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说西域有一个热海,这到底是哪个地方?

  唐诗中有一个独特的流派:边塞诗。边塞诗是古典诗歌题材的一次重大突破,它突破了传统文人诗专注于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狭隘领域,而是把目光转向金戈铁马、刀剑铿锵、白草黄沙的边关疆场,风格雄浑悲壮,豪迈粗狂,充满血性和阳刚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唐朝之所以能成为边塞诗的兴盛时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唐朝初中期,国力鼎盛,武备强大。而唐朝周边,则分布着包括薛延陀、吐谷浑、契丹、吐蕃南诏等众多游牧部族国家,时常与唐朝有领土争端。而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几个皇帝,个个都是强硬的主战派,都热衷于动用武力开疆辟土,使得唐朝初中期成为对外战争频率最高的时期之一。

image.png

  在唐朝的戍边大军中,除了有骁勇善战的猛将大帅,也有很多从事文案工作的文人墨客,因为当时依靠军功也是一条获取功名的捷径,因此吸引了很多文人报国参军。他们从锦绣繁华的中原都市来到苍凉肃杀的边关,眼前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奇。文人特有的敏感与创作激情,使得他们的从军经历化作一首首诗篇,喷薄而出。

  岑参,就是唐朝最为卓越的边塞诗人之一。岑参,荆州江陵人,生活于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时期。岑参出身书香门第,早年勤学苦读,并在天宝三年考中进士。他先后担任名将高仙芝的右威卫录事参军,还在名将封常青手下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唐朝西域边疆度过了十余年时间,留下了很多优秀的边塞诗。

image.png

  岑参有一首名作《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其中有几句诗:“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诗中提到西域有一个热海,热海的水沸腾如煮,热气蒸腾,空中的白雪都无法接触到水面就被融化。离奇的是,如此滚烫的水中居然有肥大的鲤鱼在游泳。

  岑参诗中描绘的场景,简直有悖于物理常识,让人难以置信。但岑参的诗一向以写实著称,即使夸张也不会夸张到这种地步。最关键的是,岑参所说的这个热海,在现实中真实存在。它就是位于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高山湖泊伊塞克湖,如今已成他国的著名旅游景区,但在唐朝时,它却是真真切切的我大唐的国土,唐朝士兵们曾在湖边站岗巡逻。

  岑参所说的热海“开水里边养活鱼”到底是真是假?伊塞克湖为什么又被称为“热海”?其实在岑参之前,唐朝高僧在西行取经路上,就曾到过热海。《大唐西域记》记载,“四面负山,众流交湊,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瀚,惊波汩淴”。之所以叫“热海”,“其对凌山不冻,故得此名,其水未必温也”。之所以叫热海,并非因为水温有多高,只是因为它处在雪山环绕之中的高海拔地带,但却冬天从不结冰,古人不明所以,所以称之为热海。

  至于伊塞克湖冬天不结冰的原因,现代科学早已揭开谜团。伊塞克湖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河流汇入后,水分大量蒸发,矿物质和盐分却留在湖中,天长地久成为一个咸水湖,结冰点明显低于淡水,故此冬天不易结冰。可见,岑参对热海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很可能未必真的到过热海,诗中只是道听途说之言,热水里鲤鱼游泳是不可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