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解密:明代卫所制是如何区分级别和称谓的?
解密:明代卫所制是如何区分级别和称谓的?

都指挥使司、卫指挥使司、千户所、百户所官员称谓及其品级:都指挥使司有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其下属有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断事(正六品... [详细]

03月22日 16:54
明朝卫所制的职能管理:明代的卫所分布在哪里?
明朝卫所制的职能管理:明代的卫所分布在哪里?

卫所制度所管理都指挥使司大抵5600名军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所,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120人为一个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2个(每总旗辖50人)、小旗10个(每小旗辖10人... [详细]

03月22日 16:51
解密:卫所制中的军户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解密:卫所制中的军户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军户的主要的义务,便是出一丁男赴卫所当兵,称作正军,其他的子弟称作馀丁或军馀,正军赴卫所,至少要有一名馀丁随行,以助其生活,由于军户负担沉重,故多给有田地,且正军免全部差役,而在营馀丁及原籍下的一... [详细]

03月22日 16:47
解密:明代的卫所制最初的雏形是由谁提出的?
解密:明代的卫所制最初的雏形是由谁提出的?

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最早提出卫所。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全国的各军事要地,设立军卫。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 [详细]

03月22日 16:44
解密:明太祖创立的卫所制度是什么样的军制?
解密:明太祖创立的卫所制度是什么样的军制?

卫所制度又称卫所制为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明代在与元朝及元末群雄争战期间,军队的来源,有诸将原有之兵,即所谓从征,有元兵及群雄兵归附的,有获罪而谪... [详细]

03月22日 16:39
解密:该如何评价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事件?
解密:该如何评价朱元璋时期的南北榜事件?

明王朝的科举制度,经过南北榜案这次重大的变革。从此明朝的科举录取,不再是“全国统一划线”,相反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式。这个... [详细]

03月22日 16:18
明初南北榜事件的影响:间接导致了后来的党争
明初南北榜事件的影响:间接导致了后来的党争

南北榜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体现了朱元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后遂成定制。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后... [详细]

03月22日 16:09
明初南北榜事件经过:没有一个北方人考上进士
明初南北榜事件经过:没有一个北方人考上进士

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经三月廷试后,以陈安阝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是为春榜。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 [详细]

03月22日 16:06
明初南北榜的历史背景:刘三吾成为科举主考官
明初南北榜的历史背景:刘三吾成为科举主考官

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其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在主考官的选择上,朱元璋经反复斟酌,终圈定了78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刘三吾在当时可谓大儒,此人是元朝旧臣,元末时就... [详细]

03月22日 15:58
揭秘:北宋为何不许独生子女和未成年人出家?
揭秘:北宋为何不许独生子女和未成年人出家?

从北宋以前的僧人传记来看,那些在僧传中留名的僧人,绝大多数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家了,大概是十岁左右。在“佛制”中,长期以来并没有规定人们什么时候可以出家。寺院在古代一直也作为佛学教育机构而存在,里... [详细]

03月22日 15:56
明初南北榜事件:因地方差异引发的科举争议
明初南北榜事件:因地方差异引发的科举争议

南北榜案又称春夏榜案、刘三吾舞弊案、南北榜之争、南北榜事件是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陈三吾为第... [详细]

03月22日 15:54
皇帝的富亲戚:明代云南沐氏家族堪比红楼梦里的贾府
皇帝的富亲戚:明代云南沐氏家族堪比红楼梦里的贾府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凤姐对刘姥姥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还不忘说几句反话:“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厌弃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 [详细]

03月22日 15:48
解密:古代的科举考试有着什么样的流程?
解密:古代的科举考试有着什么样的流程?

科举指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 [详细]

03月22日 15:13
解密:古代的科举有着哪些具体的考试科目?
解密:古代的科举有着哪些具体的考试科目?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变化可以看出用人取向,也反映了年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 [详细]

03月22日 15:10
解密: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如何发展直至终结的?
解密: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如何发展直至终结的?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 [详细]

03月22日 15:06
解密:古代科举制度的发起于什么历史时期?
解密:古代科举制度的发起于什么历史时期?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 [详细]

03月22日 14:54
解密:科举之前中国实行什么样的选拔制度?
解密:科举之前中国实行什么样的选拔制度?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 [详细]

03月22日 14:45
解密: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底是怎么个选拔制度?
解密: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底是怎么个选拔制度?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 [详细]

03月22日 14:42
清朝律例禁止祖父母父母在时子孙分家 罚杖一百
清朝律例禁止祖父母父母在时子孙分家 罚杖一百

在如今的一般读者看来,大清律例差不多是件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大概除了研究者,没人会关注。影视作品展示各种稀奇古怪的古代肉刑,能够吸引一些眼球,可带着猎奇心态,像人类学家观察西非的部落或太平洋小岛的原... [详细]

03月22日 14:37
盘点中西历史的惊人巧合:孔子与释迦牟尼只差14岁
盘点中西历史的惊人巧合:孔子与释迦牟尼只差14岁

在中西方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巧合事件,不仅性质、规模极其相似,而且还发生在相同时期,东西相映,十分有趣。埃及金字塔王朝VS中国炎帝、黄帝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金字塔王朝建立,恰与司马迁... [详细]

03月22日 14:32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