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是如何成为丞相的?秦始皇:我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这有何难?
2023-06-29 20:54:32

甘罗,战国时期下蔡人,从小就聪明过人,是著名的神童。甘罗十二岁时就投奔到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成为门客。甘罗的父亲叫甘茂,是秦国的丞相。曾经遭奸臣陷害,逃到齐国后得到孟尝君的赏识,后来在齐国做了丞相。还曾出使韩国,帮助韩国抵抗秦国,同时又派张唐到燕国做人质,当时可以说是名震诸侯。甘罗从小就跟着父亲流浪到秦国,在丞相吕不韦家里做门客。

一天,吕不韦回到家里,脸上有一丝怒色。甘罗见状,就跪到地上问道:“丞相有什么心事,可以告诉我吗?”吕不韦看到甘罗,心里觉得惊奇,就故意说:“我吕不韦有什么心事,一个小孩子你哪里能理解?听说你最近在学着写文章?”甘罗说:“是的。”吕不韦说:“那你就给我写一篇文章吧。”甘罗说:“我可以写,但要请丞相为我命题。”吕不韦本来心里有事,只是想考一下甘罗,就顺口说:“你就写一下‘以六尺吏令天下’吧。”甘罗听后,心中也揣摩着吕不韦的意思,所谓的“以六尺吏令天下”,就是让一人去治理天下。于是甘罗便不动声色地写起来,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就写好了。吕不韦接过文章一看,见文章中写道:

“一人之治不足以为治,只有六尺之吏才能让天下归服于秦国。这就是说,有德有才的人,方能治理天下。王者仰仗国土来掌管权柄,臣子凭借能力来服从上司命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朝廷内外没有贤才俊士辅佐,君王又怎么能治理好天下呢?所以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最重要的是发现贤才。王者用贤人治国,霸者用能人治国,亡国之君则用小人治国。对于王者来说,贤士虽然只有一尺之长,但只要能为国家出谋划策就行;对于霸者来说,贤士只要能有才干就行;而对于亡国之君来说,就算有超过六尺之躯的俊士,如果不能阿谀奉承,又不能投其所好,那么这些人的才干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对于一个君王来说重要的是不专听信左右近臣的话,而是能够明察远方来的直言。”

吕不韦看后非常高兴,心想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有见解的文章实在难得。吕不韦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可塑之才,将来必定大有作为。恰好这时秦国准备攻打燕国,但需要一个人到燕国作人质。吕不韦想借机成全甘罗,于是就向秦王政说:“甘茂有个儿子叫甘罗,正在我的府中作门客。过去曾经帮助张唐到燕国做人质,燕王非常器重他。最近因为一些事情他与燕王产生了矛盾。现在如果派他去见燕王,他就会把燕国的情况了解得非常清楚而且主动帮助我们做事。如果不见燕王则不可强求。”秦王政听后立即召见甘罗。

甘罗说:“我知道自己犯了罪,请求大王饶恕。我家三代相秦,秦王对我也算宽厚,现在有攻打赵国的计划但要攻打燕国,这正巧是我在府中效力之时。我自己愿意去为秦国做说客让燕国听命于秦国。”秦王听后非常恼怒说:“我早就听闻你的才干现在派你为使者,你自己估计能胜任吗?”甘罗说:“过去曾听闻张唐赴燕时非常困难我前去帮忙才得以顺利出行。今天要攻打燕国我心中早已有谋划。”秦王于是就派甘罗为使者前往燕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郑庄公的霸业征程:从平乱到灭国的铁血扩张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前701年),春秋初期郑国第三代国君,以隐忍谋略与铁腕军事著称。在位四十三年间,他不仅平定内乱、稳固政权,更通过一系列对外征伐,将郑国推向小霸地位。其军事行动中,灭国之战尤为关键,直接重塑了中原政治格局。  一、隐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