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跨时空预知之奇
2018-01-03 16:47:38 胡惟庸 刘伯温 朱元璋

  刘基,世称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宰相。相传中国三大民间预言之一《烧饼歌》的作者就是刘伯温。刘伯温二十二岁时进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史失职,受排挤而返乡隐居。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起兵后,刘伯温出山协助,并助朱元璋成就帝王之业。

  据《明史》记载,自从有刘伯温的协助之后,朱元璋常常前来征求刘伯温的意见。刘伯温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对朱元璋说:“主公现在据有金陵,形势险要,虎踞龙盘,地理位置很好。但东南的张士诚,西北的陈友谅,他们常常侵扰犯境,与您作对,这就成了您北定中原的后顾之忧,因此必须把这两个人除掉”。

1514968732666026.jpeg

  朱元璋说:“这两个人势力很大,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于是,刘伯温便为朱元璋规划了实现帝业的蓝图,指出:“张士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他只想守住自己的那块地盘,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因此不值得忧虑,可以暂时不去管他。而陈友谅就不同,他杀主篡位,野心大,阴谋多,是个危险的对手。而且他占据武昌,地处南京上游,又有巨舰精兵,时时刻都想吞并我们。面对这种形势,我们不能两边作战,而应首先集中兵力歼灭陈友谅。陈友谅灭亡之后,张土诚的势力必然孤立无援,一举可定。然后,主公可以挥师北上,平定中原,最后消灭元朝,那时您的帝王之业就可以实现了!”

  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谋略,削平群雄,成就了王业。史书记载,“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明史》) 。刘伯温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来说,不亚于姜子牙之于周武王,张良之于汉高祖,诸葛良之于刘备。他们能成为各朝的开国之相,除了他们本人的才能才略,还与他们都深明天地变化之理,知道改朝换代,自有天意有很大关系关系。

  在《烧饼歌》中刘伯温预言了久远的未来,当然也看到元朝气数已尽,明朝将兴。

u=1447926020,488442973&fm=27&gp=0.jpg

  在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刘基屡次力排众议,帮助朱元璋作正确选择。起初陈友谅势力相当强大,攻陷太平后准备南下。朱元璋部下慌了手脚,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跑。而刘基则怒目圆瞠,闭口不言。朱元璋见状,便召刘基到后面商议。刘基说:“主张投降或逃跑的,可以杀掉。”朱元璋便问刘基有什么计策,刘基告诉太祖说,陈友谅十分骄横,可以先诱敌深入,然后用伏兵奇袭,必可取胜。朱元璋依刘基之见用兵,大获全胜。事后太祖要赏赐刘基,刘基却谢绝了。

  刘基不仅有战略眼光,紧要关头非常沉着机智,有先见之明。朱元璋同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时,双方一天之内交战数十次。朱元璋亲自乘战船督战,刘基就站在他身边。忽然刘基要朱元璋离开战船,当君臣一行刚刚换到另一艘战船上,还没来得及坐稳,原来的战船便被敌人击沉。两军相持了好几天,刘基建议先占据湖口扼守,然后选择金木相克的日子出战。结果朱元璋终于取得了这一决定性胜利。这里刘基也充份运用了地形位置与五行生克的关系来谋划战役。

  对于刘基为人,《明史》中说,“基虬髯,貌修伟,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

  朱元璋称帝后,刘基看到天下已定,便告老还乡了,由于刘基疾恶如仇,得罪了一些奸妄之人。胡惟庸是明初的头号奸佞,刘基和大将徐达等都曾进言太祖勿用其人,胡惟庸后来派人散布谣言说刘基为自己选择了有王气的墓地,以图子孙荣华富贵。朱元璋虽然是个勤奋的君主,但是要论心胸明辨却比不上唐太宗。于是明太祖剥夺了刘基的俸禄,被诬陷的刘基不得不到京城请罪,太祖没有太多责罪,后来派人护送刘基返乡。当时刘基有病,胡惟庸曾派人在刘基的药中下毒。

1514968763249237.jpg

  回到家乡后,刘基告诉儿子:如今朝廷应当修德政,减少刑法,可惜如今有胡惟庸当道,讲这些没用。将来胡惟庸败亡之后,太祖会想起我,你要将我的意思奏给皇上。刘基还说:如果我的预言不准,才是天下人的福份啊。一个月后,刘基便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后来胡惟庸当了宰相,做了许多坏事。直到多年后他贪污受贿,陷害忠良的事情败露,才被处死。

  刘基用兵料事如神,却屡次为奸妄所中,看似难以理解。其实,无论是姜子牙、诸葛亮、刘基,还是张良、李淳风,这些古代的修道中人、预言家都深明“知天命”之理的,他们不会为了个人的目的而苦苦追求,也不会用其才能为自己谋取权力和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