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人掌机要简介 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寒人掌机要”是刘宋时开始产生的政治局面,由宋武帝刘裕开创,到宋孝武帝刘骏时全面完善而形成的一种政治局面,并被此后的南朝各代所延续。不仅贯穿整个南朝,也被汉化改革后的北朝所借鉴以对冲门阀贵族对皇权的威胁,进而影响了整个南北朝历史的政局走向,并延续至隋唐。

image.png

  “寒人掌机要”使寒门庶族势力逐步控制了政治中枢,为寒人集团登上政治舞台,进而取代士族奠定了根基,也为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历史背景

  东晋末年,战乱不止,在先后遭受王恭叛乱孙恩之乱桓玄之乱、卢循之乱,以及因此产生的一系列的军阀割据混战后,门阀士族遭到重创,门阀与皇帝共天下的政治局面已经难以再继续维系下去。以刘裕为代表的寒门庶族势力趁势崛起,并先后平定了各个割据势力从而使混战二十余年的南方重归一统,最终代晋建宋,在此过程中,寒门庶族势力也因军功而地位不断得到上升。刘裕出身寒门,他以军功夺取天下,因而掌握政权后,集权中央,大力削弱世家大族的军政实权,并在中央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大的中央军(也称台军),结束了东晋时期士族专兵的局面,同时重用寒门,于是寒门庶族士人,纷纷参与朝政。门阀士族进入刘宋后,虽仍高官厚禄,但所担任的皆为清流雅职,并无实权,因而不断被边缘化,而寒人所担任的如中书舍人之类的官职,品位虽低,但参与机要,出纳王命,具有实权。终宋、齐、梁、陈四朝,军政实权,均有寒人掌握。

  具体内容

  刘宋时,随着门阀士族的全面衰落和皇权的复兴,寒门庶族势力逐渐兴起,以及刘宋统治者本身就出自寒门庶族,因此采取系列抑制豪强,集权中央,重用寒门的改革措施,寒门开始在朝堂担任要职,参与执掌机要之职,于是逐步形成了“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寒人掌机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image.png

  第一是寒人控制政治中枢。从刘宋开始,统治者为加强皇权以制衡门阀士族对皇权的威胁,防止重现东晋士族坐大,皇权旁落的局面,大力削弱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影响,刘宋皇帝往往利用出身微贱而有实际才干的寒门来控制中央各部门,如尚书省的尚书令史、中书省的中书通事舍人实际把持了这两个最高权力机构,而门阀士族担任的尚书令、尚书仆射虽然位高,但却被完全架空,只剩下在公文上签名的权利,门阀士族人士越来越成为政治中的摆设,被剥夺了实权。刘宋开始,寒人之所以控制政治中枢,除了刘宋统治者为复兴皇权而削弱门阀士族和刘宋皇室本身就出自寒门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门阀士族本身就已经越来越腐朽,在政治上不求振作,不思进取,庸碌无能,除部分热衷于政治事务但却又受到皇权压制外,大多已经丧失了理政的能力和对政治的兴趣,这在客观上为寒人控制政治中枢创造了机会。

  第二是寒人执掌兵权。经历东晋末年混乱征战局面后,军权彻底归到了寒门庶族手中。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就是以寒门庶族身份,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凭借着与北方流民为主的北府兵组成的北府寒门军事集团,以军事起家,以军功坐大,最终改朝换代,创造了刘宋政权,此后刘裕实行军制改革,重新构造了一套中军和外军的体系,建立了一支实力强大的由皇帝直接指挥的中央军——台军。台军将领几乎全是皇帝的雇从亲信和信任的寒人武将。他们通过军功上升,以致出将入相,刘宋时期的门阀士族因此丧失了他们在东晋时期专兵的特权,失去了与皇权对抗的军事基础,兵权因此完全由寒人执掌。当然,士族手中的军权被彻底剥夺,也与士族在晋末“不乐武位”,“鄙薄武事”,以不过问军事为清高,抛弃了东晋早期士族以武功进取的传统,正是这些士族自身的腐朽无能,最终致使军权逐渐落入刘裕这样的寒门庶族手中,从此军权再也未落入士族之手。

  第三是寒人出任地方典签。从刘宋开始,皇帝为集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提高府州传递文书的官员——典签(签帅)的地位,同时通过委任被选拔出来的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士人担任州镇典签,使其往来于朝廷与州府之间,让他们负责传递州镇各项要务上报给中央审核,同时负责监督,传达中央命令和辅助地方州镇长官处理事务,并拥有随时将情况直接报告朝廷的权力,州镇起兵反抗朝廷的可能性被大大削弱,从而使中央进一步了控制地方军政要务,由此出现了“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