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的宠物黄耳:古代忠诚与智慧的化身
2024-11-09 13:37:12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不仅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文著称,还因他的一只忠诚而聪明的宠物狗——黄耳,而留下了一段传奇佳话。黄耳不仅是一只普通的家犬,更是陆机生活中的重要伴侣,更是古代忠诚与智慧的象征。

黄耳的由来与背景

黄耳,是陆机在年轻时由家客赠送的一只猎犬。据南朝祖冲之编著的《述异记》记载,陆机年轻时颇为好猎,家客见其爱犬之心,便献上了这只跑得极快的猎犬,命名为“黄耳”。陆机后来到洛阳做官,常将黄耳带在身边,它成为了陆机生活中的重要伙伴。

黄耳的传奇故事:黄耳传书

黄耳最为人称道的传奇故事,便是“黄耳传书”。在陆机远离家乡,久居洛阳为官的日子里,他因思念家乡,渴望得到家中的消息,便突发奇想,写了一封家书,装入竹筒,绑在黄耳的脖子上,希望它能将书信送回故乡。令人惊奇的是,黄耳不仅顺利地将书信送达,还在极短的时间内带回了家人的回信。

据《晋书·陆机传》记载,黄耳往返于洛阳与陆机的家乡吴郡(今江苏苏州)之间,两地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黄耳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这一壮举。这一事迹不仅展示了黄耳非凡的奔跑速度和忠诚,也体现了它超凡的智慧和敏锐的直觉。

黄耳的智慧与忠诚

黄耳不仅跑得快,还非常聪明,能听懂人话,善解人意。据记载,陆机曾将它借给住在三百里之外的某人,黄耳竟能自己识路返回,只用一天时间便跑到家。在“黄耳传书”的故事中,黄耳更是展现了它超乎寻常的忠诚和智慧,它不仅为主人传递了家书,还带回了家人的回信,成为了陆机与家乡之间的重要纽带。

黄耳的影响与纪念

黄耳的故事被后世广为流传,成为了忠诚与智慧的象征。唐代诗人李贺在《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一诗中提及:“犬书曾去洛,鹤病悔逊秦”,便是对黄耳传书事迹的引用。元代张翥也在《余伯畴归浙东简郡守王居敬》中赞道:“家信十年黄耳犬,乡心一夜白头乌。”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后人对黄耳忠诚与智慧的赞美。

陆机对黄耳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黄耳死后,陆机将它安葬在家乡,村民称之为“黄耳冢”,以示纪念。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陆机对黄耳的深厚感情,也进一步加深了黄耳在后世人心中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文彦博:北宋政坛的定海神针与翰墨大家

  在北宋四朝更迭的政坛长河中,文彦博以九十二载人生跨越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其仕途轨迹如同一部浓缩的北宋政治史。这位集政治家、书法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既以铁腕平定王则起义、整顿军政,又以"耆英会"雅集引领士林风尚,更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