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要将沈万三满门抄斩?
2016-11-14 18:03:51 沈万三 朱元璋

  沈万三在民间的知名度不亚于白蛇娘娘,据《明史》记载,他当年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功不可没。

2_100701130251_1.jpg

  后来他又自告奋勇的要出资犒劳军队,结果惹恼了朱元璋脆弱的自尊心,认为他是故意展示财富,有谋反之心,之后在马皇后的求情下,才免其死罪,将他发配到云南。

  《明史》中,记载了朱元璋与沈万三这样一段对话:

  朱元璋问:“朕有百万军,汝能遍济之乎?”

  沈万三说:“每一军犒金一两。”

  朱元璋说:“此虽汝至意,不须汝也!”

  有真相有细节,似乎沈万三真的是在朱元璋的打击下才被流放至死的,但事实上沈万三与朱元璋并不相识。

  早在明朝还未建立时,沈万三便病死了。一个已死的人是不可能出资修建京城,更不可能被流放的。

  不过沈万三与朱元璋虽没有关系,沈家却千真万确是遭到朱元璋的打击而没落。明朝初期,朱元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令沈家触了霉头。在胡惟庸案上,沈万三的女婿陆仲和被扣上了“胡党”的罪名满门抄斩。

  这一点在朱元璋亲手编写的《大诰三编》里有着记录:这位做了18年粮长的富翁,不但谎报灾荒还出钱收买官吏。所以,在查明真相后便将他斩草除根了。

ABFD9422-CD60-41C2-BA33-1B3860701296.jpg

  而在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谋反案里,沈家遭到了彻底的、毁灭性打击。之所以斩杀蓝玉,朱元璋最初的动机是为了保护年幼的皇长孙朱允文登基后不受到那些豪杰的威胁。

  所以,他一面铲除最有威胁性的功臣,一面斩断民间富豪的根,不幸的是,沈家被朱元璋列入了名单之内。

  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没有理由也可以杀人,更何况沈家已经卷入蓝玉的关系网中,为朱元璋名正言顺的铲除沈家留下了理由。

  而制造这个机会的,是一个名叫王行的教馆先生,他牵线搭桥将沈家罗织进了蓝玉一党中。

  王行曾在沈家做过很多年的教馆先生,后来又去蓝玉家做教馆先生。沈家为了攀附权贵,便想通过王行为自己搭上蓝玉这艘大船,结果反而是给了朱元璋一个借口,令沈家满门抄斩。

  沈万三一手创下的巨大家业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虽然沈万三与朱元璋之间的纠葛是伪造的传奇,但依附在这些传奇上的历史却是真实可寻的。

377adab44aed2e736cf69b678601a18b87d6fa5a.jpg

  之所以沈万三帮助朱元璋修筑南京城的传说会一直流传,那与朱元璋大肆强行迁徙江浙地区的富户来“充实都城”有关。

  朱元璋的仇富心理很极端,他为了修筑自己的帝国,强行对富户们采取迁徙手段,将苏州、杭州、嘉州、湖州等地四千多家富户集体迁往南京。

  美其名曰是为“京城繁荣”,实际上是将大批富豪连根拔离本乡,变相地掠夺他们的财富。

  沈万三的典故便是出于这个背景。至于说沈万三充军云南,也是因为朱元璋自洪武十五年云南平定后,便不断将内地居民迁往云南。

  这项行为被冠上“支持边疆建设”的美名,实际上也是对富户变相的打击报复,因为这些移民当中,百分之六十都是富户。

  明代人谢肇淛的《滇略》一书,就对此有过记载:“高皇帝既定滇中,尽徙江左良家闾右以实之……故其人土著甚少,寄籍者多。衣冠、礼法、语言、习尚,大率类建业……”可见在传说中,沈万三只是这些富豪们的一个影子而已。

  沈万三作为一个毫无身份地位,靠自己双手白手起家的平民财神,被杜撰到这样的故事中,无疑表露了明朝人当时对朱元璋的极大不满,从故事中的沈万三就可以看到当时明朝富豪们的悲惨命运。

87ddc3cec3fdfc03b5958136d43f8794a5c2266b_副本.jpg

  而对于这些历史,当时的记载却语焉不详:“当是时,浙东、西巨室故家,多以罪倾其宗。”

  一句话便将受到牵连的富户打发了,而沈家也正是在这样的不公正待遇下,走向穷途末路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便沈万山活到明朝,也是难逃一死,因为朱元璋对于明朝帝国的设计蓝图中,是不允许富人们存身的。

  这个贫农出身,苦了半辈子的农民皇帝认为富人们会损害他的统治,妨碍他对帝国的掌控。所以,沈万三的败亡探秘到最后,揭晓出来的不过是皇权制度下的“潜规则”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