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最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太宗类似,李治性格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子,李治后面也顺利登基。那么,李世民为什么选择了李治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李恪呢?
其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中国古代从周代开始便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李治虽然排行老九,却是长孙皇后所出。李恪年纪虽比李治大,怎奈是杨贵妃所出。原本长孙皇后大子李承乾是第一继承人,可惜他出事了,老二李泰也出事了,按照规矩当然该李治继承。
其二,李恪身份特殊。李恪的生母杨贵妃是隋炀帝杨广之女,也就是说他是杨广的外孙,唐太宗如果立李恪就要冒风险的,以李恪刚强的性格为杨广翻案是极有可能的。即便是太宗同意,恐怕那些大臣们也不同意。李世民曾经询问过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很肯定地说选李治(不论是否有私心,在朝臣中还是有影响的)。
其三,李恪不是唐太宗,能力有缺陷。李恪从性格上是很像唐太宗,但他毕竟不是,甚至可以说是差的远。贞观十一年,李恪在任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的时候因狩猎过度、践踏庄家而被御史柳范弹劾,一个地方刺史都做不好,怎能指望治国。反观李治,在下去锻炼的时候政绩就不错,受到民众爱戴。
其四,保全所有儿子。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深深知道帝王之家兄弟残杀的残酷性,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重蹈覆辙。如果选了李恪,一向与李承乾、李泰有矛盾的他,可能不会放过李承乾与李泰。李治则不同,他性格温和,不喜欢杀戮,他当了皇帝各方都能保全。
各种因素一结合,加上朝臣们的意见,让太宗很快便打消了立李恪为太子的想法。事实证明,李世民的选择没错,李治当皇帝期间,大唐疆域达到最大,文治武功都很不错,甚至还灭了高丽圆太宗一生之梦,有贞观遗风。
当然,有人会说,那些功劳都是武则天的,李治不过是个傀儡。如果选择李恪,便不会出现后来李氏被屠杀的事情。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弄清李治与武则天的关系问题。可以肯定的说,李治自始至终掌握大权,武则天只是他完成工作的工具。李治在位的时候,一直是亲理朝政,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临死前三个月还罢免了宰相李义琰。最为重要的一点,大唐的军权始终牢牢掌握在手中,只此一点便足以证明李治是一个有极高权谋之术的人。至于李氏族人以及长孙无忌等人,基本可以说是李治想杀而不能自己出面杀,武则天便是这个出面替他杀人的人。
武则天后面称帝,与其说是李治无能,不如说是他的儿子无能。李治在晚年,便着力培养皇太子,只奈天赋不够再怎么培养也白搭。李治还让裴炎辅政,只不过裴炎也斗不过武则天,连长孙无忌都斗不过,何况裴炎。从李治去世,到武则天称帝共经历了经历了七年,也说明了在高宗时期武则天并没有掌握实权,无论威望还是权力都不足以支撑其称帝。
可以说,李恪如果当皇帝,历史确实会改写,武则天无法称帝。然而这种原因并非李恪能力比李治强,读史书便知道李治是一个腹黑且高明的帝王。根本原因在于李恪可能根本不会娶武则天,但是他是否能在文治武功上赶上李治则很难说。至于李家被杀的那些人,李恪上台也极有可能杀,而且杀得比较直接,引起的矛盾会更大。当然,李恪当皇帝的这些结果都是按照性格、能力推测,历史则没有如果。(原文来自绯史节操带的头条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历史的长河中,明朝的宫廷斗争尤为引人注目。其中,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充满了戏详情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往往被束缚于家庭和社会的传统角色之中。然而,在唐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关羽失荆州一直被视为其个人的重大失误。然而,当我们深入分析当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他们的伟大抱负。而南明的第一名君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让人扼腕叹息,也总有一些人物的行为令人费解。北宋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忠诚于国家、勇于担当的仁人志士。其中,明朝末年详情
在清朝初年的纷繁政局中,鳌拜作为一代权臣,其命运与少年康熙帝的亲政之路交织在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浩瀚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以其非凡的胆识和魄力,首次完成了中国的详情
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宫女们的生活往往充满了艰辛与不易。她们需要贴身服侍皇帝及后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韩信作为西汉的开国功臣,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卓越的战绩著称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其行为和性格往往对国家和民族产生详情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中,女性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但有一位女性却打破了这一常详情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传奇故事被传颂至今。其中,关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详情
在清朝,皇室的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政治联盟和家族利益的重要体现。为详情
在隋朝末年,突厥之乱与高句丽关系的紧张成为了当时最为严峻的两大问题。面对这样详情
在人类历史上,有些战役因其深远的影响而载入史册。温泉关战役便是其中之一。这场详情
在晚清的历史舞台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权力斗争一直是历史学家和民间传说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帝王的陵墓一直是考古界和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其中详情
慕陵,位于清西陵的西侧,是清朝道光皇帝的陵墓。这座陵墓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详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段传奇故事,它跨越了千年的时光,依然被人们传详情
在中国海南岛的黎族聚居区,有一种独特的传统酒品——山兰米酒。这种酒以其浓郁的详情
《庄子·秋水》是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一篇重要篇章,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详情
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战火纷飞,其中邯郸之战无疑是这一系列战争中最为震撼的篇章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而在众多战争中,牧野之战无疑详情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因其复杂性和争议性而被历史学家们避而不谈。怛罗斯详情
在三国时期,汉中之战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然而,尽管这场战役的规模详情
怛罗斯之战是公元751年发生在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一场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战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战役以其出人意料的结果而闻名于世。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尤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战争以惨烈著称,却在最绝望的时刻上演了逆转的奇迹——那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长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它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国详情
在历史长河中,蒙古铁骑和八旗都是以勇猛善战而著称的军队。然而,谁才是更厉害的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详情
在科学的世界里,有一种细胞被赋予了“不死”的名号,这就是海拉细胞。这种细胞源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古印度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邃的哲学思想。其影响详情
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花卉。这种花通常盛开在秋季,其鲜红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斯斯文文”这个词汇常被人们所提及。但是,它究竟是不详情
你知道“时时刻刻”这个成语吗?它不仅仅是描述时间的连续,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详情
在汉语成语的宝库中,“攘攘熙熙”以其形象生动的描绘,捕捉了人类社会繁忙混杂的详情
你是否曾在某个深夜,对着窗外的月光陷入沉思?又或者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感受详情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深层内涵详情
在汉语的成语宝库中,“离离矗矗”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成语,但它独特的形象和寓意让详情
在汉语的丰富宝库中,“两两三三”这个短语可能会让人产生一丝疑问——它是否是一详情
在丰富多彩的汉语成语中,“干干翼翼”虽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但它所承载的详情
成语作为汉语语言的精华,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混混噩详情
当“空空洞洞”一词跃然纸上,你是否感到一丝寒意?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我们详情
在汉语的丰富词汇中,“啛啛喳喳”虽非成语,却独具描绘力,它形象地勾勒出了一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