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跟汉文帝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会死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唯一在世的弟弟淮南王刘长召集七十人,用四十辆大货车在谷口县起事谋反,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谋反了,后来淮南王被捕入狱,在流放的途中绝食而亡,汉文帝接到弟弟的死讯以后放声大哭,他后悔没有采纳袁盎的建议。

  其实刘长的死,文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他才是始作俑者,文帝对自己弟弟一味的纵容,致使刘长走上不归路,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从刘长身世开始说起。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七个儿子,他的母亲原来是赵王张敖的妾室赵姬,张敖为了讨好岳父刘邦,把赵姬献了给他,赵姬与刘邦有过短暂的交往后,怀下身孕。

  后来张敖因涉嫌谋反被捕,他的家人受到牵连被囚禁,赵姬在狱中请求狱吏禀告刘邦说自己怀有小皇子,此时刘邦正在恼怒张敖,没有理会赵姬。

image.png

  赵姬的哥哥请求吕后身边的宠臣审食其,请求他向吕后求情,结果吕后因妒忌,没有向刘邦求情,审食其便没有再次相劝,后来赵姬生下刘长以后,因怨恨过度自尽而亡。

  刘邦觉得自己负了赵姬,把刘长交给吕后抚养,刘长由于是吕后带大的缘故,所以跟她非常亲。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平定淮南王黥布叛乱以后,封刘长为淮南王。吕后去世以后,皇族派刘襄三兄弟和功臣派的灌婴周勃陈平联手发动政变,将吕氏诛族。

  吕氏被铲除以后,大臣们在选举新帝时,把刘长排除在候选人之外,主要原因是因为刘长是由吕后抚养长大,功臣派怕他长大以后,替自己的母亲复仇,所以他们选择了代王刘恒继任大统。

  吕后剧照刘长为什么会谋反?

  汉文帝即位以后,刘长认为自己是汉文帝活在世上唯一的弟弟,所以比较骄横任性,文帝念及手足亲情,每次都不追究他的过失。

  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刘长来到辟阳侯府求见审食其,审食其觉得是当今天子的弟弟求见,也没有回绝,刘长一见到审食其立刻从袖中取出铁椎捶打审食其,审食其当场暴毙。

  事后淮南王刘长还亲自拿着审食其的首级向文帝谢罪说审食其该死,刘长痛恨审食其主要是因为当初审食其作为吕后的宠臣,没有向吕后进言解救他的生母,为此刘长耿耿于怀,刘长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替母亲报仇。

  刘长杀害朝中大臣,理应受到重罚,但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汉文帝竟然赦免了刘长,从此以后刘长更加胆大妄为,他回到封地以后不用汉法,自己另外搞了一套法令,每次出入宫中都要效仿天子的声威,要求自己下达的命令当着皇命一样来执行。

image.png

  刘长轻视汉法的行为让朝中大臣极为不满,此时袁盎提议让文帝管管,不然将来怕生出祸端,但是文帝却没有采纳,此时刘长更加无法无天了。

  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刘长干了一件非常荒唐的事,他召集七十个人,用四十辆大货车起事谋反,这么点人就敢谋反,简直是一大笑话。

  刘长谋反被抓以后,丞相张苍等大臣前后两次上书请求文帝处死刘长,每次都遭到汉文帝的拒绝,后来大臣们选择妥协,第三次上书请求汉文帝将刘长发配到蜀地监视居住,这次汉文帝同意了。

  不久袁盎劝诫文帝说:刘长因过于骄纵,才走到今天的地步,他性格骄横刚烈,你让他坐着囚车入蜀,刘长心里承受不了,如果他染上什么风寒死了,陛下将会背负杀弟的恶名。

  汉文帝并没有采纳,他说自己只是让弟弟吃点苦头,很快就会放了他。

  刘长在入蜀的途中,坐着槛车(用木栅栏封闭的车,状似木笼),囚车贴有封条,在淮南王去往蜀地的途中,沿途接待的县令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条,让淮南王刘长出来溜达,刘长就这样一直坐着槛车从今天陕西千里迢迢赶往四川,路途遥远不说,还翻山越岭,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刘长忍受不了这种屈辱,对身边的仆人说:“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意思是谁说我是勇者,我不勇猛,我因骄纵看不到自己的过错落得这般田地,人的一辈子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

  自此刘长开始绝食,饿死在了去往蜀地的途中,当押解刘长的车队来到雍地以后,雍县令发现刘长已经绝食而亡,他随即上报给朝廷,汉文帝得知弟弟的死讯,失声痛哭,发泄完以后,他对袁盎说:因为我没有听取你的劝告,才导致弟弟去世。

  此时袁盎提议只要把丞相和御史大夫处死,以谢天下,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文帝并没有采纳袁盎的话,而是下令把沿途负责接待刘长而没有打开封条的所有县令,一律处斩,然后在雍县厚葬了刘长,并安排三十户人家替他守灵。

  汉文帝之所以这么在乎刘长的生死,是因为刘长的死会给他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汉文帝后来斩杀县令都是为了压制潜在的负面影响。

image.png

  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也就是刘长去世后两年,文帝下令封淮南王刘长的四个儿子为侯,四年后,在民间流传几句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意思是一尺布那么少都可以做成一件衣服,一斗粟不多也可以舂米,为何兄弟二人却不能相容?

  当时这首歌传遍大江南北,几乎家喻户晓。

  文帝听闻以后感叹着说,当年周公斩杀自己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天下人仍然称赞他们为贤者,是因为他们没有徇私而损坏国家利益,天下人这样说我,是不是因为我贪图淮南王的领土。

  所以汉文帝下令徙封刘邦庶长子刘肥孙子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追封已故的刘长为厉王,而且按照诸侯王的标准给刘长修建陵园。

  四年以后,文帝为彻底平息舆论,把刘喜迁回城阳,破例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王,并把淮南地区的四个郡封给他们。文帝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善后,压制舆论。

  汉文帝剧照汉文帝为什么要“宠杀”自己的弟弟?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刘长自作自受,实际上一般任性的人都是溺爱造成的,好比孩子骄纵,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家长没有教育好,那么文帝是真的溺爱弟弟呢?还是故意放纵?首先要了解文帝这个人。

  袁盎前后两次劝诫文帝让他管管刘长,文帝都没有采纳,其实文帝并不是一位刚愎自用、不善于纳谏的皇帝,根据史书记载文帝从谏如流,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他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克制自己的欲望,修正自己的过错,这样一位仁君他会不懂得纳谏?

image.png

  而且汉文帝是靠着自己的政治智慧才躲过吕后的残害,又靠着智慧把自己最优秀的三位侄儿打压致死,只要威胁到他地位的人,全部被他打压下去。这么睿智的皇帝他不可能不知道刘长将来的结果。

  故而汉文帝不采纳袁盎的建议,主要原因是他故意不采纳,因为他知道长期以往他的弟弟将来必定谋反,必定踏上不归之路,因为他觉得刘长的存在会威胁到他的帝位,想除掉他。

  其实汉文帝与刘长上演了汉代版的《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是,春秋时期郑庄公为了除掉自己的弟弟共叔段,故意放纵,比如他弟弟在自己的封地储备粮草,招兵买马,为谋反做准备时,郑庄公故意装傻不知道,直到共叔段膨胀到公开谋反时,郑庄公才给弟弟致命的一击,最后弄得弟弟身败名裂。郑庄公的做法无非是想让弟弟坐实谋反的罪名,把弟弟彻底送上不归路。

  汉文帝、郑庄公他们都是玩权术的高手,用“钓鱼执法”玩死了自己的亲弟弟,同时还赢来贤名,手段极其高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