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朝谋杀亲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古代刑案史中,"阿云之狱"是非常特殊的案件,明明涉案人员不多、情节手段不复杂,但历时许久都没有结论。再来说主角阿云,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妇,根本没有强大的后台靠山。从案发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这起案子的性质、定罪一再被推翻。除了负责案件调查的官员以外,无数士大夫甚至皇帝,都曾经参与其中。那么,这件"村妇杀夫未遂案"究竟有什么奥秘?
宋神宗剧照
"阿云之狱"始末,关键在宋神宗新诏
虽说历代刑法皆是万变不离其宗,但是,每个朝代还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才使得这起案件争论颇多。宋神宗继位后不久便颁发了一纸诏令,内容是"对于那些有预谋害人却没有致死的案子,只要加害者向官府自首,就可以减轻刑罚"。宋神宗主张的是以宽仁为治,既然加害人有意改邪归正,就应该给他们提供弃恶从善的机会。
皇帝下诏后不久,登州便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阿云的母亲刚去世没多久,她的叔叔便给她许了一门亲事,对方是本村的光棍韦阿大。阿云尚且青春年少,但韦阿大却是一个因长相丑陋而迟迟未娶的男人,这门婚事确实不般配。古代人的婚姻讲究"媒妁之言",叔叔作为长辈,完全有资格主导她的婚事,因此,如果阿云想摆脱这个丑陋的未婚夫,就只能兵行险招。趁着韦阿大在田间劳作的时候,阿云对他连砍十余刀,只是,阿云毕竟是少女,而且此前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坏事,所以韦阿大并没有性命之忧。最后,阿云被官府捉拿归案,并且按律定为死刑。
登州
在古代人的刑罚中,"谋杀亲夫"是罪加一等的,因此,阿云被判死刑不算过分。虽然她的身世经历相当可怜,但法律就是法律,并不会因为可怜而改变。按照宋律,当地知县把这件事上报,没想到引起了登州知州许遵的关注。许遵这个人执掌刑狱多年,后来被大理寺派到地方挂职历练,只要不犯大错,就一定能升职加薪。翻阅了卷宗以后,许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阿云的母亲刚去世,她还在服丧期间没有婚嫁,所以并不算谋杀亲夫"。而且,阿云有明显的自首悔过态度,并不是罪大恶极的人,如果按照宋神宗刚刚颁发的律法,阿云被免除死刑完全没问题。
在"阿云之狱"这起案件中,主要有两个争论点,其一,阿云和韦阿大有婚约,她的行为算不算谋杀亲夫;其二,阿云是不是存在自首情节。许遵认为,阿云"被问即承"便是自首,韦阿大是未婚夫而非夫君,所以应该从轻发落。但除了许遵以外,审刑院、大理寺都认为阿云应该被处死,案件一时陷入胶着之中。
阿云之狱
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案件讨论的官员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惊动了宋神宗。当然,面对眼前这种情形,宋神宗亦是左右为难。长久以来,皇权和相权便是相互制衡的存在,所以他不能公然站到百官的对立面。但若是轻易妥协判阿云死刑的话,新颁发的诏令就会成为一纸空文,皇帝的权威和颜面该如何保全?
朝臣分权制衡,变法与党争愈演愈烈
封建君主的官僚制度之所以能平稳运行,不只需要皇帝英明神武,更需要士大夫的鼎力配合。在这起案件中,朝中百官所争论的关键点,并不是阿云的刑罚判定,而是想制约皇权阻止新诏的推行。为了表明皇帝的态度,宋神宗将许遵调回京城,继续在大理寺任职。升任大理寺卿后,许遵很快便有了大动作,他上书皇帝对刑部的判决提出质疑。许遵的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按照宋神宗颁发的诏令,很容易就能解决阿云这件事,但刑部却置律法于不顾;第二,阿云已经自首,却还要从重发落,不符合儒家的宽仁思想。
许遵画像
针对许遵提出的异议,刑部众人皆议论纷纷,御史还出言弹劾说"阿云的刑罚还没有确定,所以许遵的说法不恰当"。一边是支持皇帝新诏却势单力孤的许遵,一边是固执守旧势力庞大的台谏大臣,宋神宗迫于无奈只能求助王安石和司马光。宋神宗觉得,这二人都是精研律法的人才,一定能让案件快速结束。只是皇帝没料到,他们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改革派,如何能商讨出结论呢?王安石支持许遵的判断,司马光却支持刑部众人,随后,朝中大臣也划分成了两派,派系矛盾越来越尖锐。
"阿云案"的量刑关键点在于自首。古人关于自首的定义,跟现代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唐代,他们更倾向于观察犯罪者的态度。只要认错积极态度良好,就能暂时忽略犯罪后果,一般来说量刑不会太重,而宋朝的律法和唐朝相似。
因为大量官员的参与,"阿云案"的主题开始跑偏,变成了一场党争闹剧。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主张变法,这一点又引起了司马光等人的不满。当改革派的实力占上风的时候,阿云得以免除死刑,后来又遇到皇帝大赦天下的恩典,顺利回家结婚生子。但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废除了王安石变法的全部内容,"阿云案"再次被翻了出来。此时的阿云已经另嫁他人还有了孩子,依旧没能躲过司马光的制裁,实在是可怜。
总结:
关于"阿云被处斩"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是司马光泄私愤的行为,因为这件案子早已过去多年,实在没必要旧事重提。换个角度来说,阿云也是这起案件中的受害者,为什么非得赶尽杀绝呢?许遵之所以支持宋神宗的新诏,多半是存了怜爱之心,既然韦阿大伤情不严重,网开一面也无可厚非。
司马光剧照
司马光坚持认为,礼治乃治国之本,既然阿云和韦阿大定下婚约,就应该按照"谋杀亲夫"来定罪。但实际上,司马光所谓的律法不能改,只是为了扼制变法行动而已,并不是为了家国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626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杀掉了自己的政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详情
北宋在与契丹交战的过程中,可以说是败多胜少,比如高梁河之战、岐沟关之战、君子详情
说起不杀开国功臣这件事,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位皇帝,他就是东汉的光武帝刘秀详情
公主是帝王的女儿,出身高贵,谁能娶到公主,身价自然也会提升。可是,唐朝时期却详情
薛仁贵是唐高宗时期的名将,一生征战沙场,罕有败绩。正所谓将门出将,薛仁贵的子详情
你知道宋徽宗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1100年正月,详情
汉文帝名叫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原本被封为代王,他本人既不得父皇的喜爱,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孝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杀吕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吕详情
江州事件时,吴用到底错在哪儿?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详情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神机军师朱武。 梁山七十二地煞的首位是谁详情
许褚虽是曹操的部下,却深得大家的喜欢,这与他的痴与忠是分不开的,接下来就为大详情
三国中许褚是个怎样的人 许褚是曹操帐下数一数二的猛将,虽然他为奸雄曹操服务详情
