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努尔哈赤仓促迁都之谜:迁都可保满八旗龙脉?
努尔哈赤仓促迁都之谜:迁都可保满八旗龙脉?

故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是满清入关挪位置之前的皇宫,也是爱新觉罗氏的龙兴之地。380年前,清朝的开创者就是在这里,迈出了他们入主中原的最后一步。380年后的今天,国内一批知名学者为纪... [详细]

04月18日 07:30
揭秘:古代惩治“临时夫妻”将妻典给他人杖八十
揭秘:古代惩治“临时夫妻”将妻典给他人杖八十

古代的“临时夫妻”往往出现在官员、行脚商以及在外求学的士子中间。元代作品中经常提到的“两头大”,就是这种现象的古代版。官员异地为官,读书人出外游学,商人常年在外经商,许多都不带家眷。于是,家中有个... [详细]

04月17日 15:54
人类为何贪吃?人类史上大部分时期食物匮乏
人类为何贪吃?人类史上大部分时期食物匮乏

贪吃是人的一种本性,根据达尔文理论,特定的性状(功能、结构或行为)能够延续下来,总有其适应性,而暴饮暴食显然不是一种适应性状,但人类为何难以杜绝贪吃的恶习?不仅如此,还需追问的是,人类到底是素食动... [详细]

04月17日 13:29
解密:宋朝史学家司马光是如何评论三家分晋的?
解密:宋朝史学家司马光是如何评论三家分晋的?

《资治通鉴》的开篇就是三家分晋,为什么司马光会以这一事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呢?因为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司马光认为这一事件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对君臣之礼的彻底破坏,所以他把这... [详细]

04月17日 07:21
解密:“江郎才尽”中的江郎缘何将后人涮了一把?
解密:“江郎才尽”中的江郎缘何将后人涮了一把?

历史上有不少有意思的人物,常常被编入遭贬损的行列,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江淹就是其中一例。“江郎才尽”这一带贬意的成语,一千五百多年来就一直陪伴着他。就是这个倒霉的江淹,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 [详细]

04月17日 07:21
揭秘:汉朝皇帝是用什么仪式迎娶自己的皇后?
揭秘:汉朝皇帝是用什么仪式迎娶自己的皇后?

汉孝惠皇后张嫣,是吕太后为了亲上加亲,控制国政,而指定嫁给汉惠帝刘盈的。张嫣是个不幸的女人,她生活在吕后、惠帝、后宫美人和诸多反吕大臣的夹缝中,欲有所为而又难有所为。从史料中看,张皇后是一位娴德淑... [详细]

04月17日 07:21
解密:阴皇后阴丽华缘何始终让光武帝情有独钟?
解密:阴皇后阴丽华缘何始终让光武帝情有独钟?

刘秀即帝位后,派侍中傅俊到新野迎接发妻阴丽华。新婚一别,己经三年,当年的刘将军,如今己经成为主宰天下的皇帝;而当年的阴新娘,饱经战乱流离,如今则变得更加沉稳了。两人相见,悲喜交加,刘秀情不自禁地吟... [详细]

04月17日 07:21
东硖石谷之战的后续:契丹头目孙万荣被人出卖
东硖石谷之战的后续:契丹头目孙万荣被人出卖

后突厥乘契丹后方空虚之机,发兵进攻契丹新城,尽俘契丹老弱妇女而归,并使乙冤羽驰报孙万荣。孙万荣此时正与唐(周)军相持,忽闻新城有失,慌恐不安,众心离散。附于契丹的奚人也乘机背离契丹。唐(周)军... [详细]

04月16日 18:08
东硖石谷之战经过:唐军是如何被契丹军击败的?
东硖石谷之战经过:唐军是如何被契丹军击败的?

