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新青年》创刊后无销量 刊登狂人日记后起死回生
《新青年》创刊后无销量 刊登狂人日记后起死回生

1918年的清明节,对鲁迅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那一年,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备受瞩目,其创办的《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也成了各种政论的焦点。... [详细]

06月27日 15:54
明清官员为何不热衷修官衙?审批困难捞不到回扣
明清官员为何不热衷修官衙?审批困难捞不到回扣

古代官不修衙的风气,也并非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当时的制度和环境使然。首先,在那个时代,官衙的规格是一定的。中轴线包括办公区,大门,大堂、二堂,签押房。两侧是杂佐官和书吏的办公室,再加上仓库,监狱。后... [详细]

06月27日 15:53
解密致远舰的最后十分钟 船上可能存在“狙击手”
 解密致远舰的最后十分钟 船上可能存在“狙击手”

“根据目前发现的文物,我们甲午历史研究者认为实际上我们发现了疑似管带邓世昌的舰长房间。”5日,参与致远舰考古行动的知名历史学者萨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萨苏说,从这些文物中不仅可以发现致远舰作战的惨烈... [详细]

06月27日 15:28
明孝陵建造历时长达32年 陵内植松10万株养鹿千头
明孝陵建造历时长达32年 陵内植松10万株养鹿千头

明孝陵原是开善寺宝公塔的旧址。开善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时,系梁武帝为宝志和尚所建。传说,这个宝志,就是人们熟知的济公和尚的原型,他一生多在南京度过,七岁时出家当了和尚,成年后常常赤足行于街市,并且预... [详细]

06月27日 15:18
秦始皇设南京第一个政府江乘县 千年后王安石哀叹
秦始皇设南京第一个政府江乘县 千年后王安石哀叹

北宋王安石一生“两起两落”,三次担任“江宁知府”,两次从南京到开封任宰相,推行变法。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在其诗作《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其四始皇驰道》中,寻访了秦始皇在古代南京留下的江乘县与秦驰道... [详细]

06月27日 14:59
民国元旦颇为热闹 约人看电影成时髦的过节方式
民国元旦颇为热闹 约人看电影成时髦的过节方式

元旦的促销潮,不是如今才有,早在民国就已经有了。当然,一开始,元旦这个日子还不被人们重视。中国古代也有“元旦”这个词儿,指的也是新年的第一天,但却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而非公历的1月1日。直至民国... [详细]

06月27日 14:04
清代官署新年“封印”放长假 全国统一执行一样
 清代官署新年“封印”放长假 全国统一执行一样

清代官员过新年,能放一个月的长假?这也太幸福了吧。的确如此,这还要从清代的封印、开印制度说起。古语说得好:“官凭印信,私凭文约。”用印,是官府办公的重要标志之一。清代官署就设有封印、开印的制度... [详细]

06月27日 13:58
历史揭秘:乾隆时期涉及的文字狱的11宗冤案
历史揭秘:乾隆时期涉及的文字狱的11宗冤案

乾隆时期涉及文字狱的11宗冤案1、孙嘉淦伪奏稿案。乾隆十六年前后,一份假托工部尚书孙嘉淦名义的奏稿在社会上流传。奏稿指斥乾隆帝南巡扰民及金川用兵,直书“五不可解十大过”,严厉抨击乾隆帝执政十五年以来的... [详细]

06月27日 13:54
建筑钢筋混凝土在民国属尖端技术 强度不高胜在把关严
建筑钢筋混凝土在民国属尖端技术 强度不高胜在把关严

灵谷塔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今年已经有80岁了,却依旧稳如泰山,今天的民宅也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为何近年来却不乏出现坍塌、开裂等房屋安全事故?带着这些问题,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民国建筑保护专... [详细]

06月27日 11:18
明朝灭亡并非因为税收过度:而是财政能力过弱?
明朝灭亡并非因为税收过度:而是财政能力过弱?

