头戴小帽,身着长袍,因为天气炎热,两臂也露在外面。他转身向船上的人说:“这样欢迎,折煞人也!”

  到常州后,苏轼住进东门附近由好友钱世雄给他租的一栋房子。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皇上上表请求允许他完全退隐林下。当时有一种迷信,认为官员如有重疾,辞去官职,有助于疾病的痊愈,也能延年益寿。意思是在上天看来,做官与抢劫百姓是一样的,辞官不作就等于向神许愿不再为恶之意。苏轼对友人说他也闻有此说,愿意一试。

  回到常州后,他的病还是缠绵不愈,胃口一直不好,吃不下饭,大约有一个月的光景,始终倒在床上。

  当好友钱世雄来看他时,他已经坐不起来了。他预感到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便对钱世雄说:“我从南方迢迢万里,生还中土,十分高兴。然而难过的是,归来之后,始终没看见子由。在雷州海边分手后,我们就一直没能再见一面。”

  过了一会儿,他表情十分庄重地对钱世雄说:“我在海南完成了《论语》、《尚书》、《易经》三书的注解。我想把这三本书托付给你,你一定要把稿本妥为收藏,不要让别人看到。30年之后,它会很受人们的重视。"说完他就想打开箱子,但是却怎么也找不到钥匙。见他那副焦急的样子,钱世雄就安慰他说:你的病会好,一时不用急。

苏轼

网络配图

  在那一个月里,钱世雄常去探望苏轼,苏轼与他谈论的话题,都是在写作上。他把在南方所写的诗文拿给钱世雄看时,两目炯炯有神,似乎忘了一切。有几天,他还能写些小文札记题跋等,其中一篇是《桂酒颂》,他把这一篇送给了钱世雄,知道好友会细心珍藏的。

  七月十五日,苏轼的病况恶化,夜里突发高烧,第二天早晨牙根出血,身体异常虚弱。他本人精通医道,分析症状以后,觉得自己的病是来自“热毒”,即一种病毒传染病。他认为只有让病毒力尽自消,除此别无办法。因此便拒绝吃饭.只喝人参、麦门冬、茯苓熬成的浓汤。钱世雄给他带来了几种据说颇有奇效的药,但是他却拒不肯服。

  七月十八日,苏轼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接着他嘱咐儿子们说:让他的弟弟子由为他写墓志铭,他要与妻子合葬在子由家附近的嵩山山麓。几天以后,他似乎有些起色,就让两个儿子扶着从床上坐起,尔后又扶着走了几步。

  到了二十五日,病情又继续恶化,康复已成绝望,苏轼只能躺在床上;再也不能坐起来了。这一天,他在杭州期间的老友之一维琳方丈前来探望。方丈和他谈论今生与来生,并劝他念几首偈语。苏轼笑了笑说:“鸠摩罗什呢,他也死了,是不是?”

苏轼

网络配图

  二十八日,苏轼的病体迅速衰竭下去,呼吸已觉气短。根据风俗,家人在他的鼻头上放置了一小块棉花,因为这样容易看到他的呼吸。这时,全家人都守护在他的身边。维琳方丈走近他的身旁,对着他的耳朵轻声说:“现在,要想来生!,,

  苏轼无力地回道:“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

  这时站在一旁的钱世雄走上前说:“现在,你最好还是要做如是想。"

  苏轼最后的话是:“勉强想就错了。"

  当儿子们悲痛地请示遗教时,苏轼已不能言,只见鼻尖上的棉花只有一点微微的拂动,慢慢地,这一微小的拂动也终于停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