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结局早就被预言了?这个人是谁?
2018-10-30 11:44:57 鲍叔牙 齐桓公 管仲 姜子牙

  我们都知道春秋时代的齐桓公是先秦的五霸之首,他因为重用了管鲍,也就是管仲。才能称霸春秋。

  可是称霸春秋的齐桓公既然任用了管仲这样的一代名相,为什么还会被活活饿死呢?看到这,也许大家都知道,都是因为齐桓公在名相管仲死之后,不听信管仲的忠告,重用了易牙、竖刁、常之巫这三个奸人,才最终导致被活活饿死。

  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今安徽颍上) ,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任用管仲,是齐桓公最大的运气,因为曾经管仲还没有成为齐国的名相之前,还有一段故事。

image.png

  齐襄公在世的时候,由于荒淫无道,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不久,襄公被杀,另立新君。而我们知道,要册立新君,主子要找自己的辅佐之人,而辅佐的大臣也要帮助自己的主子。当时,管仲怕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因离齐国近,抢先回国夺到君位。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回齐国。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反而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而当时的齐桓公神志清醒,是一心想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听说管仲能够成就他的霸业,于是就不计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而后来,管仲也确实帮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

  按道理说,齐桓公任用了管仲以后,是顺风顺水,应该成就一番事业,利于人民和老百姓的,本应是件好事。可是,为什么有了管仲这位名相后,齐桓公还是没有成就一番事业,反而结局悲惨呢?

image.png

  事实上,齐桓公的悲惨结局也是必然的,注定的。为什么呢?因为齐桓公本身就有很多恶习,好色又好贪吃。齐桓公生活糜烂,当时他宠幸的一个妻妾叫长卫姬,而这个妻妾又与易牙关系很好,所以易牙也自然而然地受宠于齐桓公。而易牙又是一个及贪名誉富贵的人,齐桓公说未曾食过婴儿的肉,易牙就煮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更是得到齐桓公的信任。

  而当时春秋时代并列有五个国家,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朋友圈,大家都差不多。谁,对方任用了什么样的大臣,宠爱了什么样的妻妾,这君王的兴趣爱好,时间长了大家都一传十十传百,人尽皆知。想想我们现代我们这个社会,每个人与人交往都会有自己的朋友圈,哪个人有什么喜好,都会到处传。更何况那个时候每个国家也都是有密探的呢。

  后来,管仲得了重病,桓公前去探视时请教管仲,希望给他建议推荐用什么人,管仲叮嘱不能用易牙、竖刁、常之巫等人,不过管仲死后,齐桓公还是没听从管仲的忠告,重用、信任这三人,最终死于这三个奸人之手。

image.png

  而实际上,齐桓公惨死的结局很早之前就被春秋初期周国国君,周公旦的后裔宰孔给预言了。他曾经参加一次各国会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聚会的时候,晋献公迟到了,宰孔对晋献公说“惠难遍也,施难报也。不遍不报,卒于仇怨”。预言齐桓公将来一定死于仇怨。这个意思说明了什么呢,是说齐桓公好大喜功,施些小恩小惠,致力于武功而不修德。所以诸侯到他那里只献一些薄礼却满载而归。这是为了让到会的诸侯受到鼓励,而使背叛他的诸侯心怀羡慕。齐桓公施的恩惠好像放出的债希望得到回报,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

image.png

  而事实上也证明了宰孔说的这句预言也是对的,九年之后,齐国内乱,齐桓公被活活饿死。

  从这里看,就算管仲再才能了得,再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能力,也难保被辅佐的君王本人自己的不争气,不往好的学。更何况是企图自己对他人的好就像做生意一样,企图用一点点地恩惠换来别人对他的大回报。把心当生意买卖,用来管理国家,这种是不会长久的。人生的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