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号称百万大军,却不堪一击打不过满清八旗?
2018-01-17 13:45:57 李自成

  李自成(公元1606—1645年),陕西米脂人。童年家贫,曾为地主放过羊,吃尽了生活之苦。明末陕北连年旱荒,农民纷起暴动。天六年(公元1626年),21岁的李自成投米脂县银川驿当驿卒。

  驿卒的任务是传递公文,护送过往官员和重要宾客,运送重要物资。这是一种苦差事,报酬却很低,一天不过工银三分。明代,十里置铺,六十里置驿,但驿站这个公家设施却成为了官员谋利的工具,常常以此损公肥私。驿卒们本来就很低的工资,也常常被贪官们克扣得分文不剩。

  崇祯三年,朝廷为节省开支整顿驿站,裁撤数万驿卒,一年多共省下68万两左右的白银——事后证明,这区区68万两白银恰恰成为明王朝灭亡的代价——由于裁减驿卒,李自成下岗,愤而参加农民军,“奋臂大呼,九州幅裂”。关于李自成起义的真实缘由,博主刘继兴遍查史籍,发现康熙《米脂县志》明确记载:“明末李自成,银川驿之马夫耳。因裁驿站、饥荒,无所得食,奋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

  李自成大旗一展,饥民齐集。由于在政府部门做过事,他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其起义队伍十来天内就发展到数千人。不屈不挠、战斗到底是李自成的鲜明个性。在好几次惨烈的战争中,他都几乎是全军覆没,一次只剩下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等18人,又一次只剩下50多人,换作别人早就玩完了。可李自成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竟一次次咸鱼翻身,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最后拥军百万,占领了北京,宣告了大明的灭亡。后世的研究者们尊他为世界500民族英雄之一、世界15位革命崛起者之一……

  由于没有正确认清形势,没有能很好地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李自成的大顺皇帝昙花一现功败垂成,以悲剧英雄结束了人生。但他却以其血的教训启迪和教育了后来的执政者和革命者,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516167656839575.png

  工人出身的李自成,始终不忘本色,性格中有艰苦朴素、淡泊财色、宽以待人等许多优点,连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明史》都不得不如此记载他:“不贪财利,不好酒、色,脱粟粗粝,生活简朴,与其下共甘苦。很能礼贤下士,纳人善言。”

  李自成最后失败的真正原因一直是个谜。百余年来,专家们对之的解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说败于不得人心的,有说败于骄傲自满的,有说败于腐化堕落的,有说败于红颜祸水的,等等,总之都不能令人信服。因为这些答案都不能解释一个问题:占领北京时,李自成的军队浩浩荡荡一百余万,为何进京40天后部队竟然仿佛突然间失去了战斗力――遇清军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而且从此一蹶不振?

  一,八旗并不可怕,厉害的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吴三桂是明朝的正规军,接受过正规化的军事训练,在与清军的长期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就是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上也是李自成所不能比的。这也是后人一直批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原因。吴三桂在山海关之战后参与了攻打陕西,接着又下四川,在清军被李定国在桂林,衡阳打败八旗军战斗力下降后被征调到四川对付刘文选,孙可望,其后又参与了三路围攻李定国的西南攻略.直到云南,缅甸俘虏永历帝为止.可以说吴三桂一直是明亡之后各路反清军队的大敌.如果没有吴三桂,在南面抵抗的南明可以存活的更长久些.而在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其兵峰也很厉害,能够打到湖南,北上四川,打的清军不能还手,说明其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二,李自成在无法取得原明代火炮制造技术的前提下要想反败为胜是很困难的,潼关,多泽用大炮击垮苦守一个月的李自成军队,西安因此弃守,并不是说李自成军队战斗力不如清军.当然在前期清军征服北方的过程中,很多地主阶级处于阶级仇恨,对李自成的反攻倒算是很频繁的,这种情况直到清下江南,李自成覆灭,颁布剃发令,圈地令后,汉族知识分子和地主阶级才醒悟过来,全国掀起了反抗民族压迫和民族征服政策的浪潮.

