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以诗才与风骨赢得世人称赞
2025-05-27 14:37:56

在晚唐诗坛的璀璨星空中,方干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虽未在仕途上大放异彩,却凭借自身卓越的才华、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广泛称赞。

诗才出众,佳作传世

方干自幼便展现出极高的作诗天赋,其诗才得到了众多名人的认可与推崇。他师从徐凝,深得诗律精髓,在章家的诗赋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掘,诗艺大进。方干作诗以苦吟著称,炼字琢句,毫不含糊,自言“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他所作诗清润精巧,佳句迭出,其《旅次洋洲寓居郝氏林亭》中“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一联,被誉为千古绝唱,《全唐诗话》称“齐梁以来未有此佳句”。

方干的诗题材广泛,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让读者能深刻感受到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百姓的苦难生活;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道出了自己一生仕途坎坷的无奈与悲哀。他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仅《全唐诗》就收入其诗348首,而且诗品之高、诗名之大,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当时的唐户部侍郎、诗人吴融在《赠方干处士歌》中赞道:“把笔尽为诗,何人敌夫子。句满天下口,名聒天下耳。”可见其诗作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礼数周全,令人难忘

方干为人质野,喜凌侮,但在礼数方面却十分讲究。他每见人便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这种独特的礼数方式,让他显得与众不同,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那个注重礼仪的时代,方干的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也展现了他个人的修养和风度。他的礼数周全,使得他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品格高尚,坚守自我

方干一生科举失意,屡试不第。咸通年间,他赴京参加进士考试成绩优异,但终因“唇缺”之故落第而归。当时的主考官奏议:“干虽有才,但科名不可与缺唇之人,不使四夷闻之谓中原鲜人士矣。”面对这样的不公,方干伤心而又无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堕落。他曾经补过唇,人称“补唇先生”,但这样的生理弥补也没能弥补他仕途的遗憾。

尽管仕途无望,方干却安心做一名处士,潜心做一个诗人。他隐居会稽鉴湖,顾自登山临水,日以吟咏为娱。他坚守自己的内心,不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所诱惑,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挫折。他的这种高尚品格和坚守自我的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敬佩和称赞。

家风优良,影响深远

方干“耕读传家”的家风影响深远。尽管他自己未中进士,但他的后裔发愤读书,人才辈出,终于得到“光华照一门”的回报,仅宋朝一代芦茨一村就出了十八位进士。为此毛主席曾对李讷说过:同一个家族,同一个朝代,连出十八名进士,历史上罕见。

方干家族的事迹吸引了谪守睦州的北宋大文豪范仲淹,他曾二访方干故里,并赠诗《留题方干处士旧居》:“风雅先生旧隐存,子陵台下白云村。唐朝三百年冠盖,谁聚诗书到远孙。”赞扬方干后裔热心从文读书。方干的后裔还到各地兴办书院,传播文化,如方干的九世孙方斫在仙居创办了“桐江书院”,聘请资深先贤为师,传播儒学,免费教育乡间子弟,人才辈出。方干的家风不仅影响了他的家族,也对当地的文化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方干以其出众的诗才、周全的礼数、高尚的品格和优良的家风,赢得了世人的广泛称赞。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的诗歌和人格魅力却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庞涓算名将吗?——从历史视角解析其军事地位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将星璀璨,庞涓作为魏国名将活跃于历史舞台。关于他是否称得上名将,需结合其军事才能、战略表现及历史评价综合分析。  一、军事才能与实战表现  庞涓在魏国称霸中原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训练的魏武卒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