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百科

头条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北周宣帝宇文赟德行不堪,为什么还能继承皇位?

《周书·本纪·卷七》记载:“宣皇帝讳赟,字干伯,高祖长子也。母曰李太后。武成元年,生于同州。保定元年五月丙午,... [详细]

清朝服饰之:清代凉帽
清朝服饰之:清代凉帽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竹制成。外裹绫罗,多用白色... [详细]

06月17日 17:14
清朝服饰之:清代蟒袍
清朝服饰之:清代蟒袍

蟒袍是文武官员最常用的礼服,因袍上绣有蟒文而得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 [详细]

06月17日 17:06
清朝服饰之:清代朝珠
清朝服饰之:清代朝珠

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形状如同和尚胸前挂的念珠。朝臣,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它是显示... [详细]

06月17日 17:01
清朝服饰之:清代暖帽
清朝服饰之:清代暖帽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 [详细]

06月17日 16:57
清朝服饰之:清代文官官服补子大全
清朝服饰之:清代文官官服补子大全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详细]

06月17日 16:49
清朝服饰之:清朝武官官服补子大全
清朝服饰之:清朝武官官服补子大全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有圆形补子及方形补子。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方形补子为文武官... [详细]

06月17日 16:37
清朝服饰之:清代亲王补子
清朝服饰之:清代亲王补子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详细]

06月17日 16:32
清朝服饰之:清代团龙补服
清朝服饰之:清代团龙补服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详细]

06月17日 16:13
清朝服饰之:华美富丽的氅衣
清朝服饰之:华美富丽的氅衣

氅衣,是清代内廷后妃穿在衬衣外面的日常服饰之一,也是后妃服饰中花纹最为华丽,做工最为繁缛,穿用最为频繁的服饰之一。清代氅衣的形制为:直身,身长至掩足,只露出旗鞋的高底。圆领,捻襟右衽。左右开裾至腋... [详细]

06月17日 16:06
为何明朝官员戴乌纱 清朝官员插花翎?
为何明朝官员戴乌纱 清朝官员插花翎?

在有关明清两朝的古装电视连续剧中,人们看到,明朝的官员和清朝的官员除了服装不同,而且戴的帽子也不相同。明朝官员头戴有两个翅子的乌纱帽,而清朝官员的红顶子的官帽上都要插上一束花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迥... [详细]

06月17日 15:59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①。【注释】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卦。坤,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为纯阴之卦。引本卦上六,《象辞》... [详细]

06月17日 15:46
什么是议罪银?为什么要设立议罪银
什么是议罪银?为什么要设立议罪银

议罪银,是清朝乾隆年间由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以钱顶罪的制度,即根据官员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此法出台后,立即受到贪官污吏的欢迎,同时也招致一些直吏的质疑。应该说,议罪银制度... [详细]

06月17日 15:43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注释】不敌其力:敌,动词,攻打。力,最坚强的部位。而消其势:势,气势—。兑下乾上之象:《易经》六十四卦中,《履》卦为“兑下乾上”... [详细]

06月17日 15:39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计浑水摸鱼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注释】乘其阴乱:阴,内部。意为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随,以向晦入宴息:语出《易经.随》卦。随,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 [详细]

06月17日 15:35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注释】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已有的战斗形貌,进一步完备继续战斗的各种态势。巽而止蛊:语出《易经.蛊》卦。蛊,卦名。本卦... [详细]

06月17日 15:29
清朝服饰之:清朝官员朝袍和吉服袍有哪些区别
清朝服饰之:清朝官员朝袍和吉服袍有哪些区别

正式文献中所提及的清代「蟒袍」,一律都指「吉服袍」。男子吉服袍与朝袍的区别,大概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说【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重要的话说三遍】:大襟——吉服袍大... [详细]

06月17日 15:26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注释】小敌困之:对弱小或者数量较少的敌人,要设法去困围(或者说歼灭)他。剥,不利有攸往:语出《易经.剥》卦。剥,卦名。本卦异卦相叠(坤下... [详细]

06月17日 15:26
清朝服饰之:清代官吏朝服
清朝服饰之:清代官吏朝服

清朝官服,清朝官员服饰。清朝官服制度,同样反映了清朝社会政治制度的特点。清统治者是以骑射武力征服了腐朽的明王朝,要维持统治,巩固政权,就要不忘这一根本。反映在服饰的典章制度中也是以“勿忘祖制”为戒... [详细]

06月17日 15:10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注释】形禁势格:禁,禁止。格,阻碍。句意为受到地势的限制和阻碍。利从近取,害以远隔:句意为,先攻取就近的敌人有利,越过近敌... [详细]

06月17日 15:16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注释】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假,借。句意为:处在我与敌两个大国之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 [详细]

06月17日 15:13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