张辽和许褚谁更厉害 张辽和许褚谁厉害呢?很多沉迷三国的人都会在心里暗暗的比详情
凌统的杀父仇人是谁介绍 古语云:虎父无犬子,凌统的父亲凌操是孙策手下的一员详情
甘宁与凌统为什么不和?甘宁为何杀凌统的父亲 简单来说,甘宁做海盗时射杀了凌详情
关于明朝皇帝御驾亲征的次数,明朝史学家王世贞认为,“天子御甲胄统六师者,自高详情
隋唐时期的宇文化及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他的名气很大,但却臭名昭著,是详情
司马师和司马昭是什么关系? 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兄弟关系。父亲同为司马懿。司马详情
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奴仆,可是在中国历史上却经常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其中最厉害的详情
司马昭把权力传给弟弟司马昭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发生一件大事,那就是详情
司马昭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介绍 人们爱用俗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一个人详情
你知道龙湾之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水战是中国古代详情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叁国里详情
长坂坡之战简介:长坂坡之战的背景是什么?长坂坡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下面趣历详情
官渡之战简介:官渡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官渡之战曹操取胜原因是什么?下面趣详情
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宛城之战有什么影响?如何评价宛城之战?下详情
靖康之耻简述:靖康之耻的过程是怎样的?靖康之耻有什么影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详情
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是怎样的?下面趣历史详情
关羽襄樊之战简介:襄樊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襄樊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襄樊之战有什详情
定军山之战简介:定军山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定军山之战详细过程是怎样的?下面趣历详情
北宋东京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东京之战有什么意义?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详情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189年,掌政的董卓详情
对安德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安德海曾详情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详情
夏姬,接下来听听趣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夏姬,郑国公主,出身高贵,详情
张居正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王朝从详情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随着《甄嬛详情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朱元璋,详情
据传说,西汉的著名飞将军李广曾在边疆驻守时经历过这么一段奇幻的故事,感兴趣的详情
对王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始皇完成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详情
商玲珑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罢胡琴,掩秦详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赤霄剑,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详情
现在社会,身份证是个非常重要的证件,没了身份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那古人有没有详情
参观过秦皇陵兵马涌的人,都会对一个个盔甲整齐,威武雄壮的兵马俑留下深刻的印象详情
间谍,是国家情报机关派出或指使进行窃取、刺探、传送机密情报或进行颠覆、破坏活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里,有“刑始于兵”,“师出以律”的记载,“兵律”、“军律详情
文武分离是国家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文官武将分详情
李自成,陕西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政权的建立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详情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详情
安史之乱到底是谁引发的,最后又是由谁平定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详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有哪些原因,难道仅仅是因为失街亭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详情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在历史的记载中只有寥寥数语,关于宋太祖的真正死因依然是个谜,详情
要比较古代诗人们在朝堂当中所居的官位,或许哪个朝代都比不上宋朝。宋朝有很多宰详情
唐诗当中悼念前辈的诗歌还是有不少的。白居易悼念李白的诗歌,虽然只有六句,但其详情
在古典诗词当中寻求到诗意的生活境界,是我们读诗的初衷。唐朝的诗人当中,我们推详情
李商隐写给妻子的一首唐诗《夜雨寄北》,千百年来温暖了很多人的心理。“君问归期详情
袁枚《秋兰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秋兰赋袁枚 〔详情
聊斋志异《青城妇》原文 费邑高梦说为成都守[1],有一奇狱。先是,有西商客详情
聊斋志异《老龙船户》原文 朱公徽荫巡抚粤东时[2],往来商旅,多告无头冤状详情
聊斋志异《李八缸》原文 太学李月生[1],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详情
聊斋志异《卷一·雹神》原文 王公筠苍(1),莅任楚中(2)。拟登龙虎山谒天详情
聊斋志异《毛大福》原文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1]。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详情
聊斋志异《杜小雷》原文 杜小雷,益都之西山人[1]。母双盲。杜事之孝,家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