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解密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清代“夹带”现身:解密清代考秀才是如何作弊
清代“夹带”现身:解密清代考秀才是如何作弊

现在,有人为了对付考试,想出各种各样的作弊手段。在古代,科举考试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于是,也有人希望走“捷径”。近日,宁波镇海发现了一件罕见的清代乡试作弊时用的物品——夹带。... [详细]

11月19日 15:30
清代文人袁枚著书晒美食:茶叶蛋要煮两炷香时间
清代文人袁枚著书晒美食:茶叶蛋要煮两炷香时间

微信朋友圈天天有吃货晒美食照片袭面而来。实质上这招清朝的袁枚早就玩了。清代文坛巨擘袁枚,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是个吃货,他根据自己的美食经验写了一本《随园食单》,记录了326种菜肴和点心,自山珍... [详细]

11月19日 15:07
古代文人也要写软文?看苏东坡如何打“广告”
古代文人也要写软文?看苏东坡如何打“广告”

在各路商家为双十一大战而绞尽脑汁的时候,聪明的古人早就创造了无数吸引眼球的软文模式,从名人题字,到诗歌宣传,再到自我代言,和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学一样,古代商业软文也是门类众多,体系繁杂。更有不... [详细]

11月18日 16:51
除了新加坡外史上华人在海外建立了哪些政权?
除了新加坡外史上华人在海外建立了哪些政权?

图一东南亚行政。华人以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善于创造财富而闻名。古代史上,华人曾经大规模移居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对东南亚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保障自身权益,华人曾经建立过... [详细]

11月18日 16:44
文人的脊梁为何在清朝折断:文字狱蓄意杀人
文人的脊梁为何在清朝折断:文字狱蓄意杀人

人们总是喜欢把“明清”放在一起进行讨论。而说到明清,总免不了要说两件事情,一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二是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研究的深入,... [详细]

11月18日 16:08
明朝藩王庞大的寄生集团:明亡时宗室人口过百万
明朝藩王庞大的寄生集团:明亡时宗室人口过百万

在明代,藩王是个独特的群体,而明朝的灭亡,藩王成为最大催化剂。很多清宫剧里面都提到一个机构:宗人府——那是管理王公贝勒的专职机构。其实,宗人府在明代就已经设立... [详细]

11月18日 15:37
解密清代驸马生活:工资低房没产权性生活不协调
解密清代驸马生活:工资低房没产权性生活不协调

    皇亲国戚,自古被认为身份高贵,过着花天酒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生活。但事实上,其中臆测与传说的成分颇大。明清两代,绅权为了制约皇权,往往对皇家特权进行夸... [详细]

11月18日 09:39
清末历史解密:英国人福钧如何窃取中国茶叶机密
清末历史解密:英国人福钧如何窃取中国茶叶机密

在伦敦吉尔斯东大街9号的墙上有一块蓝色牌子,上面镌刻着这样的字名:植物学家福钧1880年逝世于此。你是否觉得此人是一个陌生的名人?不仅你有如此感觉,在这个70%的居民都养成了每天下午喝一杯茶的习... [详细]

11月17日 16:59
清朝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竟损失人口5000万以上!
清朝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竟损失人口5000万以上!

“我们不必纵论其他之一切,但看他们那些国名(太平天国)官名,就知其必然会失败。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当时的洪杨,并不是推不翻满清,但他们同时又要推翻中国全部历史,所以他们只可有... [详细]

11月17日 17:02
少林寺史上最大劫难:冯玉祥命令部下火烧少林
少林寺史上最大劫难:冯玉祥命令部下火烧少林

1928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枪炮日渐普及。一些少林弟子加入了军阀的部队,想通过武功建立功业,最后却为少林寺带来了空前的劫难。在长达1500年的历史中,少林寺遭遇过很多次劫难。封建时代,每... [详细]

