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曹参的文治武功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今天继续说一下刘邦的创业团队成员,此次所议主角是曹参。历史上提到曹参最多的就是“萧规曹随”,更多时候曹参是出现在萧何后面的。
萧规曹随除了说明萧何与曹参在西汉朝堂上出场顺序外,更多的是指萧何与曹参对于西汉初期的行政措施的交替接手。似乎曹参给众人的感觉就是永远排在萧何后面,有种千年老二的感觉。
可再仔细去看曹参,会发现他不仅仅是萧规曹随表面那么简单,刘邦打天下与安天下时,曹参都是一把好手。
曹参
◎也是归属秦朝行政体系
如果说非要将曹参与萧何、刘邦做对比,找出他们的共同点,那么他们都属于秦朝官吏体系,而且是那种最底层的官吏。
虽说是最底层的官吏,但他们在沛县这个小地方还是很混的开的,曹参的职位是狱掾,是监狱里面的官,可以说是不错的铁饭碗。
因为都归属于秦朝的官吏,而且都在沛县,曹参与刘邦可以说是兄弟单位,所以他与刘邦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的。
可能是位置的特殊性让他与文官萧何有点不一样,那就是他也能带兵打仗。当刘邦起义时,曹参更多的是从事武将的职位。
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
从记载中看出,曹参不但能打仗而且会打仗。可以说从一开始刘邦创业时,曹参与萧何走的是两条不同的发展路线。
曹参跟随刘邦打仗,主要在前线,基本上刘邦经历的大型战争他都没有缺席。从开始起义,到跟随刘邦进关中,再打最后楚汉争霸,曹参在战斗中不断累积着军功,同时它的职位也是不断被提升。
在楚汉战争期间,曹参的行政归属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开始的假左丞相到“参以右丞相属韩信,攻破齐历下军,遂取临菑”。
如果把刘邦团队作为整体的来看,曹参是由总公司调到了韩信所领的分公司去了,韩信是他的顶头上司。
归属韩信,那么曹参主要的任务就是清理齐国,因为韩信是齐王。齐国许多地方都是曹参打下来的,而不是韩信,等于韩信是构建了一个框架,而曹参是具体填充内容的人。
农民起义
◎谁坐第一
楚汉争霸结束后,大老板刘邦做了皇帝,而曾经跟随领导创业一众文臣武将都需要相应的股份及职位。
老板是刘邦毫无疑问,那么谁是最优秀的员工呢,在这一点上老板与员工们是由分歧的。刘邦认为第一功臣是萧何,而不少员工认为曹参的功劳数第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
为什么老板刘邦与员工的想法会有差别,在排座次的问题截然不同,其实也是不难理解的,可以细看一下。
细看一:创业以武将为主
有道是打天下靠刀枪,治天下靠文章。再细化来看就是打天下以武将为主,而治天下时要靠文官。曹参在跟随刘邦起义时就归属于战斗将领,他与萧何不同,他的功劳很明确,是每一次的战功。
同时在封赏萧何时,群臣的一句话就能说明,武将对于文官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屑的。当刘邦定的是萧何功劳最多时,群臣说:
“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从这一点,刘邦的创业团队中是武将占据大多数的,所以曹参的功劳在他们看来是比萧何大的。
细看二:刘邦认为曹参第二
如果从一开始来看,也能看出曹参为何排在第二。因为在刘邦未创业前,除去刘邦的亭长职位不提外,曹参从行政体系来看,他是萧何的手下。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
曹参和萧何都是跟随刘邦的创业元老,所以单从历史职位来看,刘邦也要照顾萧何的情绪,不能让萧何曾经的下属排在第一吧。
当然刘邦排座次不单单是根据这一点的,而是萧何治天下的能力他是知道的。
在天下安定后,曹参因为之前在齐国服务,对于齐国的一切他都是相当了解,所以当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时,曹参继续为齐国相国。
汉初分封
◎由地方到中央
在齐国曹参除了继续展示其武将的基本职能外,更多是透漏出他不一般的行政管理才能。曹参在齐国的施政不但是帮助齐国稳定,更重要是在其履历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武将职能,协助平叛
在汉初刘邦剪除异姓王的战争中,曹参是除了大力的,不但对付陈豨,而且还与刘邦共同合围过黥布。
文臣职能,安稳齐国
曹参在齐国请黄老之学的学科带头人盖公一起施政。可以说在齐国的时间,曹参深受黄老之学的影响,也可以说在这期间,曹参得到了提升。
曹参从跟随韩信攻打齐国时,基本他的主要工作地点就是齐国,但当萧何去世后,曹参说了一句话:“吾将入相。”
为什么曹参这么自信,萧何之后必然是他为相,虽然后来证实了他的话,可曹参入相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根据一,老上司的推荐
萧何可以说是曹参的老上司,他们一起跟随刘邦创业,换句话说萧何与曹参相互非常了解对方的才能。萧何作为西汉的第一任丞相,在去世前推荐曹参为接班人当然不是想当然的突发奇想,绝对是知道曹参有治世之才。
根据二,曹参在齐国的业绩
曹参在齐国任丞相,一共九年时间。而当初之所以让他在齐国任职,很重要的原因是齐王刘肥年幼,所以曹参基本上是齐国的二把手,实际的施政人。
九年的时间,曹参将齐国治理的是井井有条,从业绩上看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齐国是当时西汉的第一大封国,曹参有如此能力,不得不让西汉政府重视。
根据三,黄老之学的大环境下
西汉开国,百废待兴,皇帝所做的就是与民休息,所以黄老之学成为治国的主要思想。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而曹参在齐国的施政思想就是黄老之学,从他请黄老之学的学科带头人盖公就可以看出。
所以从施政思想来说,曹参与萧何是一贯的,而且曹参的施政思想也与当时的国情相符合。
根据四,沛县的嫡系功臣
曹参之所以能接替萧何,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曹参的影响力。曹参最开始跟随刘邦的一批人,属于沛县系,而且从当年排座次,群臣与皇帝刘邦不同意见就能看出,曹参在刘邦的功臣团中是多么有影响力。
沛县出身的功臣对于刘邦死后汉惠帝与吕后有着不一样的潜在功效,很多时候,曹参也许起着是震慑的作用。
黄老之学
◎治世无为之局
