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代王爷的权力大于明代藩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19-02-25 09:34:12 戴思恭 张景岳 冒襄 聂豹 罗钦顺

  有明一代,身为皇帝宗亲的藩王们在经济上的收入可谓是丰厚不已,不仅朝廷每年定时拨付给他们一笔很可观的俸禄,而且皇帝还时不时对藩王们大加赏赐田地庄园。

  照这么推论,藩王们应该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了,不过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在生活水平上,藩王们的确可以做到锦衣玉食,但是他们的人身自由及政治权利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可以这么说,藩王们所得巨额俸禄以及田地赏赐是他们牺牲自己的政治权利而获得的经济补偿。

image.png

  自明代宣德一朝之后的藩王开始,虽然他们能够享受优厚的物质待遇,但他们的政治权力已经完全衰落。

  藩王们完全淡出朝堂,不许议论朝政,不得与官员联姻及结交,不得参与士农工商四民的事业,甚至个人未经皇帝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封地,彻底沦为只能享乐不能与所作为的土财主。

  而纵观明朝之后的清朝,清朝的王爷虽然经济收入上不及明代的藩王,但是政治权利一直都未曾被剥夺。

  整个清朝出现了无数个议政亲王、摄政王,王爷出任高官参与朝廷事务的例子不绝于如缕。为何与清朝王爷对比,明朝藩王的政治待遇如此之差,简直有天壤之别呢?

  探究这一问题,不得不提的是明成祖朱棣发动的那一场“靖难之役”。

  朱棣作为藩王以清君侧为名,通过发动军事袭击从封地北京打到首都南京城最后武装夺取皇位。

  之所以削藩,其一是夺取皇位之后的朱棣自知得位不正,不想后世子孙效仿他也发动叛乱,这样会不利于国家安定。于是他转而支持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彻彻底底杜绝以后藩王再次像他一样造反叛乱,朱棣通过迁封、削减王府护卫、解除诸王军事指挥权等方式,削夺诸王的军事权力。

  二是对朱元璋时期大肆分封诸王的一种补救措施。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出于防御旧元、转移军权的现实考虑,及配合废除宰相制度、防范权奸的需要,重走西汉初年的老路建立分封制,大封诸王。

  不过这一决策从始至终都透露着不合时宜,因为历经西周以来,分封政策早已经被历史检验无数次,已经不再适合国家的长治久安,只会引发动乱。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持国家稳定,朱棣和他的的继任者们只好不断加强削藩力度。

  最终到宣德一朝,明代的藩王们制度开始定型了,此后的藩王们开始淡出政治舞台。

  再加上开国皇帝朱元璋通过吸取前代经验教训,设立了一整套防范外戚、权臣、宦官等专权的制度,所以宗室作乱成了明代君主的首要防范。

  藩王们不能有所作为正是明朝君主矫枉过正之举。

  与明朝情形大不相同的是,清朝的前身是扎根于白山黑水的后金汗国。

  满人刚开始只是一个几十万人的部落,要想通过几十万人统治上亿的汉人,则满族内部必须保持团结一致的局面,尤其在爱新觉罗氏内部更要齐心协力。清朝的王爷之所以举足轻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开创军民结合的八旗制度,让自己的子侄分别统领八旗,才有了后来各个亲王统领八旗征战全国,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

  而在清朝前期,一直保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各个亲王也都有参政的权利。

  直到清朝中期,由于国家日渐平稳,大清君主开始着力于巩固君主的威权与专制,亲王的政治力量受到打击,不过仍然可以有参政权利。

  因为此时清朝的政治制度已经又更胜明朝了,清朝已经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把宗室王爵的制度建设的很完善了,能够在防止宗室专权的同时又利用宗室巩固皇权,也就不用担心王爷有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