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纪事

头条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为什么敢杀刘辩?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李儒,字孝直,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魏开国元勋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他竟然... [详细]

中国护照的历史:因为护照纠纷被迫打开国门
中国护照的历史:因为护照纠纷被迫打开国门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实际是个“偷渡者”      以护照形式作为出入边塞关津的通行证... [详细]

09月17日 11:11
清朝广州知府的收入:仅灰色收入就达上万两
清朝广州知府的收入:仅灰色收入就达上万两

 众所周知,清朝官场是很腐败的。江湖古老相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当上三年知府,能贪十万银子。江湖古老又相传:“不贪不滥,一年三万。”即使是下手不那么狠的地方官,一年也有三万两... [详细]

09月17日 10:42
清军八旗兵的迅速腐化:三藩之乱时已不堪大用
清军八旗兵的迅速腐化:三藩之乱时已不堪大用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等,这些辉煌的盛世是所有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回忆。然而王朝不断循环的现实表明,中国历史上再伟大的盛世也只能维持于一时。那些无法持续的... [详细]

09月17日 10:31
晚清最后十年: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晚清最后十年:庚子之变的惨痛慈禧太后开始新政

1901年,也就是中国农历的辛丑年。这一年,如果按照西历的话,应该是二十世纪的头一年,听起来颇有万事待兴、朝气蓬勃之气象。不过,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一年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就在前一年的夏天,由... [详细]

09月17日 10:03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永流传?
明朝三大藩王作乱:为何只有燕王朱棣永流传?

藩王自古有之,源于封建制度,所谓封建,即是分封建制,自古有之,至周朝蔚为大观。经历了西周的春秋和战国,诸侯做大,灭了周朝,继而秦统一了中国,实行郡县制度,后来的王朝也多有采用分封制度,但都免不了藩... [详细]

09月16日 10:53
揭秘:雄霸春秋战国的犬戎为何不入诸侯史册?
揭秘:雄霸春秋战国的犬戎为何不入诸侯史册?

迷人的宣太后通过日日夜夜的欢娱,软化了义渠王复兴帝国的野心,而英俊骁勇的年轻国王也使这位年轻守寡的太后心动不已,最后她竟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一公元前841年,是中国信史的端口年份,从这一... [详细]

09月16日 10:05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犬戎:雄霸春秋战国的少数民族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犬戎:雄霸春秋战国的少数民族

公元前841年,是中国信史的端口年份,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有了信史,历史有了文字记载,并且再没有中断。同时,从这一年开始,周朝开始了14年的共和政治,而这之后又恢复了帝王政治的原状。周朝为中国历... [详细]

09月16日 09:32
东京审判法官驳斥东条英机:杀二百万人是自卫?
东京审判法官驳斥东条英机:杀二百万人是自卫?

审讯二战罪魁东条英机1947年12月26日,法庭开始审讯东条英机。东条英机在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兼警务部部长时,疯狂屠杀中国东北的和平居民和抗日志士,惨遭涂炭的无辜百姓不计其数。1937年近卫... [详细]

09月15日 17:11
中国官方正式宣布发现一种新文字:字形似篆非篆
中国官方正式宣布发现一种新文字:字形似篆非篆

     8月17日上午9时,在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古文字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会上,中南民族大学“瑶族文字研究课题组”的专家们向世界宣布瑶族“... [详细]

09月15日 16:56
盘点古代战争兵器:春秋战车决斗 明朝火铳作战
盘点古代战争兵器:春秋战车决斗 明朝火铳作战

 9月3日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我军一批高精尖武器装备集中亮相。意犹未尽,不妨再到南京的各大博物馆里来一次“阅兵”。其展出的古代兵器文物,上可追溯至黄帝大战蚩尤的新石器时代,近则到正... [详细]

09月15日 16:52
盘点周朝主要诸侯国的首都:秦国五次迁都成霸业
盘点周朝主要诸侯国的首都:秦国五次迁都成霸业

周朝通过“分封制”全面拓展疆域,从而形成了北到内蒙古、南到五岭、西到甘肃、东道大海、东北进入辽河的版图,从而为明清以来的“十八行省”奠定了基础。一些人抨击周朝分封制导致诸侯混战王室衰微,却忽视了只有... [详细]

09月15日 16:14
西夏王朝:一个在古代历史上被忽略的封建政权
西夏王朝:一个在古代历史上被忽略的封建政权

西夏是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唐朝中和元年(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公元10... [详细]

09月15日 14:32
不为人知的“古都”寿县:袁术曾经在此登基称帝
不为人知的“古都”寿县:袁术曾经在此登基称帝

寿县是个充满历史厚度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安徽,能与之比肩的恐怕也只有亳州和桐城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底蕴,是数千年的积累一点点沉淀下来的,而不是光靠着什么“大拆违”、“大建设”就能立竿见影的,... [详细]

09月15日 13:53
盘点承载千年文明的15条古道:丝绸之路名列第一
盘点承载千年文明的15条古道:丝绸之路名列第一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烟尘中,曾经存在这样一些古道,它们夹在古代荒蛮的山水之间,充满未知的危险和诗意。沿着它们,张骞曾经出使西域、文成公主远嫁他乡、成吉思汗远征欧洲大陆……这些道路逶迤过崇山峻岭、... [详细]

09月15日 10:41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标志着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民族觉醒中国官方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欧弗莱区在《列强对华财政控制》一文中论证义和团运动时说:“关于它兴起的原因,劳顿引证了义和团... [详细]

09月15日 10:37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能力

满清政府在中国公众看来,清朝皇室在事件中行径愚眛,在联军势力前倍受羞辱,一再显示了清政府的昏庸、腐败与无能,其统治威信大幅下降。东南各省总督在事件中违抗中央命令,事后没有受罚反而得到褒奖。各地... [详细]

09月15日 10:24
义和团运动的思想意识:充斥爱国与排外的思想
义和团运动的思想意识:充斥爱国与排外的思想

爱国思想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思想,对外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灾难十分痛恨。他们表示:“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还有些义和团组织更希望能使国家从屈辱的境地摆脱出来,如当时的红灯照就... [详细]

09月15日 10:18
义和团运动的末日:拳民跪成一排等待清军斩杀
义和团运动的末日:拳民跪成一排等待清军斩杀

1894-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朝野对慈禧的非议巨大,西方列强也强烈要求封建的慈禧让权,还政与更开明,更容易和西方合作的光绪,实行变法,维新图强,无奈之下,慈禧只能做出让步,部分将权力交给光绪... [详细]

09月15日 09:48
义和团的简介: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的简介: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 [详细]

09月15日 09:30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

眼下,2015年全国夏秋季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多地高校大学生报名应征“入伍”。参军为何叫“入伍”?据考,“伍”字最早为最小的军队编制单位。据《周礼》记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而古代... [详细]

09月14日 16:52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