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人是怎么爬到武将头上去的?赵匡胤总结的教训使宋朝变弱?
2018-03-28 15:47:12 赵匡胤 昭宪太后 宋太祖

  北宋政权建立起来后,赵匡胤总结最大的一条教训就是:一支无法控制的军队比一支无能的军队更糟糕。所以赵匡胤上台以后就开始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当然,他的很多做法并不是自己的发明,后周的君主已经开始有意识这么做了。从某个角度上说,赵匡胤是柴荣政策的继承者。

image.png

  《大驾卤簿图书》(局部),图中共绘官兵5481人、车辇61乘、牲畜近3000只、乐器1701件等

  具体怎么做呢?当然要削弱藩镇。这个倒比较容易。五代后期,藩镇的力量已经很弱了,没什么抵抗能力。

  更重要的是对付禁军。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有的读者会误以为这是去掉节度使们的兵权,其实恰恰相反,赵匡胤是把禁军高级将领撵去当节度使,其中就包括他的一批把兄弟。赵匡胤这么做是要把位高权重的人赶出禁军,把禁军将领们换成一批品级不高的新人,以方便他控制。但是这么做还不够,这只是一种权术,虽能取效于一时,但要想长治久安还得更改军事制度。

  于是,赵匡胤永久性的改变了禁军制度。后周已经把禁军核心拆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赵匡胤更进一步将侍卫司拆分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这样禁军就割裂为不相统属的三部分,二司就变成了“三衙”。这样做赵匡胤还不放心,他进一步降低了三衙领导的品级。像殿前都点检、侍卫司都指挥使这样高级别的官职都空着不任命,三衙最高领导至多是从二品,甚至是四品官、五品官。所谓“位低则易使”,级别低了总是听话些。

  这样就能让赵匡胤放心么?还是不踏实,还要再分权。三衙里有好多高级将领,赵匡胤蓄意降低他们之间的权位差距,让他们彼此牵制,总之是防范一元化领导,防止三衙长官翘尾巴。

image.png

  北宋禁军印信

  但是光这样就够了么?终究三衙里是一帮子武将,有共同语言,碰到特殊情况说不定会勾结起来?赵匡胤又让枢密院帮助三衙一起领导禁军。枢密院的领导叫枢密使,基本由文官担任。禁军的领导权在枢密院和三衙之间做了分割。三衙有管理权,枢密院有调度权。按后来李纲的说法,就是“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这个制度在后周时期已有苗头,赵匡胤将其进一步固化,持续了整个宋朝

  这样赵匡胤还是不太放心,赵匡胤武将出身,根据切身经验意识到了一件事:如果一个将领长期带领某支军队,那么将士之间就会有某种感情联系,这对作战当然有帮助,但也带来造反的可能!  《宋太祖立像》轴,绢本设色,纵265.5厘米,横127.8厘米,故宫南薰殿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以赵匡胤推行了“更戍制”。按照惯例,禁军也要到各地驻防,不可能都屯在首都吃闲饭。以前这些禁军往往长期驻扎在当地。现在赵匡胤规定禁军在一个地方驻扎不能超过三年,往往一两年一换防。而且除了极个别例外,全体禁军都要参加轮换,这样一来,整个宋朝大地上布满了频繁换防的禁军,像蚂蚁搬家一样来回跑。

  司马光夸奖这种制度,说它能让士兵“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士兵可能确实借机领略了祖国的大好风光,熟悉了不少山川,但问题是他们不太熟悉自己的将领。这样当然也有好处,守边大将手下的军队虽然不少,但一两年一换,你怎么培植个人势力?你又怎么可能带着一群半熟脸去造反?

  制度上的变革也需要文化上的配合。赵匡胤大力崇尚文化教育,反复让将军们“多读书”,以前被看不起的“毛锥子”们开始神气活现,到了他弟弟赵光义的时代,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文化人坚定地爬到了武将的头上。五代时期的格局出现了大翻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