曹参接替萧何后,更多的是萧规曹随,但这并不是曹参无能,或者是真正地无为。萧规曹随是西汉初期稳定的象征,曹参并不是躺在萧何制定好的策略上享受赞誉。
首先,思想的一致性
曹参的行政思想与萧何,或者说西汉初期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萧何开始制定的行政措施都离不开这个巨大事实: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事实就是汉初经济需要重振,而黄老之学中的无为而治符合统治者与百姓休养生息的现实环境。
其次,不改变是认同,政策的延续
曹参没有改变萧何的政策,更多的是曹参从心底的认同,而他作为继任者,是需要将这些政策和措施继续执行下去。这并不是盲目的复制,而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所以在此曹参更多的是将政策合理的运用,以此保证国家稳定。
再次,整体不调,局部微调
曹参为相后,并不是全部照搬萧何的思想与措施,对于很多方面他是有微调的,从微调的方面,也能看出曹参的行政管理能力与大环境下高度匹配。
匹配一: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匹配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最后,成绩证明
曹参在丞相位置做了三年,这三年主要处于汉惠帝和吕后的统治下,萧规曹随与无为而治的思想,让西汉经济快速复苏。
而“君臣俱欲休息余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似乎就是最好的证明。
曹参从跟刘邦起义,一直以武将的身份帮助刘邦打天下,当天下安定时,他有放下刀枪,以文臣的方式来管理一地。这在刘邦的团队中是极其少见的,属于文武全才。
乱世有为,治世无为,是角色的转换,这样的角色转换是让他接替萧何职位的重要原因。从发展心理学来看,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而角色转换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要不断地扮演或转换各种角色。
曹参开始在乱世中角色是刘邦的武将,而在治世中他是丞相,是管理人才。这种角色的转化,曹参转化的很自然,而且非常成功。
为武将时: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为丞相时:天下晏然。
这说明一点曹参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在角色转换时并没有感觉不适应,而是显得一切水到渠成。这也是曹参的能力,不能忽视此点能力对于后期他被重用的推动有极其重用的作用。
从《史记》的记载顺序来看,反推一下,曹参的记载是跟在萧何后面,也能证明西汉时对于曹参的认可度不低于萧何,在刘邦的功臣团中,他的地位不低。
萧规曹随也是千年老二曹参对于自己的另一种证明,证明其才,更是证明其德。淡化武功,无为而治,也许这就是曹参被信任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康熙和苏麻喇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昌平君芈启,他这一生有何功成名就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 详情
你真的了解康熙和礼亲王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清代六大亲详情
对三山聚义打青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东王杨秀清的实力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详情
你真的了解李鸿章背锅侠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提到李鸿章详情
历史上徐晃是什么结局?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徐晃坐下马详情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蒙骜。 战国末年,秦国傲视群雄,秦国名将详情
在各种小弟,接二连三火并、驱逐大哥的背景下,大同防御使段文楚也被下属火并了。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太宗在确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到底考虑了哪些因素呢?详情
关胜董平等朝廷武将,为何遇到梁山,只是稍作抵抗,便纳头就拜?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军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军人武装政变,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军队编制,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说起清朝军队,详情
宋江是中国古代着名的起义军的首领,他一手带领了梁山起义走向昌盛,最后被官军围详情
水浒传的结局大家众所周知,宋江接受了招安,那么,朝廷到底给他封了什么官呢?加详情
宋江是《水浒传》贯彻始终的主角,也是小说的第一号人物,同时他又是争议最多的一详情
宋江反诗全文解读 宋江的反诗,是在他醉酒之后,感叹世道不公,有感而发,遂写详情
宋江最后为什么被毒死 宋江在被招安之后,被朝廷安排着东征西讨,那时的宋江不详情
水浒传,不管是看书,或者是电视,相比大家都是看过的,最后的结局大家也是知道的详情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婉约宋词在北宋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宋词内容也不外乎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历史上喝热水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详情
三国中黄盖是个怎样的人? 陈寿评曰「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详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以少胜多的战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详情
