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深衣是什么样子?秦汉女子流行穿什么服饰
深衣是什么样子?秦汉女子流行穿什么服饰

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后汉书》记:贵妇入庙助蚕之服“皆深衣制”,但衣襟绕襟层数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增加,下摆部分肥大,腰身裹得很紧,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长沙马王堆汉墓女主... [详细]

08月31日 17:16
秦汉女子内衣什么样:抱腹与心衣
秦汉女子内衣什么样:抱腹与心衣

“帕腹,横帕其腹也。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心衣,抱腹而施钩肩,钩肩之间施一裆,以奄心也。”“心衣”的基础是“袍腹”,“抱腹”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钩肩”及”裆”。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 [详细]

08月31日 17:11
汉朝初期宫女服饰为何没有裆?
汉朝初期宫女服饰为何没有裆?

西汉服饰(女装)特点:(1)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 [详细]

08月31日 17:07
汉代男子发型:汉代男子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汉代男子发型:汉代男子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男子的发型是四方髻,不同朝代有所不同(满清当然除外),比如战国、秦、西汉是前面类似中分,头上的发髻略向左偏。再就是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些人上面的发髻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有的包块麻布,有的系... [详细]

08月31日 16:59
汉代女子发型简介:汉朝女子梳什么发型?
汉代女子发型简介:汉朝女子梳什么发型?

“女为悦己者容”是古代妇女装扮的出发点,“只为君王顾盼”更是古代宫廷女子的追求。中国古代的男子是很欣赏妇女的美丽长发的,头发的长短、疏密成为衡量妇女美貌的标准之一。当时长发的梳理方法和现在的差不多... [详细]

08月31日 16:46
“四大文明古国”说法不实?系晚清创造
“四大文明古国”说法不实?系晚清创造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和‘非洲中心论’差不多,都是为了挽救当事人的自尊心而不惜明确地歪曲事实。”8月28日,新锐历史学者刘仲敬携新书《经与史:华夏世界的历史建构》做客腾讯思享会,刘仲敬表示“四大... [详细]

08月31日 15:51
费祎怎么读?费祎的“费”三国时读什么
费祎怎么读?费祎的“费”三国时读什么

费祎怎么读?费祎的“费”三国时读什么?“祎”怎么读?... [详细]

08月31日 15:28
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董允
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董允

董允(?-246年),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董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董允... [详细]

08月31日 15:23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
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

董允(?-246年),字休昭,泸县嘉明镇人,三国时期,掌军中郎将董和之子。董允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重臣董允墓在哪... [详细]

08月31日 15:13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蒋琬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吗
诸葛亮死后谁接班?蒋琬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吗

三国时不管文官还是武将,人才最多的就是蜀汉。诸葛亮死后谁接班?蒋琬是诸葛亮的接班人吗?... [详细]

08月31日 15:00
三国蜀汉宰相蒋琬的故里到底在哪里?
三国蜀汉宰相蒋琬的故里到底在哪里?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三国蜀汉宰相蒋琬的故里到底在哪里?... [详细]

08月31日 14:50
蒋琬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的宰相蒋琬墓在哪
蒋琬是怎么死的?三国蜀汉的宰相蒋琬墓在哪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三国蒋琬是怎么死的?蒋琬墓在哪... [详细]

08月31日 14:34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由来:哪些人上了凌烟阁榜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由来:哪些人上了凌烟阁榜单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哪些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由来... [详细]

08月28日 17:24
战国竹简中的环保法:有让水道不堵塞的严格措施
战国竹简中的环保法:有让水道不堵塞的严格措施

竹简,就是竹书,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没有竹简,很多历史之谜,就难以解开。当然,在这些竹简图书出现前,我国并不是没有文字,但那些刻在金属上、石头上的东西,因为篇幅有限和阅读、携带不便,都有很大的... [详细]

08月28日 16:50
古代快递业:魏晋时颁布法规唐代运送水产水果
古代快递业:魏晋时颁布法规唐代运送水产水果

无论哪个时期,对“快递”的路程和速度都有要求。秦汉时期步递一般都是短途,平均每个时辰要走10里,这是对普通邮件的要求,当天送完。如果用传车,一般每天要行70里,最多每天可行两三百里。骑马的话,对速... [详细]

08月28日 15:08
古代人们是按照怎样的时间体系安排自己的生活
古代人们是按照怎样的时间体系安排自己的生活

一年有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有二十四个小时。每个小时有六十分钟,而每分钟有六十秒。这套来自西方的时间制度,我们都早已习惯了。时间就在我们身边。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火车,大街上所有匆匆来去的... [详细]

08月28日 14:57
古人认为“三伏”是厉鬼作怪:要杀狗祭祀并分食
古人认为“三伏”是厉鬼作怪:要杀狗祭祀并分食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一入“三伏”,气温骤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一举一动只能围绕着“酷暑”做文章。所谓“三伏”,是指夏至后第三个、第四个和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至少在秦朝时... [详细]

08月28日 14:07
古人如何解暑:唐代时已有冰棍 宋朝时出现刨冰
古人如何解暑:唐代时已有冰棍 宋朝时出现刨冰

春秋末期的达官贵人们就已经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到了唐代人们就已经会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了。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 [详细]

08月28日 14:00
汉字的发展史:北宋王安石如何造出双“喜”字?
汉字的发展史:北宋王安石如何造出双“喜”字?

汉字的创造和发展,标志着人类文化活动的进步。它是经历悠长的年代,由许多人集体创造出来的。但在古代,人们却不了解这些,认为文字是太古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造的,还流传着这样的神话:说仓颉是有四只眼睛的人... [详细]

08月28日 11:47
古汉语趣闻:唐代称父亲为“哥”
古汉语趣闻:唐代称父亲为“哥”

她和伊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 [详细]

08月28日 11:30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