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是如何在封建礼教禁锢最为严重的清朝,活出自我的?

  大家好,说起袁枚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想必大家都读过《苔》这首小诗中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个小小的苔藓,在诗人袁枚的眼中竟是如此地生动不平凡。而袁枚本人也在封建礼教禁锢最为严重的清朝,活出了跟这苔藓一样的快意和自我。

  那么今天就来谈一谈这个收了女弟子的随园老人——袁枚。

image.png

  袁枚来自一个已经没落的书香世家,也没有像豪门大户那样拥有百亩田地,家境较为贫寒。但是他从小就天资聪颖,学习十分努力,并且对于写诗有着格外的热爱。这样一个勤奋用功的小神童分外受到老师的喜爱。雍正六年,年仅12岁的袁枚和他42岁的老师一同参加了乡试,也一同考中了秀才

  等他刚刚年满20岁,就开始了人生第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杭州前去广西寻找做幕僚的叔叔袁鸿。这一路上袁枚虽是身体饱受旅途之艰辛,但是他借此机会有幸游览了沿途各地的名胜古迹,大好河山,这些都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乾隆四年的时候,袁枚参加科举考试,荣获进士,得以金榜题名,这应该就是他青年时代最辉煌最高光的人生时刻了。

  其实袁枚本质上还是一个寒门子弟,也许是从小生活贫寒穷怕了,在当官了以后,他就非常努力地想要升官发财。可惜天不遂人愿,他因为在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试中不合格被外调出京城当了江宁知县。这一下子就从皇帝身边的近臣变成了小小的一县之长,这高低落差可想而知,对于一直仕途顺风顺水的袁枚的打击也是非常巨大的。虽然他被贬在外,但是仍然想要通过自己良好的政绩回到京城,他在江宁,上元等县不断推行法制,严惩违法乱纪的权贵豪强,声名在外。春去秋来,一转眼七年光阴就这么过去了,袁枚见自己还是不断地辗转各个县当知县,丝毫没有回京的迹象。他也已经十分厌恶官场上的繁文缛节和尔虞我诈,心灰意冷之下趁着父亲去世母亲年迈无人照料,便辞官养母。

image.png

  后来,他在江宁购置了一座废弃已久的园子,这园子本是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家族的一部分园子,也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后来流传到了隋公的手里,也因此被称为隋园。不过收购以后,袁枚为了方便,就将“隋”简为“随”,并自称随园老人。他想着既然这个园子已经买下来了,就要装修出我最爱的风格。于是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并在自己的文章中作出了如下记录:“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奇峰怪石,重价购来,绿竹万竿,亲手栽植。器用则檀梨文梓,雕漆鹄金;玩物则晋帖唐碑,商彝夏鼎……”

  结果这样一来,他这几年做官的俸禄全挥霍得一干二净,工程实施到一半,就因为囊中羞涩而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不过,他想出了解决的办法。他将园中的一部分田地池塘租给了农民进行耕地养殖,索性不要了院墙,直接就是正儿八经的田园生活。这样一来,也吸引了许多人来此游玩观赏,袁枚有诗形容:“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逐渐地,他的随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和喜爱,甚至是连乾隆皇帝也听说了。乾隆在二下江南的时候,也曾将游访随园列入行程之内,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赋闲在家的袁枚对于女子那是非常的喜爱。他不否认自己好色,常说:“人非圣人,安有见色而不动心者?”他这一生竟然纳了十几个小妾。不过对于别人的指指点点和诽谤之语,他甚至开始招收起女弟子,就在随园开办私塾教她们识文写诗,并多次效仿《红楼梦》中的情节举办诗会。

  此外,不得不说的就是袁枚本人还是一个资深的美食家。袁枚花费心思仔细考究了326种南北菜肴,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家常小菜,或是小食电点心或是好茶好酒,都在他的《随园食单》中详细地进行介绍。此书一出,江宁鼎鼎大名是神厨王小余也来和袁枚交流菜品心得了。不过为了赚钱,他在随园开了一家酒楼,那王小余也成了他的大厨,很快就名声大噪。各地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以到过随园品尝过菜肴为荣。

image.png

  热爱写诗的袁枚自然是在诗坛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提出的“性灵说”影响深远,突出了通过诗歌进行情感的表达。他的《随园诗话》奠定了他当时在诗坛的地位。当然,袁枚此人也是颇爱恐怖小说,他自己发挥了想象力,写了一本《子不语》。没错,就是那个“子不语怪力乱神”。

  袁枚这一生,遵循着自己的意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他在封建王朝中秉持着真性情真胆色。他最后留下的一句话:“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我想,现在的我们也可以渐渐地“知”他“懂”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