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他的贡献不仅仅在齐国开花结果,还影响了整个华夏文明
2021-01-02 13:40:01 鲍叔牙 齐桓公 管仲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管仲的故事。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为五霸之首,齐国国力也一度达到鼎盛。管仲开辟了法家的先驱,更是被誉为“圣人之师”。不过这个“圣人”恐怕和儒家倡导的圣人含义是格格不入的,孔子就曾评价管仲“管仲之器小哉”。虽然管仲有孔子不认可的一面,但孔子对管仲也有很多敬佩之意,毕竟管仲所作出的贡献,不仅仅是在齐国身上开花结果,还影响了整个华夏文明。

image.png

  一,春秋初期的格局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了镐京,周幽王被杀。第二年,周平王东迁洛阳,春秋时代开始。东迁之后,周王室便失去了整个关中地区的王畿地区,加上用土地以犒劳诸侯,周王室的王畿地区仅仅剩下了洛阳一座孤岛。王畿地区的减少,必然会导致人口、赋税和军队的缩减,以至于周王室衰微,还必须仰赖于晋郑等诸侯,《左传》有载:“我周之东迁,晋郑是依”。

  由于没有了周王权威的约束,中原诸国的秩序开始混乱起来。首先,郑、宋、卫、鲁等国混战不断,不听周王的号令。其次,以郑国为首的诸侯开始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公元前707年,郑国在繻葛之战中击败了周王军队,使得周天子颜面扫地。第三,这些诸侯国内部不断发生内乱,弑君事件时有发生,以至于纲常败坏。第四,各国国君和卿大夫等公然践踏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以至于礼崩乐坏

  而在中原陷入了混乱的时候,蛮夷等族开始乘机入侵中原。在北方,北狄、山戎等南下,《春秋》记载了多起春秋早期北狄入侵的事件,如前714年“北戎侵郑”;前706年,“北戎伐齐”;前662年,“冬,狄伐邢”。黄河流域的燕、齐、晋、卫、郑等国都遭遇到了北狄的威胁。最严重的一年是公元前661年,北狄攻破了卫国之都。在西部,西戎横行于关中地区,并威胁洛阳,“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伊、洛,往往有戎”。

  最大的威胁出现在江汉地区的楚国,从名义上说楚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但是楚国却并不承认这个诸侯的地位。楚君熊渠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称王,并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从西周以来,楚国就是周朝的一大威胁,周昭王、周穆王、周宣王等都先后和楚国发生过战争。为了遏制楚国的北上,西周后期在江汉流域分封了随、申、唐、蔡、应、息、弦等姬姓诸侯,史称“汉阳诸姬”。但到了春秋早期,汉阳诸姬已经被楚国消灭殆尽。不仅如此,楚国还不断出兵威胁中原,公元前710年“蔡侯、郑伯会于邓,始惧楚也”。公元前678年,楚国开始进攻中原最强的郑国。公元前666年,楚国一度攻陷了郑国之都。《公羊传》评论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image.png

  二,管仲改革:齐国的富国强兵之路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继位,随后他任用管仲为相,开始了富国强兵之路。

  在经济方面:一,承认土地私有,按照土地质量的优劣来征税,即所谓的“相地而崔征”。二,实行休养生息,实行富民政策,主张“无夺民时,则百姓富”,“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三,加强国家对手工业的控制和管理,设置了“工正”、“工师”、“铁官”、“三服官”等官员来管理手工业。第四,鼓励商业的发展,降低税收,实行“驰关税之征,五十而税一”。并加强对商业的管理,设置市场以通商贸,实行淮平政策以调节物价。

  在行政上,主要是重新划分行政管理体制。第一,按照地区来划分区划。将临淄之外的地区化为了五属,属下又设置了县、乡、卒、邑等行政单位。行政区划的改革有利于打破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军事上,管仲推行军政合一的体制,将全国百姓严密地组织起来,实行了兵农合一的政策。为了制造武器装备,管仲实行了以兵器和铁器来赎罪的政策,使得齐国“甲兵足”。

  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以鞼盾一戟,小罪谪以金分,宥间罪。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束矢。——《国语·齐语》

