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日本为何也出现了“闭关锁国”?日本的“锁国令”是怎么回事?
2018-07-03 10:47:36 谷崎润一郎 太宰治 川端康成

  锁国令(seclusion orders)是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1633-1639年先后发布5次.16世纪中叶起,葡、西、荷等西欧列强先后来日本传教、贸易。为禁止天主教传播,防止商人富豪与幕府对立,巩固幕藩体制,幕府的对外政策从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时起,开始向锁国政策转变。1616年,规定欧洲船只只能在平户、长崎两港停泊交易,1624年,拒绝与西班牙通商。30年代后,加快锁国步伐,连续5次发布锁国令。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军官培里率舰叩关为止。

blob.png

  历史解释

  锁国是日本江户时代德川幕府实行的外交政策。于1633年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开始,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军官培里率舰叩关为止。当初实行政策时锁国亦称呼为海禁,锁国这名字是由兰学者志筑忠雄在1801年提出。当然日本与外国的贸易关系并非完全中止,但仅允许与特定对象进行,包括与荷兰人在长崎出岛进行贸易,而明朝清朝在长崎亦有贸易来往。此外对马藩与朝鲜、萨摩藩与琉球国以及松前藩与虾夷有贸易关系。

blob.png

  背景

  自从西班牙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来到日本传教(集中在长崎市),不少日本大名及各阶层人民均信奉天主教,后来江户幕府实行禁教令,信徒被迫更改信仰以及被流放到外国。后来为了阻止外国传教,决意与亲天主教的西班牙及葡萄牙断交。

blob.png

  原因

  在安土桃山时代有不少基督教的传教士来航日本并且在日本传教,但是在江户幕府确立以后,将军开始颁布了“禁教令”,从而开始有锁国的念头。面对幕府的禁教令,在九州地方爆发了岛原之乱。后来在德川第三代将军家光的统治下完成了锁国的制度。江户时代中期发生了“费顿号事件”,导致了锁国的程度提升到另外一个地步。费顿号事件即一艘英国船伪装成荷兰船并且驶入长崎胁持长崎奉行所裏面的职员要求给予食物、水和柴薪,当长崎奉行交出这些物品后便扬长而去的事件,这件事件使得长崎奉行松平康英切腹。震怒的幕府下达了“异国船打退令”,又称“无二念打退令”,下令所有外国船只一靠近日本本土就予以炮弹攻击,促使了日本的完全锁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