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不让后人杀害士大夫得原因是什么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会不让后人杀害士大夫?

  第一、时代背景,武将掌权危害太大

  唐朝的时候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在全国设置节度使统率诸军、镇,以此方便征调全国军队。节度使一职对一方的军队有专制的权力,“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发展到后来,节度使更是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各地往往对朝廷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离心状态。

  唐玄宗时期,在缘边防御外族的地区设立了十个节度使,全国精锐部队多调于此,而安禄山更是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唐朝出现了外重内轻局面,终于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酿成了安史之乱

  后来虽然安史之乱被平定,但是并未能进一步消除节度使对朝廷潜在的威胁。唐朝末期,黄巢起义之后,唐帝国已名存实亡,各方节度使形成拥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等人势力最大。各节度使在自己的管辖区域为所欲为,朱全忠更是一度控制了皇帝,滥杀朝臣,最终在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宗,自行称帝,建立了后梁。唐朝最终灭亡在自己起初用意于维护统治而设置的节度使之手。

image.png

  朱全忠建立后梁之后,并未能统一全国,之前唐朝设置的一些势力强大的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且互相攻杀,失败的一方则为之兼并。其中军事实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其余还有割据一方,立国改元子孙相传者为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依靠武力,分别割据一方,原本的唐王朝被许多小的政权所代替。

  五代十国境内之节度使亦多骄横跋扈,其部下也多为强兵悍将,武力夺权之军事政变不断发生。唐朝的节度使遗祸延续至此仍未结束,长期的战乱以及动荡的政局给广大人民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二、根据自身的经验

  北宋王朝是宋太祖赵匡胤以军事将领的身份发动陈桥兵变,夺得帝位建立的国家。此前节度使林立,拥兵自重,有的藩镇将领公然宣称:“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藩镇将领们各自依靠自己手中掌握的军队,互相吞并,兵变夺权事件频繁发生。“兵权所在,则随之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之以亡”。

  对于皇帝来讲,控制有实力的军队的将领便可以建立并维护一个稳固的国家,一旦失去对军队的统属权之后便会皇权不稳,因之败亡。宋太祖赵匡胤便是依靠自己的殿前都点检身份控制禁军,然后才能够成功地发动陈桥兵变,并建立了宋王朝。

image.png

  赵匡胤以唐后期以来的政权变更情况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切体会到兵权对于国家稳定的影响。为了维护其统治,必须采取措施削弱藩镇节度使以及朝廷大将的权力。这就是宋代重文轻武国策出台的大背景。

  北宋王朝依靠军事发动政变夺得政权,因此其统治者对大臣的防范措施也是相当严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赵宋王朝的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国策。

  第三、士大夫不会造反,就算造反也不会成功

  “士”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最早属于先秦分封制下的一个底层贵族阶层,此后其政治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改变。春秋战国时期,士不再特指分封制下的最底层贵族,而是指拥有一定技艺和知识,并以此在诸侯国中获得官职。其后,分封制解题,士大夫演变为官僚制的职级,并逐渐与士并称为“士大夫”,官僚制下的士大夫身份具有二重性即“官僚一知识分子”。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儒士文人为主的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的地位逐步提高。但统治者对于儒学是采取工具主义的态度,通过儒学伦理道德来维护统治秩序,但实际行政中却往往儒法并行甚至是外儒内法。

image.png

  根据上述可以看出,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会要求后代不得杀害士大夫,其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让大宋国祚绵长,大宋是怎么建国的,赵匡胤深有体会,加上当时处于五代十国的大乱世,动不动就改朝换代的时期,赵匡胤为了防止自己建立的大宋也会如此,那么必然要不待见武将,既然赵宋皇族不待见武将,那么必须要依靠文人(士大夫)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既然要依靠文人,而且文人也不会去造反(造反也不会成功),那么何不让士大夫死心塌地的维护赵宋皇族呢,所以给予士大夫一些甜头是必须的,而不杀士大夫恰恰是最大也是最好的好处。

  所以,宋太祖赵匡胤在立下这条祖训的时候,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最符合赵宋皇族利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中…

24小时热文

换一换

最新更新

  • 人物
  • 解密
  • 战史
  • 野史
  • 文史
  • 文化

最新排行

  • 点击排行
  • 图库排行
  • 专题排行

精彩推荐

图说世界

换一换