契丹反唐黄麞谷之战后,武则天为挽回败局,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诏征天下囚犯与吏民家奴骁勇者充军,并令山东(太行山东)靠近边塞各州组织武骑团兵,以右武威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为清边道行大军总... [详细]

04月16日 18:01
东硖石谷之战简介:契丹民族发展历史的起点东硖石谷
东硖石谷之战简介:契丹民族发展历史的起点东硖石谷

唐武后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在唐与契丹、奚等之战的初期,契丹首领孙万荣率军在东硖石谷(今河北迁安东北)歼灭唐清边道总管王孝杰军的作战。契丹反唐黄麞谷之战后,武则天为挽回败局,于万岁通天元年... [详细]

04月16日 17:53
白江口之战的历史影响:使得日本彻底对唐臣服
白江口之战的历史影响:使得日本彻底对唐臣服

双方合战。唐军四战皆捷,水陆连胜。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隋唐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还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日本的兵船与之相较,自然简陋寒酸。当时,倭奴还未从中国偷师学艺,技术方... [详细]

04月16日 17:48
白江口之战的后续:唐朝是如何处理朝鲜问题的?
白江口之战的后续:唐朝是如何处理朝鲜问题的?

灭百济后,唐朝大军振旅而还,留下郎将刘仁愿率数千唐兵留守百济城,并派左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赴任半途,王文度病死,诏以刘仁轨代之。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来已经降服唐军,待他看到唐军主... [详细]

04月16日 17:45
白江口之战的经过:唐朝军队是如何战胜敌人的?
白江口之战的经过:唐朝军队是如何战胜敌人的?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率陆军六万,水军四万,又发新罗、契丹、奚等国、部兵,进击高句丽。唐军初进克捷,攻克盖牟城(今辽宁盖平)、沙卑城(今辽宁复县),并克陷辽东(今辽宁辽阳... [详细]

04月16日 17:42
白江口之战背景:朝鲜半岛三国之间发生混战
白江口之战背景:朝鲜半岛三国之间发生混战

朝鲜半岛在唐朝初年存有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三个“国家”。其中,高句丽名声最大,军力最强,对中央王朝一直是时降时叛,时慕时倨。隋炀帝亡国,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征高句丽,致使国内民生凋敝,国力大耗。唐高祖... [详细]

04月16日 17:38
白江口之战简介:中日两国政权之间的第一战
白江口之战简介:中日两国政权之间的第一战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公元663年,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 [详细]

04月16日 17:35
浅水原之战的历史影响:唐军彻底排除西秦威胁
浅水原之战的历史影响:唐军彻底排除西秦威胁

浅水原之战,唐朝平定陇西,消除西顾之忧,保障了关中安全。此战,唐争取李轨成功,使薛军侧后受到威胁;李世民再战浅水原,闭垒以待,抓住有利战机前后夹攻,并乘势追击,使其兵不得聚,从而获胜。在浅... [详细]

04月16日 17:26
浅水原之战的经过:唐军一鼓作气消灭西秦主力
浅水原之战的经过:唐军一鼓作气消灭西秦主力

初战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一带),主力军向高墌(今陕西长武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七月四日,李世民来到高墌,不料忽... [详细]

04月16日 17:23
浅水原之战的背景:唐朝试图消除西秦的威胁
浅水原之战的背景:唐朝试图消除西秦的威胁

唐政权建立时,隋末的内乱也随着炀帝之死而达到高潮。宇文化及立杨浩为皇帝,率隋军主力十余万人北上,要回到长安夺取政权;同时,洛阳的隋朝残部立杨侗为帝。杨侗政权设法拉拢李密,封了他一连串的高官,让他去... [详细]

04月16日 17:18
浅水原之战简介:唐太宗指挥下的开唐第一仗
浅水原之战简介:唐太宗指挥下的开唐第一仗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此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 [详细]

04月16日 17:16
解密:家底雄厚的大隋王朝为何会速亡在杨广手上
解密:家底雄厚的大隋王朝为何会速亡在杨广手上

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这两父子,在国家的治理上,恰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杨坚称帝后,厉行节俭,爱惜民力,励精图治二十余年,使得大乱三百年后的天下,初步安定,生产恢复,经济发展,财富增加。而杨广继位后却... [详细]

04月16日 16:29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