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范仲淹拥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
2020-10-26 13:45:44 范仲淹 王安石

  范仲淹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image.png

  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皆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之手,不管是民生疾苦,还是边塞风貌,他都写出了独具一格的风采。

  除了诗词,范仲淹更擅长于散文,著名的《岳阳楼记》融记叙、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动静相生,思想境界崇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此一段道出了他一生做人、为官的行为准则。是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范仲淹拥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境界?

  01、苦读及第,为民生治堰修堤

  范仲淹生于官宦世家,先祖做过唐朝宰相,五代时,其祖父和父亲在吴越为官,后来吴越被宋朝所灭,他的父亲追随吴越王归降大宋,成为宋朝的官员。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因病去世,贫困无依的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他的继父叫朱文翰,范仲淹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因家境贫寒,范仲淹常常只能喝粥度日,仍然坚持发奋读书。

  直到成年,范仲淹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河南商丘)求学。数年寒窗苦读,他博览群书,钻研儒家经典,颇有建树。带着满腔兼济天下的抱负,他以“朱说”之名进京赶考,金榜题名,由“寒儒”成为进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

  有了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并恢复范仲淹之名。

  范仲淹因自己出生贫寒,遂深知百姓疾苦,做官之后便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有一年,他做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西溪靠近大海,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由于海潮倒灌,良田经常被淹没,人民苦难深重

  范仲淹知道以后,上书江淮漕运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沿海筑堤,重修捍海堰。身边的人跟他说:“你是盐官,修堤不关你的事,还是不要多管闲事吧。”他说:“百姓遭殃,我身为官员,怎能不管?”后来,张纶奏明朝廷,宋仁宗便调范仲淹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

  范仲淹马上召集民工干起来。他每天到工地查看,还跟民工一起推车运土、夯地基。中途因为暴雨,刚修好的海堤毁于一旦,范仲淹没有气馁,重新组织民工继续修建。这时,他母亲病逝,他便辞官回家守丧。虽然人回家了,心还在海边,经常写信询问海堤修筑情况。后来,海堤造好了,再遇到潮起潮落,堤内田地都安然无恙,百姓终于可以安心种庄稼了。因为这道海堤由范仲淹提议并主持修建,当地人称其为“范公堤”。

image.png

  02 秉公直言,为家国心忧天下

  范仲淹在家为母亲守孝期间,还一心惦记着国家的事。他给朝廷上书,对国事提了很多建议,还说:“忠和孝是立国的根本,我现在有孝在身,可不敢忘了忠,不敢因为自己哀伤就忘了国家的忧患。”不久,宋仁宗就召他进京任职。

  到了京城,范仲淹才知道朝廷大权都在刘太后手中,很多事皇帝都做不了主。这个刘太后何许人也,就是传说中那个狸猫换太子的刘娥

  这个刘太后独揽大权。那年冬至,仁宗准备率领百官为太后祝寿。范仲淹认为这一做法混淆了家礼与国礼,就上疏仁宗说:“皇帝有事奉亲长之道,但没有为臣之礼;如果要尽孝心,于内宫行家人礼仪即可,若与百官朝拜太后,有损皇上威严。”劝谏言仁宗放弃朝拜事宜。奏报内廷,没有获得答复。

  范仲淹又上书太后,请求还政仁宗。

  刘太后一听就翻了脸,把范仲淹赶出了京城。

  刘太后没多久就死了,宋仁宗亲政后,又把范仲淹调回京城,授予官职。范仲淹回京之后脾气一点都没改,看见不平事就一定要批评。

  有一年,淮南出了旱灾,加上蝗灾,粮食绝了产,百姓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范仲淹得知后,马上请宋仁宗派人查看灾情,救济灾民。可奏章递上去好些天也没有回音。

  他生气地质问皇帝:“皇宫里如果半天没有饭吃,皇上就着急了吧?可那么多百姓没饭吃,您怎么就不着急呢?”

  宋仁宗被说得面红耳赤,就派范仲淹去赈灾。

  范仲淹到了灾区马上开仓放粮,还多处开设医站,救治病人。救完了灾,他竟然还带回一把草,对宋仁宗说:“这就是百姓吃的东西,您给皇亲国戚们看看,叫他们别再铺张浪费了。”这么说了他还不放心,还起草了书面文件,把朝廷的腐败烂事列了十条,请皇帝发给大臣们看。这么一来,不但得罪了大量权贵,皇帝脸上也挂不住了,宰相吕夷简就撺掇着宋仁宗把范仲淹调出京城。

  他先被贬到睦州(福建),后又挪到苏州。到了地方上,因为他办事得力,为官一方便造福一方,所以,他的名声很快传遍各地,皇帝也知道了。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宋仁宗渴望贤才,又把范仲淹调回京城,在礼部任职。