张居正改革留给后人无尽的评说,尽管他性格刚毅果敢,勇于任事,为人练达,选择的每个办事的官员都很能干,听从他的指令,而且通过他十年的节流政策,使得明朝的统治延续了很久。但是张居正的改革并没有达到法律... [详细]

06月27日 11:10
关羽温酒斩华雄 被杀的华雄武艺到底有多强
关羽温酒斩华雄  被杀的华雄武艺到底有多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假托皇帝诏书,召集天下英雄围攻董卓。兵临城下,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一名马弓手主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此人却说:“酒... [详细]

06月27日 09:57
海盗郭婆带酷爱读书 打劫时遇到读书人还慷慨资助
海盗郭婆带酷爱读书 打劫时遇到读书人还慷慨资助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人之患,束带立于朝”,这首对子听来散淡高雅,颇有点看破功名的味道,但如果把它悬挂在一个海盗头子的船头,是不是又有一点喜剧效果?1891年的一期《点石斋画报》就刊登了一篇题为《... [详细]

06月27日 09:52
揭秘“康乾盛世”的历史真相 真的是“康乾盛世”吗
揭秘“康乾盛世”的历史真相  真的是“康乾盛世”吗

揭秘“康乾盛世”的真相,真的是“康乾盛世”吗从康熙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中国部分历史学者将康、雍、乾... [详细]

06月27日 09:27
古人冶炼青铜时意外发现了琉璃 范蠡曾赠给西施
古人冶炼青铜时意外发现了琉璃 范蠡曾赠给西施

琉璃瓦,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传说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名臣范蠡为越王督造王者之剑,从矿渣中发现了琉璃,因其色彩斑斓,便与剑一起献给了越王,越王赐名为“蠡”,并将其又赏赐给了范蠡,后... [详细]

06月26日 16:33
乾隆时期北京煤价日涨 山西成其主要的产煤区
乾隆时期北京煤价日涨 山西成其主要的产煤区

早在宋朝,煤炭就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燃料,尤其是山西一带。而北京附近主要的产煤区是西山,储量丰富,离北京城也不远。北京居民很感恩这片矿区,说:“烧不尽的西山煤。”赵翼也感叹:“此尤天所以利物济人... [详细]

06月26日 15:51
甲午时期清国的参战兵力达63万人 内部却高度糜烂
甲午时期清国的参战兵力达63万人 内部却高度糜烂

1894年7月发生的甲午战争,对中华民族绝对是深创巨痛。战争本来是日本人发动的,应该付出惨重代价的是日本,结果由于清国战败,清政府被迫赔偿日本两亿两白银的所谓“军费”,此外还要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及... [详细]

06月26日 13:59
蒋王庙原先真有庙 祭祀南京史上最早的“土地神”
蒋王庙原先真有庙 祭祀南京史上最早的“土地神”

蒋帝祠,就是蒋王庙。供奉的是东汉末年秣陵(南京)县尉蒋子文。今天蒋王庙已无迹可循。史书上记载,蒋王庙就在今天太平门外的李文忠墓对面。蒋子文是什么人呢?他是广陵(扬州)人,为人嗜酒好色,挑达无度... [详细]

06月26日 12:21
大唐西域记新解: “唐僧”玄奘和高昌王室关系密切
大唐西域记新解: “唐僧”玄奘和高昌王室关系密切

“近期,我们在组织力量对吐峪沟出土的众多文物文书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它。”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王霄飞所看重的,就是最早的《大唐西域记》写本残卷。写本是指成书时手写形式流传的古籍,以此区别于刻本。... [详细]

06月26日 12:10
朱高炽虽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 却赢得了后世赞誉
朱高炽虽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 却赢得了后世赞誉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君主,成祖朱棣长子,也是开国大将军魏国公徐达的外孙。他做太子二十年,但登基之后十个月就驾崩了。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 [详细]

06月25日 10:34
《四库全书》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的﹔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的佚书﹐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有385... [详细]

06月24日 18:46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