1516167700257633.png

  三,李自成的流寇思想。在建立大顺政权之前,他和张献忠没啥分别。之后有了李岩,牛金星的辅助,转变了策略要好多了,但是在从北京败逃中设了两道防线,没防住清兵杀了牛和李后的过程中,他还是带有一些流寇思想的,比如放弃好好的根据地襄阳,老想着下江南杀芋艿南明,他这种做法就和穷途末路的金一样,打不过蒙古就去抢南宋的地盘以苟延残喘,殊不知清军早已将目标对准了他,他不去联合南明抗清反而打南明的主意,艾~可悲!顺便提一下入关的清军为何那么强大,除了吴三桂在起作用,沿途参与最多的应该是汉族的地主吧,那些人出钱出人,迅速武装起来加入清军队伍就形成了绿营,要说八旗那么点人怎么可能占领那么大的中国呢?所以这也是山海关之战地位那么重要的原因了,以前有这个关,满人进入中国还不大方便,更别说取得关内地主支持了,清军也不可能迅速壮大。同时也说明了吴三桂的确是个卖国贼。

  三,李自成自己缺乏谋略,又没有像刘邦那样有一个好的军事张良陈平也没有韩信那种善于谋略的军事家,也没有像朱元璋那样有刘伯温和大量能征善战的兄弟将领。

  四,最重要的:鼠疫。

  阅过《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集》中曹树基的有关科学论证一文后,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李自成并非败于满清,而是败于当时肆虐横行的鼠疫!

  明朝末年流行鼠疫,李自成进京前后,北京周边地区流行鼠疫,有一些文献对此有记载。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致病源为鼠疫杆菌。主要传播于人――跳蚤――鼠之间。其特征是淋巴结肿大,死者肤色发黑。研究表明,鼠疫每次传到一个新地区时,由于当地人和鼠以及跳蚤都没有抵抗力,其死亡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于50%。有文献说,7世纪欧洲首次鼠疫流行死亡率超过70%。可见,鼠疫是一种极易流行的、死亡率很高的且很难控制的可怕疾病。

1516167718165597.png

  李自成军于农历3月进抵北京(公历为四月五月),有关文献记载崇祯16年秋鼠疫已出现在北京一带,只因冬天气温低,鼠疫传播变缓,3月春暖花开,桃红杏白,跳蚤、老鼠开始趋向活跃,大规模的鼠疫自然爆发。由于鼠疫的传染死亡率很高,崇祯的御林军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毫不奇怪。李自成因此未遇大战就占领了北京。李自成大军进京后感染了鼠疫,自然战斗力也大减,当然打不过清兵--尽管其数量远低于自己。并且败兵因此成了鼠疫传染源―― 文献记载“贼过处皆大疫”。因此李自成虽然此时财雄天下,可以大规模招兵买马,但新兵入伍即染鼠疫失去战斗力,兵力再多也没用,始终无法抵挡满清的虎狼之师。鼠疫蔓延军营,且长时间无法摆脱,李自成的精神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痛失江山并一蹶不振,“无可奈何花落去”。

  由于军人是集体生活,所以鼠疫流行对古代军人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欧洲14世纪爆发鼠疫,死亡2500万人,其中有许多是军人。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在十分肆虐的鼠疫面前,几乎是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

  那么,为什么清兵就没患鼠疫呢?欧洲人在研究14世纪欧洲鼠疫时从留下的壁画及文字中发现,在鼠疫大流行中只有骑兵幸免于鼠疫。于是得出结论:鼠疫经跳蚤传播,跳蚤讨厌马味,所以骑兵不被鼠疫传染!众所周知,八旗铁骑威震四方,清兵主要由骑兵组成,所以是不会传染上鼠疫的。尽管只有十几万军队,但未患鼠疫的清军战斗力自然在深受鼠疫困扰的李自成大军之上(虽然其数量远远大于清军)。

  鼠疫是当时中国人不了解的新型烈性传染病,无人了解、无法救治,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明朝灭亡和李自成的失败不可避免。在汉满的军事博弈中,鼠疫帮了满清的大忙。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于小小的鼠疫,估计这位雄才大略的起义领袖惨败致死时也留下了“天亡我也”的一声叹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