11月17日 16:35
刘备为何成为正统:与东晋习凿齿写的史书有关
刘备为何成为正统:与东晋习凿齿写的史书有关

一个人是释道安,还有“半个人”是谁呢?叫习凿齿,并不是说他水平只有释道安的一半,而是他脚患病,瘸着走路,是个残疾人,所以称他“半个”。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口才好、反应快。如果参加辩论赛,一定做主辩... [详细]

11月17日 14:11
一战轶事:华工所在轮船差点被德国的潜水艇炸沉
一战轶事:华工所在轮船差点被德国的潜水艇炸沉

中国对德宣战后,协约国公使团作出回应,同意德奥庚子赔款永远撤销,协约国方面的庚子赔款停付五年,停付期内不加利息。这对长久以来饱受庚子赔款拖累的中国财政而言,无疑意义重大。按照与协约国的协约,中国最... [详细]

11月17日 13:34
北宋轶事:建筑大师预浩的败笔如何变成杰作?
北宋轶事:建筑大师预浩的败笔如何变成杰作?

讲这个故事前,先带大家弄明白一个词——都料匠。都料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设计建造总工程师。此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又叫营造师或总工匠。宋朝沿用,是一项建筑工程由设计到施工建造的技术总负责人。北宋都... [详细]

11月17日 11:19
“金匮之盟”的最终目的:宋朝开始宋太宗的谱系
“金匮之盟”的最终目的:宋朝开始宋太宗的谱系

赵普居功至伟,宋太宗当然要有所回报,于是赵普父子留在京城,很快又做了司徒,兼侍中。赵普重新回到宰相的位置上,现在轮到卢多逊不安了。赵普多次暗示卢多逊,让他主动隐退,卢多逊不肯。于是赵普对卢多逊展开... [详细]

11月17日 11:01
汉代历史解密:“父母官”指的是哪两位官员?
汉代历史解密:“父母官”指的是哪两位官员?

过去,人们大多称州县一级的地方官为“父母官”,不过,在那个“十官九贪”的社会,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并不多。只有那些公正廉明、贴近百姓的基层官员才配称为“父母官”。因为这一称谓,是从为百姓办事、受百姓... [详细]

11月17日 10:50
晚明文人的“小资生活”:焚香试茶洗砚鼓琴
晚明文人的“小资生活”:焚香试茶洗砚鼓琴

  明末清初文人喜用“试”字,就是浅尝辄止,带有一种短暂性,并不是执着全身去投入。即兴为之,适可而止。一种行为摆弄完之后再换一种,永远保持兴趣的新鲜和身心适宜;后人当事业去做就非... [详细]

11月17日 10:18
解密: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解密:曹操如何凭一条锦囊妙计打败孙权十万大军

提起锦囊妙计,网友们想到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其实三国之中,曹操也使用过锦囊妙计,而且还用得非常成功。用七千人吃掉了孙权的十万大军。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 [详细]

11月16日 18:08
三国历史解密: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有什么来头?
三国历史解密: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有什么来头?

有民间传说,诸葛亮博望烧屯,火烧赤壁,都是靠这把扇子扇风起火打败曹军的。后来街亭之役失利,据说也是因为忘了带那把羽毛扇。《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 [详细]

11月16日 18:05
三国第一骗局:曹操营建铜雀台和江东二乔无关
三国第一骗局:曹操营建铜雀台和江东二乔无关

《三国演义》中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中讲到周瑜从鄱阳回来,鲁肃引诸葛亮来见,商议讨曹的相关事宜,诸葛亮向周瑜献出一计说道:“愚有一计:只要把两个人送与曹操,曹操的百万之兵便... [详细]

11月16日 17:53
元朝两位皇帝亲兄弟:在皇位诱惑下生死斗争
元朝两位皇帝亲兄弟:在皇位诱惑下生死斗争

纪事——萨都剌当年铁马游沙漠,万里归来会二龙。周氏君臣空守信,汉家兄弟不相容。只知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天上武皇亦洒泪,世间骨肉可相逢?萨都剌为元代蒙古族大诗人,他的这首《纪事》诗... [详细]

11月16日 17:4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