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谁才是罪魁祸首?刘备,关羽,还是诸葛亮?
2018-07-16 11:32:57

  蜀汉政权在建立的前半段,一直是按照诸葛亮刘备制定建国方略《隆中对》执行的,先取荆州,再取益州,刘备从此有了立身之本。可惜后半段出了岔子,按照诸葛亮的计划,等到机会成熟时,分别从荆州和益州派两路大军夹击曹魏,就可平定天下,可就在关羽攻击樊城的时候,他被盟友孙权在背后捅了一刀,荆州丢失。刘备急于抢回荆州,以至于有了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的精锐部队在这两场大战中损失殆尽。此后,任凭诸葛亮有通天的才能,也回天乏术。

image.png

  因此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反而是蜀汉政权。公元263年,大将邓艾率领奇兵绕过姜维的正面防线,飞度阴平,奇迹般出现在江油城外。姜维想要回身追击,却被钟会牢牢牵制。于是邓艾一路势如破竹,连克江油和绵竹,直抵成都。

  后主刘禅眼看大势已去,派人向邓艾递交降书。等到邓艾大军到来时,刘禅让人将自己捆绑起来,亲自到邓艾军前请降。邓艾亲自为刘禅松绑,并烧掉了捆绑用的绳索。

image.png

  严格意义上说,蜀汉是被曹魏所灭,西晋建国还是三年以后的事情。

  刘禅投降后,举家搬到了洛阳,被封为安乐公,接着就发生了乐不思蜀的事情。根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昭曾经宴请刘禅,席间故意安排蜀地歌舞,刘禅看的很高兴。司马昭暗中感慨的跟贾充说:“没想到一个人的无情能到这个地步,就这样一个货色,即使有诸葛亮辅佐也成不了事,更何况姜维了。”贾充回答:“他要不是这种人,您怎么能平定蜀汉呢。”

  司马昭转头询问刘禅是否思念故国,刘禅的回答遗臭万年:“此间乐,不思蜀。”原蜀汉大臣郤正听到了,私下嘱咐刘禅:“您不能这么回答,您应该哭着说,先人的坟墓都在巴蜀、陇西,我每天都思念着他们。”后来司马昭再问刘禅是否思念故国时,刘禅就按照郤正的指点回答,司马昭奇怪的说:“这个回答怎么不像你说的,倒像是郤正说的。”刘禅下意识飙出一句:“咦,你怎么知道。”席间顿时哄堂大笑

image.png

  千百年来,无数人以此嘲笑刘禅昏庸无能、乐而忘本,乃至把蜀汉灭国的责任安在刘禅身上。可是蜀汉灭国真的是刘禅的责任吗?

  诸葛亮《出师表》中有这样的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教育刘禅要重用贤臣,远离小人。于是有人就说,蜀汉之败就是因为刘禅没有听诸葛亮的话,亲小人,远贤臣,亲信宦官黄皓,搞的民不聊生,所以国家败亡。

image.png

  事实上,刘禅一直是诸葛亮遗嘱的忠实执行者,诸葛亮死前交代,自己死后,由蒋琬接班,蒋琬死后费祎接班。费祎之后没有交代,实际上大权落在了以诸葛亮弟子自居的大将军姜维身上。

  黄皓之流不过是个弄臣,玩闹,逗刘禅开心的人,他一辈子无非就是想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没什么政治野心。蜀汉的灭亡恰恰是那位诸葛亮的弟子姜维的责任。

  自从夷陵之战战败后,蜀汉实际上就成了三国中实力最为弱小的一个。在诸葛亮倾力治理之下,蜀汉才渐渐恢复了元气。然而,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不得不率军北伐。即便如此,诸葛亮也是提前先解决了南方的后顾之忧以后才出山。

image.png

  然而,以蜀汉的国力,实在无法支撑一场北伐战争,因此几次出祁山,诸葛亮都因为后勤补给不给力而被迫撤退,最终病死在五丈原。

  此后,蜀汉再也没有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因此全面转入战略防守态势,在蒋琬、费祎的先后治理之下,休养生息,国家又再次恢复了生气。然而,费祎意外被刺,姜维担任大将军,他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坚持重北伐战争。多次出兵,败多胜少,而脆弱的蜀汉经济却在连年的征战中几近崩溃。

  等到司马昭伐蜀的时候,姜维自以为凭借剑阁天险可以阻挡魏军,却没料到被邓艾搞了个战略大迂回,直接抄了他的后路,攻破了成都。用兵如此,真给诸葛亮丢脸。

  因此,蜀汉灭国,姜维才是罪魁祸首。

image.png

  至于刘禅,他这一辈子,始终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刘备活着的时候,他自然没啥事可做。刘备死后,直到蜀汉灭亡,他一直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下,治蜀汉、平南中、出祁山都是诸葛亮的主意,他一件事都没法做主。即便诸葛亮死后,都给他安排好了接班人。等到了曹魏国土,刘禅更是要仰人鼻息,乐不思蜀也许真是他迫不得已的一种姿态。

  蜀汉从荆州失守开始走下坡路,姜维失策加剧了这一进程,刘禅能做的真的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