  在外交方面,管仲主张“亲邻国”。初期齐桓公不听管仲的劝告,“欲从事于诸侯”,对鲁国发动了长勺之战,结果遭到了失败。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和鲁君在柯会盟,被鲁国大夫曹沫劫持,被迫归还了侵占鲁国之地。齐桓公在外交上的挫折后,开始听从了管仲“重为之皮币,以骤聘眺于诸侯,以安四邻”的建议,开始交好诸侯。公元前679年,齐、卫、宋、陈、郑五国在甑会盟,随后鲁国也交好于齐国,这为齐国的霸业提供了良好的外交环境。

image.png

  三,管仲对华夏秩序的维护

  西周时期,华夏秩序由周天子主持,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已经无法号令诸侯,华夏秩序出现了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来重建华夏秩序,这就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个诸侯就是霸主。春秋早期的郑国虽然强盛一时,但其国力是难以主持华夏大局的。齐国则不同,首先齐国是太公望的封国,在西周就具有一定的征伐大权;其次,齐国的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第三,在经过管仲的改革后,齐国的国力大增,并得到了周边诸侯的拥护。因此,齐国能够具有这种领导能力。

  首先,齐国必须要解决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并让诸侯臣服于自己。鄫城会盟后,郑国还不想臣服齐国,拒绝参与齐国的会盟,鲁国则对齐国保有抵触心理,并时时寻找机会对抗齐国。公元前679年,齐率领宋、邾两国进攻郳国,郑国却在后方偷袭宋国。次年,齐、宋、卫联合伐郑,楚国也趁机攻郑,郑国被迫和齐国等国在幽地会盟。但是郑国的态度始终反复不定,第二年,郑国就拒绝朝觐齐国;公元前675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惠王奔郑国寻求保护,郑国也试图“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周惠王复位后,周郑的关系迅速恶化,郑国不得不承认现实,和齐国会盟。同年,鲁国和莒国联合对抗齐国,齐、宋、陈进攻鲁国,鲁国被迫臣服于齐国,并向齐国交纳聘礼。公元前672年,齐国又平定了陈国内乱。

  公元前667年,齐、宋、郑、陈在幽地会盟,周天子封齐桓公为侯伯,赐予齐桓公征伐大权。第二年,齐桓公就带领诸侯征伐和周天子有过节的卫国,这标志着齐国的霸主地位得到了正式的确立。称霸后,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率领诸侯开始反击蛮夷的进攻。公元前666年,山戎进攻燕国。两年后,齐桓公和管仲率领军队进攻山戎,孤竹,使得燕国转危为安;公元前662年,狄人进攻邢国,在管仲的建议下,齐桓公救邢国;第二年,狄人进攻卫国,卫国被灭,百姓流离。齐在楚丘重建卫国,同时也将邢国迁到夷仪。这就是历史上的“救邢存卫”,大大提高了齐国的威信。

  在狄人和山戎的威胁暂时解除后,齐国开始集中力量对付楚国。公元659年,楚国再次进攻郑国。齐桓公召集诸侯在淮阳、黄、阳谷等地会盟,共商伐楚大事。公元前656年,齐国组建了八国之师,正式开始了伐楚。八国军队首先攻破了楚国附庸的蔡国,再继续南征伐楚。楚国看见诸侯大军来势汹汹,被迫和齐桓公、管仲进行谈判。经过了一轮较量后,齐楚双方在召陵会盟,楚国答应不再进攻中原各国,并恢复向周天子的朝贡制度。召陵之盟后,华夏各国的威胁也暂时得到了解除。

image.png

  但召陵之盟后,中原各国的秩序还未恢复,各国依然有不断相互攻伐的现象。管仲向齐桓公提出要以德服诸侯,齐桓公接受其建议,减少了军事征伐。公元前651年,齐国召集中原诸国在葵丘会盟。葵丘会盟上,齐桓公和诸侯国达成了约定:

  第一条"初命": 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第二条:尊贤育才,以彰有德。第三条:敬老慈幼,无忘宾旅;第四条: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第五条: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

  葵丘会盟标志着中原的秩序重新建立了起来,维护了华夏礼乐文明的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