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朝的存在为何如此短暂?全国上下皇帝荒淫,官员糜烂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前有春秋韩魏赵三家分晋,后有三国魏蜀吴三分归晋司马炎篡位后先后灭蜀吴建立西晋,实现了三国时期之后的短暂大一统。自司马炎灭东吴完成统一,到西晋灭亡,历时仅37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大一统的西晋王朝是时间短暂的,从265年建立到280年统一全国,再到316年灭国,建国时间51年,统一时间36年。在九个大统一王朝里,统一时间排名倒数第3位,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王朝的覆灭,我们已经见怪不怪,因为用一句经典的话可以概括:“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对于短命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晋朝当然也有属于正统的文人,他们位高权重,他们富贵盈门,他们中有人书画风流,他们中有人战场大家,他们拥有那个时代最好的资源最多的特权,他们有一个很好听的统称,世家子弟!

  原本世家子弟,士族高门可以成为晋朝的名片,然而,姓氏文化的属性注定他的衍生物不可能成为某一个时代的专有品,他属于漫长的历史!晋朝有王谢等世家,南北朝有王谢等世家,唐宋元明清依旧有王谢等世家,那些家族人依旧在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各种的故事,只不过有些没落,只不过有些再也无法超越皇家!

  三国激荡群雄纷争,经历了长期的动乱,战争,在魏国,司马氏家族通过隐忍了数年的司马懿发动政变,而主导了魏国庙堂,司马昭掌权以后开始了三国的歼灭战,首先通过邓艾等一批将领灭亡了蜀国,把蜀后主刘禅俘虏到了洛阳,司马昭问他想念国家吗?刘禅回答乐不思蜀,深懂得生存之道的刘禅得以善终。司马氏灭蜀国,为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赢得了资本,司马昭死后,司马炎逼迫曹奂,正式建立了西晋,是为晋武帝

  三国时期,司马懿作为曹操的军师与吴、蜀交战,因其卓越的军事政治指挥才能,连续辅佐曹丕曹叡曹芳三帝,成为魏国的实权人物,其家族在政治斗争中不断打压异己,成为了魏国中最大的实权者,权力超过皇帝。公元251年,司马懿卒,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司马昭权势极大,自封为晋王,封其子司马炎为太子,实则曹魏王朝真正的掌权者已经是司马家族了,司马家族开始准备取魏而代之。

  曹魏在司马氏的指挥下已先于263年灭了蜀汉,公元265年,司马昭卒,其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逼其禅位,改国号为晋,都于洛阳,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司马炎为晋武帝。终于279年发动晋灭吴之战,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image.png

  晋武帝登基之初,休养生息之后,起兵伐吴,浩浩荡荡的六路大军南下开始统一战争,这时的吴国孙皓大兴土木,任用奸臣,腐败成风,于是被浩大的晋军灭亡,把吴国的孙皓俘虏到了洛阳,司马炎席间对我特地准备了位置等你来,孙皓随即回答,我也在吴国设置了同样的位置等陛下来,三年后孙皓不正常死亡,晋武帝一统天下,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长达六十年的战乱。

  晋武帝统一全国之后,知道如此长时间的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便开始国内的发展。朝廷采取措施,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扩充劳动力和加强监督等方面来促进农业生产。公元267年,晋武帝颁布鼓励农业生产的诏令。

  西晋统一后,晋武帝于太康元年颁布户调式,推行占田法和课田法。占田、课田制下的农民,为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他们生产获取的粮食除缴纳田租外,都归他们自己所有。这一制度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西晋的这些措施,无疑给世族地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更多的优厚待遇,还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上的平衡。但士族地主特权过大,助长了他们在生活上和政治上的腐化,同时影响庶族地主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阶级矛盾在后面开始愈发的尖锐,各阶级为了利益争斗愈发的激烈。

  晋武帝在统一天下后,通过休养生息,出现了太康盛世,鉴于魏王室微弱而被司马氏篡权,对同室宗亲大肆分封以巩固司马氏的政权,不料正是此举为晋末期的八王之乱埋下隐患。官员制度上采取九品中正制,官僚氏族把持着选拔任用大权,因而徇私腐败盛行,寒门士子难以仅凭努力改变命运。

  晋武帝司马炎觉得天下无事,骄傲自负,洛阳城里达官显贵攀比成风,相互斗富,据说贵族的一个富豪一万两银子吃一顿饭,都感叹没法下筷子,朝廷里在后宫皇帝每天坐着羊拉车,羊停到哪里就在哪里吃住,曹魏官员盛行林下清谈风流,勤于值守当作最可耻事情,慵懒之风盛行,皇帝荒淫,官员糜烂,可见已经腐朽至极了,很快把刚刚统一的西晋王朝拉入了深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