  吕夷简担心范仲淹对自己不利,就说服宋仁宗让范仲淹去做开封知府。开封是京城,皇亲国戚都住在那儿,麻烦事可多着呢。吕夷简想:范仲淹整天忙着应付那些破烂事儿,就顾不上别的了,万一再有点儿什么闪失,就有理由罢免他了。

  果然,很快就遇到麻烦了。范仲淹查出好些贪官,上朝的时候,他把大臣和皇亲违法的案子说给皇帝听,还让皇帝不要纵容他们。宋仁宗丢了面子,吕夷简趁机说范仲淹诬告大臣、离间君臣,于是,范仲淹又被贬出京城。过了好几年,才调回来当龙图阁学士。

  他就这样一次次进京,出京,再进京,再出京,但不管是升职还是降职,不管身在何处,他都一心为民,兢兢业业,正应了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image.png

  03 戍边西北,任贤能御敌卫国

  范仲淹做龙图阁学士没多久,就被派到西北战场去跟西夏打仗了。这就奇怪了,他一个文官,怎么就轮到上前线了呢?

  西夏本来是党项人在陕北和宁夏一带建立的政权,唐朝时朝廷赐其头领姓李,并给予官职笼络着,到了宋朝,每年给大量财物进行安抚。就这么着,保了中原若干年的安宁。可是,到了宋仁宗统治时期,西夏由李元昊当了政,他也想当皇帝,不愿屈于宋朝统治之下。于是,他就带兵四处开打,并宣布立国,叫大夏,历史上称为西夏。

  李元昊挺会打仗,没几下就夺取了宋朝大片土地,宋朝派出的军队打一回败一回,损失惨重。到这时,宋仁宗才意识到这个西夏没那么好对付,赶忙从各地调兵遣将,并派龙图阁大学士范仲淹和庞籍到前线主持军务。

  范仲淹到了延州前线,四处察看地形,了解军务,寻找一直打败仗的原因。他对将领们说:“眼下李元昊势头正盛,地形又熟,硬碰他,咱们肯定吃亏。我看应该先守住城池,加固防守,找机会打他个措手不及,才能有转机。”

  有个叫种世衡的西北官员,对这边的地形和百姓都很熟悉,范仲淹把他召来,商量对策。种世衡说:“延州东北那一大片地界,壁垒太少,敌人很容易打过来。要是能在废墟上修建城堡,派兵把守,那就不怕了。”范仲淹听了表示赞同,就命种世衡负责这件事。

  种世衡还提到,李元昊经常让当地的羌人帮助打仗,羌人身强力壮,打仗不要命,很难对付。他自己跟羌人首领认识,如果能代表朝廷去说服他们,李元昊就少了帮手。范仲淹更是极力支持他。

  种世衡果然办好了这两件事,解决了前线的后顾之忧。范仲淹一边整顿防务,一边物色能官良将。这时,一个叫狄青的人进入了他的视线。

  狄青本来是个农夫,不善言辞,当兵后更是很少说话,可是,只要上阵杀敌,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戴着铜面具,披散着头发,挥动武器,无人敢抵挡。虽然宋军屡战屡败,但是狄青打了二十几次小仗,虽多次受伤,却从未败过。

  范仲淹很喜欢狄青那股威风劲儿,特地送了《左氏春秋》给他,对他说:“当将军不懂古今大事就统帅不了全军,打胜仗只是匹夫之勇。你今后要读些书,懂些战略,保管前途无量。”狄青后来果然本事越来越强,成为宋朝的一员大将。

  经过范仲淹的一番整顿,有了种世衡、狄青这样的人才,宋军对付西夏有了底气。而此时的李元昊已经不可一世,不仅跟宋朝打,还跟辽国打,跟吐蕃打,四处树敌,宋军对付西夏军开始转败为胜。因为连连征战,西夏国内生产停滞,又没了宋朝供给的衣食财物,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李元昊面对内外交困,只好派人到汴京跟宋朝议和。

  范仲淹是不主张议和的,他想趁胜追击,灭了西夏,彻底安定,但朝中很多大臣都主张讲和,宋仁宗也不想再打仗,就这样,双方还是坐在了谈判桌上。

  最后,西夏向宋朝称臣,宋朝封李元昊为西夏国主,每年送西夏银子五万两,绢十三万匹,还有茶叶、银器什么的,双方的贸易也恢复正常。宋朝就这样用大量财物换回了和平,西夏这个“国中国”就这么被承认了。

  西北的安定,范仲淹功不可没,宋仁宗提升他做了宰相。虽然官至宰相,范仲淹心里仍不是滋味,眼前的大宋已经越来越弱,他一心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又开始动脑筋实施改革。这就是“庆历新政”。后来,因为改革触及太多皇亲国戚的利益,宋仁宗选择了放弃,范仲淹又一次被放了外任,新政也不了了之。

  一代名相,一心为公,居庙堂之高无愧于民,处江湖之远无愧于君,因着他的存在,大宋的历史上多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