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定要北伐,是哪些因素决定的?
2023-05-08 10:46:32

  蜀汉的北伐一再失败,但他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呢?这个问题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也是符合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的。然而,蜀汉最大的问题是国土面积小,虽然地势险要,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控制只能要求他们不叛乱、不造反,而想要把他们纳入蜀汉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之中,那太缓不济急了。

  蜀汉真正有效的领土,其实只有成都、汉中一带。为什么蜀汉前期人才辈出?因为那时候局势动荡,人才流动。但是,为什么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出现了人才的极度匮乏?就是因为“三国”疆界基本稳定下来了,蜀汉境内,文明开化的地盘太小,受过教育的人口太少,出现人才的基数也就少了。

  不光是人才,经济、军事各方面,蜀汉都缺乏战略纵深。如果曹魏攻蜀汉,“先发制人”,就算不会很快占领全境,至少战火在蜀汉境内。本来地方也不大,再有一部分是战区,剩下的还能安稳生产、供应军需吗?

  与其这样,不如主动出击,把战火燃烧到敌国境内,至少自己国内的生产生活可以正常进行。再加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早图关中”、“以讨凶逆”之类的政治正确,蜀汉的北伐就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因此,虽然北伐失败一再重演,但蜀汉依然坚持这项基本国策。对于他们来说,不北伐反而更危险,因为那样只能被动防御,而不能在敌人境内放手一搏,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李子通与伍云召:乱世中的风云际会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李子通与伍云召,这两位人物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因时代的动荡产生了交集,共同谱写了一段传奇故事。  一、李子通:农民起义领袖的崛起与兴衰  李子通,东海郡丞县(今山东省峄县)人,出身贫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