利萨海战简介:利萨海战过程是怎样的?利萨海战的结果如何?利萨海战的意义是什么详情
葡萄牙第乌海战简介:第乌海战背景是什么?第乌海战过程是怎样的?第乌海战的意义详情
古罗马阿克提姆海战简介:阿克提姆海战经过是怎样的?阿克提姆海战有什么影响?下详情
勒班托海战简介:勒班托海战的经过是怎样的?勒班托海战有什么重要意义?下面趣历详情
希波萨拉米斯海战简介:萨拉米斯海战谁赢了?萨拉米斯海战有哪些影响?下面趣历史详情
英法特拉法尔加海战简介:特拉法尔加海战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特拉法尔加海战?详情
对垓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垓下详情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官渡之详情
对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汉末三国详情
对河西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河西之详情
对同治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那个详情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其实诸葛亮的详情
耶律阿保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中国历详情
对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都说古代做详情
对慈禧身边的侍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详情
对刘太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太公其详情
你真的了解吕布和貂蝉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吕布和貂详情
你真的了解关羽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关羽可能是三国里唯详情
对安德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安德海曾详情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详情
夏姬,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详情
说到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交税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中国详情
马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很实用的交通工具和战略物资,而且古人对马的喜爱尤为特别,更详情
还不知道:胡椒的起源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详情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选择太子一事上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的嫡长子就是皇帝的继详情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会用自己以前的爵位作为新兴王朝的国号,比如隋失详情
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八仙过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详情
在古代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一直不高,大多数女性是没有工作的,她们的任务就是相详情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金榜题名时”,古代的知识分子将科举视为自己唯一的详情
我们经常在一些古装剧中,看到一种特殊的兵器,只要有这个武器就能先斩后奏,甚至详情
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妇——黄月英,并对她忠贞不二!详情
看《三国演义》时,关于关羽斩颜良这一段的描述:“只见关羽倒提青龙偃月刀冲下山详情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详情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详情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详情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详情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详情
小时候看《水浒传》,最失望的是宋江这个人。说是爱习枪棒,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可详情
宋江在上梁山之前,是济州府郓城县的一名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详情
《水浒传》一直是以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为鲜明特征。而“逼上梁山”一词更是随着《详情
历史上的宋江,一提到宋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浒传》中那个梁山的头领,及时详情
我们通过阅读古典诗词,很容易发现不同的诗人对于不同的景色是有着不同的感悟的。详情
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古诗的写作者,他们未必是诗人,也未必对文学有很高的造诣。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